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研究内容摘要:
运而生,本章就客 运一体化枢纽进行详细的分析。 客运一体化枢纽是上述一体化交通体系中交通衔接部分的具体表现形式,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构建理念综合考虑一体化交通体系中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与特征,结合城市客运系统以轨道交通为主干,常规公交及其他客运方式分层次协调配合,实现客运功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一体化枢纽这种利用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换乘,提高客运系统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客运系统运行效果。 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构建应充分结合地铁、公交站场、公路主枢纽等交通专项规划,在科学合理的布局选择的前提下规划建设及地铁、公交长途客运、停车、出租等交 通方式中几种方式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通过何种交通设施的合理布设与组合以及地下、地面与高架空间的协调利用,解决几种客运方式之间的无缝接驳,为客流、车流的便捷组织疏导提供充分的空间与有效的载体。 客运一体化枢纽分类 按交通功能划分 ( 1)城际客运一体化枢纽 —— 将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水路、航空、长途汽车交通连接起来,使乘客顺利地完成旅行。 此类枢纽定位以相对大运量的交通方式站点为依据。 枢纽布置应注意展示城市风貌。 ( 2)组团客源一体化枢纽 —— 联系城市各组团的交通(如中心 组团与周边组团),完成组团的客流输送与换乘。 ( 3)市区客运一体化枢纽 —— 沟通市内各分区的交通以及各个分区内部的交通联系。 按交通方式划分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分 院 毕 业 论 文 11 ( 1)不同客运交通方式转换枢纽 —— 地铁、轻轨、公共汽车、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衔接的枢纽。 主要完成交通方式转换,同时也可实行线路转换。 ( 2)相同客运交通方式换乘枢纽 —— 同一客运交通方式不同线路的转换。 如地铁换乘枢纽、长途汽车站等。 按交通组织划分 ( 1)首末端换乘枢纽 —— 有多条公交线路的起点、终点,以及轨道交通端点,具备相应的停 车场地和调度设施。 ( 2)中途站换乘枢纽 —— 多路公共交通线路(包括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的通过站。 按布置形式划分 ( 1)立体式枢纽 —— 枢纽站分地下、地面、地上多层,设有商业、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 枢纽设在大厦之中,如日本名古屋铁路车站终点站“名铁公共汽车终点站”大楼,公共汽车在大楼的第三层、第四层。 在大楼内可以换乘铁路和地铁。 ( 2)平面枢纽 —— 枢纽站在同一地面,客流集散和换乘、交通工具的进出及转换均在同一平面完成。 视为客流量大小确定枢纽规模。 客运一体化枢纽相对于传 统客运枢纽的不同 在一个城市还没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或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还不完备时,城市中就已经存在若干既有的客运枢纽。 这些枢纽通常分布在城市道路的干道交汇处,或者大量客流的集散点(如火车站、中心商业区等)。 为区别于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站,称这些既有的客运枢纽为“传统客运枢纽”。 实际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在规划和建设时,一般都考虑了传统客运枢纽的分布,所以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线路走向往往会参照城市干道走向,因此,客运一体化枢纽站和传统客运枢纽的位置会有部分的重合。 但是由于客运一体化枢 纽站自身的特点,它与传统客运枢纽有以下显著不同: ( 1)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的灵活性,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可以同城市自然道路明显不同,因此枢纽站位置也不尽相同。 ( 2)传统客运枢纽能力往往比较紧张,如果简单将客运一体化枢纽站建设在传统客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分 院 毕 业 论 文 12 运枢纽上,反而容易造成新的拥堵。 ( 3)传统客运枢纽有些是长期自然形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布局越来越凸现不合理性,但又无法轻易改善。 而客运一体枢纽站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布局上更符合现实需要。 ( 4)客运一体化枢纽具备短时间内迅速疏散大量客流的能力。 在城市的近郊部分, 传统客运枢纽的形成还不完善,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的建设往往可以先行一步,以交通引导城市布局的合理化。 客运一体化枢纽在一体化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法。 未来城市客运公交系统,主要由快速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构成。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系统,目前在一些国际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一般发展较晚,目前轨道交通承担的公交比例较小,但根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交通预测,远景的轨道 交通所占的城市公交分担比例亦均在 50%以上。 由于在服务水平、服务范围、建设投资、交通可达性等几个方面与地面公交的区别,快速轨道并不能完全替代地面常规交通。 快速轨道交通骨干客运地位的实现需要地面常规公交系统的配合。 它与地面交通衔接的合理性则对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营期决定作用。 如果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比作城市的大动脉,其他交通方式就是遍布城市的血管,两者通过客运一体化枢纽紧密结合在一起。 如果不重视客运一体化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就不能发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从而不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客运交通能力紧张问题。 客运一体化枢纽是一体化交通体系重要的环节,结合城市客运系统以轨道交通为主干,常规公交及其他客运方式分层次协调配合,实现客运功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客运一体化枢纽利于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换乘,提高客运系统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发挥一体化交通系统运行效果。 第三章 国内外客运一体化枢纽发展概述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分 院 毕 业 论 文 13 城市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现代化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是要使人流快速、安全、舒适、有序地移动,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干线交通、环流交通与集散交通三者之间的有效换乘。 大城市中,由于地铁换乘车站不但可以实现干 线与环流交通间的换乘,而且也为与其他交通方式所构成的集散交通之间的换乘提供了据点,所以地铁换乘站往往构成了城市中的换乘枢纽。 以地铁车站为依托,建设客运一体化交通枢纽,已成为国际上地铁建设乃至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总趋势。 国外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理论和工程实践在实践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交通枢纽综合体的构建与发展。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运输方式竞争与协作意识的推进,以轨道交通车站为节点的客运一体化枢纽成为国外大城市的发展重点与特征。 巴黎、伦敦、莫斯科、纽约、东京等大城市都已建成较为完善的 轨道交通系统,形成了地面交通、地下交通和地上交通人车分离的立体交通网络。 在数条轨道交通线路交汇处形成了大型轨道交通枢纽,这些大型轨道交通枢纽站,不仅有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线路,同时与地面布设的常规公交车站、出租车站、停车场等构成城市内部交通网;又与郊区快速铁路、长途汽车站、机场等构成城市外部交通网,旅客换乘十分方便。 枢纽在完成快速交通和一般交通的转换,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的转换,道路交通、停车场和步行交通转换的同时,通过枢纽功能的延续性开发,建立商业中心,服务中心和娱乐中心等公共场所,提高了枢纽的开发强度,不仅 能在高峰时间满足大量的换乘需求,而且能使相当一部分乘客在换乘等候时间完成购物和娱乐,减少了乘客的单纯候车时间和单纯购物出行次数,促进了客运服务的多样化,从而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客运量。 目前国外一些大城市交通综合换乘枢纽有许多典型实例。 国外客运一体化枢纽发展概况 国外客运一体化枢纽现状分析 法国巴黎 法国巴黎拥有一个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许多地铁站与公共汽电车站、商业中心、娱乐中心等组成了巨大的交通综合体,较有代表性的有巴黎德方斯新城东区。 该处采用行人与车辆完全 分开的方法,在东区东西中轴线上,安排了三层交通通道。 地面面层是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分 院 毕 业 论 文 14 一块面积为 48 公顷的钢筋混凝土板块,将过境交通全部覆盖,板块上面为人行道和居民活动场所,板块下面是公路,再下面是地铁,它们均平行于城市干道。 此外在于城市干道垂直的方向,在公路和地铁标高之间安排铁路,三种交通互不干扰,畅通无阻。 关键节点上设置垂直交通系统,通过电梯、自动扶梯和楼梯将地下可容纳 5400 辆汽车的四层停车场、地铁出入口和公共汽电车站,与上部的三层商业文化娱乐设施联系起来。 德国慕尼黑、汉堡 德国慕尼黑卢尔广场地铁车站是具有代表性的 现代化交通轨道综合体,车站设于地下,共 5层。 地下第一层为商业、花坛、假山的地下街,通过自动扶梯与地面联系;地下第二层为商店货场和带有货车通道的仓库,以及高速铁路通过的检查站;第三、四层为高速铁路车站,设有停放 800 辆汽车的停车场;第五层为地下铁道、通风、排水设施。 地面与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衔接,并设有一个小型自行车停车场。 Norderstedt 换乘枢纽。 在 HVV 经过的北部地区,距汉堡市中心 17km,也称为汉堡Speckgurtel。 在其周围有 70000 户居民和 4个行政区域。 Norderstedt 换乘 枢纽的特殊之处在于为两条快速轨道交通线的连通衔接提供了便利。 该枢纽是 U1 线的终点站,也是 A2 线的始发站。 它们共用一个 U 字型站台。 A2 线深入站台中央, U1 线分布在站台两边。 在站台上方有 5 条公交线路,有可容纳 2500 辆自行车的停车场,出租车站也非常近。 两个地下 PR 停车场可容纳 800 辆小轿车。 中心会堂、地方法院、市政府、银行以及保险公司都可以非常便利地到达换乘枢纽。 每天有 12020名乘客使用该枢纽。 其中包括 4000名公交乘客和 7000名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 Norderstedt换乘枢纽也为残疾人提供便利,如安装 了电梯和其他安全设备。 汉堡的换乘设施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完美结合。 换乘设施为乘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服务,同时也将运营成本降到最低。 泰国曼谷 泰国曼谷 SA地块是一项大型城市综合工程,承担每日客流量约 80万人次的交通量。 配套设施包括零售商业、办公、旅馆和公共停车场。 高架轻轨列车、长途汽车、室内公共汽车和步行交通构成地块交通换乘的完整体系。 高架轻轨沿大街发展,汽车总站设于三层以上,汽车干线与高架轻轨线采用立交方式从地铁的西侧导入建筑,保证步行空间的整体性。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分 院 毕 业 论 文 15 日本九州转运中心、大阪 日本九州转运中心是一个高效的城市内外交通的换乘枢纽中心。 转运站内完成不同交通工具的换乘、快线交通和慢线交通的选择、城际交通和室内交通的转换等。 贯穿南北的公共通道位于四层平面之上,城市地面机动交通的人流在站前地面层通过自动扶梯直达二层入口的平台广场,进入南北公共通道。 城际火车站站台位于公共通道之下,通道尽端通向日本高架新干线站台,室内高架轻轨线直达中心的南北公共通道的四层平台。 日本大阪在规划建设关西国际空港的同时,对奈波地区进行综合性功能开发,建设起复合型的集地铁、高架、地面交通为一体的交通枢纽 OCAT。 地铁 JR 线等多条有轨交通站点与高速公路车辆在同一空间的建筑内换乘,有轨交通间的换乘只需步行 5 分钟。 建筑内除了 OCAT 设施,还开辟了步行街、购物店、饮食店、旅游服务、停车场等设施。 从上述实例分析可见:国外的客运交通枢纽建设突出高层面、系统化与综合性。 通过客运一体化枢纽的建设在洲际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高架轻轨及地面机动车流、行人流之间建立一个简明高效的立体网络。 国外一体化规划理念在具体交通方式上的体现 MTR 与巴士的换乘 最方便的换乘点可以设计为地面车站,换乘距离最小的布设 方式。 市郊铁路系统与类似系统 在德国的一些城市中,市郊铁路线在市中心地下隧道内运行(所谓“城市线路”,如法兰克福、汉堡、慕尼黑和斯图加特),将市中心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并将各城市交通运输模式(地铁、轻轨、电车、巴士)充分联系在一起。 与其他 MTR 系统的连接通常设计为站台与站台相连的换乘方式。 停车换乘系统 为实现停车换乘系统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的目的,一般采取的配套措施包括: —— 提高 MTR 和地铁巴士的服务质量,提供良好的衔接 —— 停车换乘系统 的基础设施与所需巴士换乘点便利连接 —— 市区内实行交通管制(设置步行区和单行线网络) —— 方便的停车换乘的综合引导系统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分 院 毕 业 论 文 16 一体化的行人导向及人行道系统 在最重要的市区范围设置穿过该区域的不同级别的人行道系统(路面,高架和地下),使得可到。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研究
相关推荐
0nm 范围内,间隔为 5nm,进行吸光度测定,记下数据,找到最大的吸光度下的波长。 将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调到上述的指定数值,测量 212 号管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由数据制作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 3)样品中 总黄酮 含量以及 黄 铜得率 按以上方法用生姜提取液代替芦丁溶液实验,在 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得相应的吸光度,然后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黄酮的含量 m1。 利用公式 [21]: X =
6 在本设计中 F 1 A球罐的受热面积 故取 A 17754 安全阀排气能力的计算 216 因为我们所设计的球罐容积比较大容量大故在本设计中采用全启式安全阀一般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应选用封闭式 全启式安全阀 A 因乙烯是多原子气体故取 x 2440607 取 0 65 T 273520 325k 根据〈〈化学工程手册〉〉第一篇 P50 求 丙烷的临界点 3698K 419mm 偏心因子
更多论文 第 7 页 共 51 页 柴油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似乎还不太可能。 人类的智慧永远是无法估量的,现代的设计师们正在朝着设计出高效率,低排放,质量轻, 生产简单的柴油机这一目标奋斗着,而这一目标也将越来越近。 随着社会的需要,各种型号不一,功率不一的柴油机生产数量将不断的增长,而气门摇臂轴支座是柴油机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也就是意味着气门摇臂轴支座的生产数量也将是与日俱增
: 铣 60mm 两外圆端面 工序 7: 钻,扩,铰 mm 孔,倒角 30 工序 8: 终检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 60mm 两外圆端面 ,然后再以此为基面加工 mm 孔,再加工 孔 , mm 孔 ,最后加工 mm 孔的内外侧面以及宽度为 4mm 的开口槽铣 , 则与方案二 相反,先加工 mm 孔的内外侧面,
精度要求高,粗、精加工需要分开的零件,先进行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 ④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安装的工序,应该连续进行,以便减少重复定位次数和夹紧次数。 ⑤加工中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零件加工,要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对于本设计凸台类零件铣削加工的工序安排见表 3。 通过一次工件的加工可以发现,只有不断的进行设计分析,不断的总结,才能更好的完善零件加工的流程,加工出 更加标准的工件。
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8]。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 各类发电厂、 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 其主接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