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报告内容摘要:

t)= √3U2R √43−2απ +sin( 23π + 2α )π ④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 IVT和平均值 IdVT。 流过晶闸管电流平均值为负载电流的 1 3⁄ ,即 IdVT = Id3 流过晶闸管电流有效值也有连续和断续两种情况,但两种情况下均有 IVT = 1√2I2 ⑤ 整流变压器的容量 S。 阻性负载时, α = 0176。 , I2 = , U2 = ,所以二次绕组视在功率 S2 = 3U2I2 = 3 =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9 / 28 感性负载 ( 1) 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认为电感足够大,使负载电流连续且其波形 基本上为一条水平线。 ① α ≤ 60176。 时,电路整流输出电压 ud波形与阻性负载时一样。 ② α 60176。 时,阻性负载的输出电压波形断续,对于大电感负载,由于电感 L 的作用,在电源线电压过零后晶闸管仍然导通,直到下一个晶闸管触发导通为止,负载电流连续,输出电压波形中出现负的部分。 直到 α = 90176。 时, ud波形中正负面积相等,输出电压平均值 Ud=0,所以感性负载时电路移相范围为 90176。 下图分别为 α = 30176。 和 α = 90176。 情况下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波形。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感性负载α =30176。 时的工作波形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10 / 28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感性负载α =90176。 时的工作波形 在电压可调范围内,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电源线电压峰值,即 √6U2。 ( 2) 基本数量关系 ① 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Ud。 感性负载电流连续连续时,晶闸管导通角总是 2π 3⁄ , ud波形每隔 60176。 重复一次,所以输出电压平均值为 Ud = 62π ∫ √6U2 sinω td( ω t)23π +απ3+α= ② 负载电流平均值为 Id = UdR = cosα ③ 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 I2。 变压器二次绕组一周期内流过电流波形为矩形波,其中正半周期为 120176。 ,负半周期也为 120176。 ,所以有 I2 = √23Id ④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 IVT和平均值 IdVT为 IVT = √13Id = = 1√2I2 IdVT = 13Id 为了提高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可在负半侧并联一续流二极管,构成带续流二极管的三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11 / 28 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接反电动势阻感负载埋在负载电感足够大、足以使负载电流连续的情况下,电路工作情况与带感性负载时相似,电路中各处电压、电流波形均相同,只在计算负载电流平均值 Id时有所不同,此时 Id = Ud−ER。 参考资料: 《电力电子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三、 实验器 件 (该部分所有图像均由邹宜君同学采集) 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试验台 MCLIII 型(如下图所示) 该图像由邹宜君同学采集 数字示波器 TDS 1012(如下图所示) 一台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12 / 28 该图像由邹宜君同学采集 数字万用表 GDM8145(如下图所示) 一台 该图像由邹宜君同学采集 专用导线 若干 四、 实验过程 方法和要领 由三相隔离变压器( MCL32)二次绕组接至三相降压变压器( MCL35),输出三相电源(线电压约 110~130V)作为三相变压器的交流输入; 由三相隔离变压器( MCL32)二次绕组接至由二极管组成的三相不可控全波整流桥,作为逆变时负载回路的电动势源(大小恒定的电压源 )。 由双刀双置开关构成整流和逆变选择回来(严禁主回路带点时切换此开关); 约定整流、逆变临界控制点为 0ctU ,当 0ctU 时,处于整流移相控制; 0ctU 时处于逆变移相控制。 原理图如下: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13 / 28 (注:双刀双置开关左置为整流电路,右置为逆变电路) 阻性负载测试:双置开关选择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