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道路扩建工程的测量方案设计内容摘要:
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中。 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 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备注栏中。 ( 6)接收机 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当时段观测时间超过 60min 以上,应每隔 30min 记录一次。 ( 7) 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 (发现故障除外 );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 8) 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 9) 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 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 10) 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 11) 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 平差 GPS 网平差的目的:消除由观测量和已知条件中所存在的误差而引起的 GPS网在几何上的不一致。 改善 GPS 网的质量评定 GPS 网的精度。 确定 GPS 网中点在指定参照系下的坐标以及其他所需参数的估值。 GPS 网平差的类型:根据进行网平差时采用观测量和已知条件的类型和数量,可将网平差分为最小约束平差 /自由网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三种类型。 由于篇幅关 系本节只介绍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的流程: ( 1)选取作为网平差时的观测值的基线向量。 基线向量的选取通常应遵循如下准则:基线向量相互之间应该是函数独立的;基线向量应通过初步的质量检验,如闭合差、较差等的检验;所选定的基线向量应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图形。 ( 2)利用所选取的基线向量的估值,形成平差的函数模型,其中,观测值为基线向量,待定参数主要为 GPS 网中点的坐标;同时,利用基线解算时随基线向量估值一 8 同输出的基线向量的方差阵,形成平差的随机模型。 最终形成平差完整的数学模型。 ( 3)对所形成的数学模型进行求 解,得出待定参数的估值和观测值等的平差值、观测值的改正数以及相应的精度统计信息。 ( 4)根据平差结果来确定观测值中是否存在粗差,数学模型是否需要改进的部分。 若存在问题,则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对粗差基线,既可以将其剔除,也可以调整观测值权阵),并重新进行求解。 ( 5)若在观测值和数学模型中为发现问题,则输出最终结果。 无约束平差结束。 本章小结 用 GPS 进行导航和定位已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个趋势。 在测绘中需要更快速、更方便、更可靠的收集数据资料,就需要我门把传统的测量方式抛开,将测量技术的各种 思想带入 GPS 这个领域,让其代替其他测量工具进行处理,更快的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借助 GPS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就是其中一种实现方式。 特别是 GPS RTK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也来也来受客户的欢迎。 本章介绍了 GPS 定位的布设方法, GPS 定位的测设方案。 要建立 GPS 控制网的技术依据和数据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就本工程的布网方案,外业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了阐述。 9 第 3 章 一二级导线测量与图根测量 导线测量为平面控制测量之一种,应用于带状之狭长地区,或街市、森林、平坦、荫蔽等展望不良,不便实施三 角测量之地区,以作为地形测量、地籍测量、路线测量、工程测量及摄影测量等之控制,或应于地下,作为隧道测量或矿坑测量之控制。 导线形状选择及测量作业程序 导线形状选择: 闭合导线( Closed Traverse,or Loop Traverse):导线之起终点合 1,形成一闭合多边形,如下图 6。 其角度闭合差可以多边形之几何条件改正。 图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Connecting Traverse):起点与终点连接于已知点(三角点或导线点)者称 之,可直接附合于已知三角点,或闭合导线之辅助控制点。 如上图 6 附合于 6,附合导线具有角度和 坐标 之闭合条件。 此等导线用于道路或狭长地形图测图或中心桩控制测量用。 图 3. 2 附和导线 4 6 5 3 1 2 7 8 9 10 支导线( Open Traverse):由起点自由伸展之导线称为展开导线,此等导线无检核条件,作业时要求观测左右角,且要求不超过 3 个点。 图 3. 3 支导线 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具有一个以上已知控制点或具有附合条件。 自由导线网自由导线网仅有一个已知控制点和一个起始方位角。 导线网中只含 有一个结点的导线网,称之为单结点导线网,多于一个结点的导线网,称为多结点导线网。 导线节是组成导线网的基本单元,它是指导线网内两端点中至少有一个点是结点,另一个是结点的一段导线。 应该指出,与闭合导线类似,自由导线网是一种可靠性极差的控制网图形,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避免单独使用。 图 3. 4 导线网 导线测量作业程序 导线点选择及标志埋设 选点: ( 1) 先根据现有地图或勘察测区,依测区之大小、形状及导线之用途,拟定导线(或导线网)之大略形状及行经路线。 ( 2) 导线点应择于视野广阔处,发挥其功能 ,使测得较多之地形地物,如此可减少导线点,提高精度。 ( 3) 相邻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且适合于设置所应用之测量仪器施测。 ( 4) 导线边长宜均匀,边长太短测角误差大,影响精度,应尽量避免。 11 ( 5) 为避免导线点遗失,应尽量利用不易变动之地物,每一点位应绘成草图,并详加注记,并注明每一测站应观测之点,点位选定后即刻竖立旗帜,以便施测者寻找。 ( 6) 永久性之导线点应于施测前埋桩设标。 标志埋设: ( 7) 临时性导线点标志:用木桩为标志,桩顶钉小铁钉为中心,桩侧编写点号。 柏油路面上钉道钉为标志,点号用白色或红色油漆写于近侧 ,木桩中心 或道钉中心为导线点位。 ( 8) 半永性导线点标志:用混凝土制成柱状水泥桩,桩顶有凹形十字。 十字中心为导线点点位,柱侧分别刻有点号、等级、测设机关名称。 桩位埋设后,加测参考桩,并绘制位置略图。 ( 9) 永久性标志:一、二级导线点用花岗石刻制标石为标志,刻制式样与半永久性水泥桩标志相同,埋设方法与水平点标石埋设规定相同。 选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 1) 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测距。 ( 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 3) 视野开阔,便于碎部点数据采集。 ( 4) 导线各 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导线总长、平均边长应满足技术要求。 ( 5) 控制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 观测导线边长 用全站仪观测所有导线边长,观测时每条导线边观测 1 测回。 水平角观测 ( 1)经纬仪的安置 采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和整平: ① 固定三脚架的一只脚于适当位置,两手分别握住另外两条腿。 在移动这两条腿,使地面标志成象在视场中,并使对中器标志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重合(可用脚螺旋使对中器标志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重合),此时照准部不水平。 ② 使照准部的水准管与一架腿平行,松开架腿的蝶形螺丝,伸缩架腿使水准管气泡 居中,照准部旋转 90 度,通过伸缩另外两个架腿中其中一个使气泡居中。 ③ 若对中器标志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不重合,用脚螺旋使对中器标志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重合,按 ② 继续进行。 若对中器标志中心偏离地面标志中心很小,可平移(不可旋转)基座使精确对中。 若整平破坏,用脚螺旋使使照准部的水准管气泡居中,再平移(不可旋转)基座使精确对中。 12 ( 2)水平角观测 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以四个方向为例叙述水平角观测方法。 当一个测站上观测方向数多于两个时,应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设 101 为测站点, 10 10 10 105 为四个目标点,欲测 101 点与各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角,操作步骤如下: ① 在测站点 101 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② 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照准起始方向(零方向) 102 目标,将水平度盘配置为 0176。 01′左右,读数并记入手簿,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 10 10 10 102 各目标,读数并记录,以上为上半测回。 两次瞄准起始点 102 的读数之差称为 ―归零差 ‖。 图 3. 5 测量数值 ③ 盘右位置:倒转望远 镜,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 10 10 10 10 102 各目标,读数并记录,以上称为下半测回。 上、下半测回合称一个测回。 为提高测角精度,要观测 n 个测回,各测回要按 1800/n配置起始方向水平度盘读数值。 ④ 计算 两倍视准轴误差 2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 177。 180176。 ) 计算各方向的平均读数 平均读数 = [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 177。 180176。 ) ]/2 计算归零后方向值 归零后方向值 =各方向的平均读数 起始方向平均读数 测设导线网应注意的原则 13 导线测量是测设控制点很具作业弹性的 一种方法,导线测量精度可能很 , 高也可能很低,关键在如何掌握所有可影响测量成果的因素,针对此一目的,本节将就导线网测设提出应予特别注意的作业原则。 测区外围应有足够数量的已知控制点:无论地面控制网或航测空中三角测量,内插型的几何强皆优于外延型。 依引用三角点的间距大小对导线适当分级分别施测:以现今电子测距应用遍,二等以下各级三角点以导线网方式加控制点均十分合宜,重要者应考虑三角点间距配合最下级控制点之图根功能,将导线网分级以逐渐缩短边长的加密方式测设所需设的控制点。 应选择适当等级(间距)以上的导 线埋设标石:标石的埋设与维护为保持控制测量成果的唯一最佳方法,配合近年测量仪器、方法演进,应慎重考虑埋设永久标石的适当间距,一般规定,地籍用图根点的埋设距为( 150300)米。 应适当限制各级导线网结点间的站数:限制导线站数为保证导线精度的必要措施,一般要求:导线路线之测站数,在 10 点左右为宜。 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导线网的平差计算问题: 采用整体平差或分级平差。 简易平差或严密平差。 这中间可以有很多选择,重要者以使用方便,限制较少且不 致 严重损失成果精度者为佳。 以往计算以人工计算、导线计算是一复杂的工 作,故以简易平差方式进行,简易平差对小地区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导线尚可,然遇大地区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导线,应进行严密平差,尤其当今利用计算机计算,已非常方便。 以后的趋势,传统的简易平差将会被严密平差所取代。 适当控制观测精度及可靠度:今日测量仪器其量测精度可以很高,但如疏忽仪器的检定校正施测时的每一步骤及其它有关因素未能充分掌握使其合乎规定,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道路扩建工程的测量方案设计
相关推荐
)。 IBDN 六类非屏蔽电缆 7814A BELDEN IBDN 7814A 线缆系列为 4 对 UTP 电缆,超出了 ANSI/TIA/ 的 6 类要求 . 应用 * 水平和主干线缆 * 支持现在和将来 和 应用,如: 10 BaseT,100BaseT,1000BaseT(Gigabit Ether),FDDI,ATM 主要标准 * ISO/IEC 11801 2nd edition(
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8]。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 各类发电厂、 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 其主接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发电厂
精度要求高,粗、精加工需要分开的零件,先进行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 ④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安装的工序,应该连续进行,以便减少重复定位次数和夹紧次数。 ⑤加工中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零件加工,要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对于本设计凸台类零件铣削加工的工序安排见表 3。 通过一次工件的加工可以发现,只有不断的进行设计分析,不断的总结,才能更好的完善零件加工的流程,加工出 更加标准的工件。
、 高强铝 (含铝锂、铝镁 )合金的激光焊接技术、金属零件的激光粉末烧结快速成型技术、激光精密加工及重要构件的激光冲击强化等项目的研究。 实现高温涡轮发动机气膜孔无缺陷加工,可使叶片使用寿命达 2020 小时以上;以焊代替数控加工飞机次承力构件,以及带筋壁板的以焊代铆;实现重要零部件的表面强化,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等,从而使先进的激光制造技术在军事工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子束加工技术
序号 工 序 内 容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110 130 140 铸造 毛坯 退火 以外圆φ 253 定位 ,粗车端面 , 车另外一端面, 钻孔、扩孔。 以孔和端面定位粗车外圆 以外圆 定 位, 精车端面,精车内孔,车倒角 2 45`,车圆角 精车外圆 调质处理 外圆、端面定位插键槽 外圆、端面定位,磨内孔,使内孔尺寸达到所要求值。 去毛刺。 磨端面 检验入库
卸刀具的行 5 程短,可以使自动换刀装置的速度提高。 快速自动换刀装置采用 HSK 空心短锥柄刀是发展的趋势。 I 设计方案选择 刀库是刀具交换系统的一部分,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系统也称为自动换刀装置( ATC) ,它通常是由刀库和机械手组成。 自动换刀装置是加工中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 是加工中心的象征,又是加工中心成败的关键。 加工中心有立式、卧式、龙门式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