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内容摘要:

强制性的、以社会健康保险为主、辅之以商业保险的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强制性的社会健康保险制度覆盖了德国 91% 的人口,加之商业保险的作用,德国整个健康保险制度为其 %的人口提供了 医疗保障。 [1] 作为世界上四大保险模式之一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德国医疗保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法定保险 (强制 )为主、私人保险 (自愿 )为辅的德国医疗保险体系 德国奉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经制度,该政经制度要求国家在尽可能只给予必要干预的前提下,保障个人首创性的自由发挥和私有财产基本权利,同时个体必须服从于社会责任,国家必须发挥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调节任务。 德国医疗保险体系是以法定保险为主体,同时,为体现多元化原则,私人保险也是德国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德国,公民就业后可视其经 济收入多少,自由地在法定的社会医疗保险和私人保险之间进行选择。 同时,公民也可在参加法定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参加私人保险所提供的补偿保险险种。 而在法定和私人保险间进行选择所依据的个人收入标准,则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规定并适时加以调 5 整,以保障法定保险在医疗保险中的主导地位。 德国的私人保险公司由于属于国家私法管辖范畴,因此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在运作上更具市场化的特征,如最基本的市场价位作为原则,体现在通过对个体进行风险评估来确定每个参保人的保费,以缴纳保险费的多少来确定医疗保险范围等等。 ②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又称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属典型的全民医疗制度,是在 1942 年著名的贝费里奇报告基础上,依据英国“国家卫生服务法”于1948 年建立起来的,它是以国家税收作为主要资金来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并从 1948 年开始实行全民医疗。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全民医疗的国家。 在英国,国民可享受全民医疗福利可在英国医院得到免费医疗服务。 英国医疗保险具有以下四大特点:①覆盖面广。 英国医疗保险资金主要通过国家税收筹措,由下政府财政承担绝大部分医疗费用。 医疗对象就医时,基本上不需支付费用。 ②具有非歧视性。 英国健康服务法规定,无论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无论个人支付能力的大小,均可得到免费的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③可基本满足国民对医疗服务巨大的、多层次的需求。 ④成本较低。 ③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实行全民保健储蓄计划,职工每月只需储蓄一小笔钱,即可保证将来患病时的费用。 这种储蓄保险模式的特点是: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是根据法律规定, 强制性地把个人消费的一部分以个人公积金的方式储蓄转化为保 健基金。 以个人责任为基础,政府分担部分费用,国家设立中央公积金。 实施保健双全计划,即大病保险计划。 新加坡的这种保险模式是以保健储蓄为基础,在强调个人责任的同时,又发挥社会共济、风险分担的作用。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 演变及 发展 对于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来说,其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94 年。 在这几十年里城市的医疗保险具有较为浓厚的福利色彩,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不完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无偿供给的医疗保障制 度。 在这期间,依据保障对象的身份不同分成两个独立的医疗保险系统。 一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另一个是国有企业职工实行的“劳保医疗制度”。 其他的城市居 6 民或由于是上述的受保对象的亲属而享受“半劳保或统筹医疗”,或是完全自费医疗。 所以在城市实际实行的是二元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是 1994 年后的制度创新阶段。 1994 年 12 月国务院在江苏省的镇江市和江西省的九江市率先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俗称“两江医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城市内按属地原则,将原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享受对象合 并,并扩大到三资企业、个体企业一级自营职业者,共同享受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 我们把这一做法称为“属地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 到此,医疗保险改革提上日程。 尽管在此之前,由于干部结构老化等因素公费制度使得国家财政所承受的压力 日渐增大,很多地区如辽宁的丹东、吉林的四平、湖北的黄石和湖南的株洲等 四 个城 市在 1989 年 3 月进行过积极探索 —— 公费医疗社会保险改革,同时深圳市和海南省也成为社会综合保障改革的试点。 但真正有成效的应该是“两江医改”。 在此之后,国务院在 1998 年又 召开全国城镇职工医疗改革的会议,广州、上海、北京等大 城市也跨入医 改行列。 全国上下都加入到医改浪潮之中。 1988 年,中国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 1998 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制度,它是 1998 年底,在改变了原 计划 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 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第一,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 第二,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倡和保护竞争,形成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体制,以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更好地发展经济 , 分散和化解由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建立具有 “ 安 全网 ” 和 “ 稳定器 ” 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 这是政府的基本 7 社会职能,也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职工的基本权利。 然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