盐渍土路基路堤施工工艺内容摘要:

表、表 8 表砂垫层施工质 量标准表、表 9 碎石桩(砂桩)施工质量标准表和表 10 隔离 层 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质量标准表。 表 7 土方路基 施工质量标准表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办法 4 高速或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压 实 度 ( %) 零填及挖方( m) 0~ 94 0~ ≥96 ≥95 填方 ( m) 0~ ≥96 ≥95 ≥94 密度法 : 每 200m压实层测 4处 ~ ≥94 ≥94 ≥93 ≥93 ≥92 ≥90 弯沉 ()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纵断面高程 (m) +10,15 +10,20 水准仪 : 每 200m测 4断面 中线偏位 (m) 50 100 经纬仪 : 每 200M测 4点 , 弯道加 HY\YH两点 宽度 (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 : 每 200m测 4处 平整度 (mm) 15 20 3m直尺 : 每 200m测 4个断面 横坡 (%) 177。 177。 水准仪 :每 200m测 4断面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 200m测 4处 表 8 表 砂垫层 施工质量标准表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砂垫层厚度 不小 于设计 每 200米检查 4处 砂垫层宽度 不小于设计 每 200 米检查 5 处 反滤层设置 符合设计要求 每 200 米检查 6 处 压实度( %) 90 每 200 米检查 7 处 表 9 碎石桩(砂桩) 施工质量标准表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桩距( m) 177。 150 抽查 2% 桩径 ( m) 不小于设计 抽查 2% 桩长 ( m)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纪录 竖直度( %) 查施工纪录 灌石(砂)量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纪录 表 10 隔离 层 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施工质量标准表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 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下承层平整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 2% 搭接宽度( mm) +50、 0 抽查 2% 5 搭接缝错开距离( 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查施工纪录 搭接处透水点 不多于 1个 查施工纪录 盐渍土路基控制要 点 盐渍土路基控制要点主要有: 原地面处理、含水量控制、压实 度 控制、构造物防腐 和其他注意事项。 原地面处理 ( 1) 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原地面进行清表晾晒碾压 或进行 特殊 处理达设计或规范要求。 ( 2) 疏通路基周围排水系统,以免路基浸泡。 ( 3) 原基底土层厚度 1m 以内的含 水量如超过液限时 , 必须全部换填渗水性强的土 ; 如含水量界于液限和塑限之间时 , 应铺 10~ 30cm 的渗水性强的粗粒土后再填符合规定的土。 ( 4) 当清除软弱土体达到地下水位以下时 , 换填渗水性强的粗粒土 , 并应高出地下水位 30cm 以上 , 再填符合规定的土。 含水量控制 盐渍土路基填料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177。 1%内,若大则应晾晒,小则洒水,洒水时应注意: ( 1) 水质选择。 取路基填料作易溶盐含量试验 , 取水样作水质分析试验。 依据试验结果 , 在采用非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时 , 洒淡水 ; 采用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时 , 洒卤水。 ( 2) 洒水量的控制。 洒水数量和方式 视填料而定 , 按最佳含水量 + 1%控制。 用洒水车洒水 , 最好下午或晚上洒水 , 上午精平、碾压 , 以减少蒸发的影响。 每延米具体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并适当加大用水量 : M 水 =( ω ω0+ 1%) αQ/( 1+ω0) =( ωω0+1%) αBδΚγ0( 1+ω0) 式中 ω—— 天然含水量 ( %); ω0—— 最佳含水量 ( %); γ0—— 最大干密度 ( g/cm3); B—— 当前 路堤填筑 宽度 ( m); Δ—— 当前 路堤填筑 厚度 ( m); K—— 压实度 ( %) ; α—— 水分散失系数。 6 ( 3) 需 测定路堤土方水分 散失系数。 ” 水分散失系数 ” 为借用的一个概念 , 它指土方水分在单位时间内的损失量 , 与土方压实度、土质及水力渗透系数、蒸发量、日照温度、空气湿度、风速等均有关系 , 可用来确定碾压作业段长度及洒水量等。 测定水分散失系数可在路基施工初期进行 , 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土方含水量在各个竖向断面上的平均变化值 , 日照温度、空气湿度、风速等可粗略依据天气预报记录 ; 连续观测七天 , 对观测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值分析与整理 , 可以求出对某一特定土质水分散失系数的算术平均值 A或得到一个关于时间、温度、湿度、风速的算术方程表达式 f( x), 施工 中应用 A 或算术方程表达式 f( x) 计算土方补洒水量大小。 尤其是对需补洒水分的路基土方 , 应综合考虑水分散失及碾压完成所需要的时段 , 确定洒水及碾压作业面长度 , 使补洒水分得到有效利用。 洒水时尽量一次洒足 , 以减少二次洒水所造成的损失。 压实度 的控制 ( 1) 检测方法。 由于 盐渍土土层结构在施工中随着开挖断面及深度的变化 , 土质也在变化 , 路基的填筑过程中压实程度就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 使得试验室标准击实试验的结果无法正确反映路基的用土情况 , 难以对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正确的指导。 因 此在施工检测中 应采取 “ 现场取样击实法 ” 方法,其 步骤 : 首先 试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 按规定的击实频率进行分层取样试验 , 并将不同断面的土作按 1∶ 1 混合做为样品 , 以重型击实标准为准 , 每个取土地点应做不小于二组的平行试验 , 取其平均值 γ0作为击实标准 , 作为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指导施工生产 ,然后 按测试规程对碾压好的路基进行检测 , K一般段落 =γ实测 /γ0。 由试 验 工程师和试验员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 根据路基检测点的实际情况确定 ” 异常值点 ” 的段落。 再 对 “ 异常值点 ” 的段落在现场处就地取样 , 在保证其含水量在可进行施工碾压的情况下进行击实试验 , 得到干密度 γ2,以 γ2作为压实度评定使用的最大干密度 , 即 K异常段落 =γ实测 /γ2。 击实试验时 , 氯盐或硫酸盐填料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