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链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内容摘要:

序号 工 序 内 容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110 130 140 铸造 毛坯 退火 以外圆φ 253 定位 ,粗车端面 , 车另外一端面, 钻孔、扩孔。 以孔和端面定位粗车外圆 以外圆 定 位, 精车端面,精车内孔,车倒角 2 45`,车圆角 精车外圆 调质处理 外圆、端面定位插键槽 外圆、端面定位,磨内孔,使内孔尺寸达到所要求值。 去毛刺。 磨端面 检验入库 2.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号 工 序 内 容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45 刚锻造毛坯 正火 以外圆φ 228mm 定位 ,粗车端面 ,粗车外圆φ100mm,钻孔 ,扩孔 以外圆(台阶)φ 100mm定位,半精车另外一个端面及外圆φ 228mm以及车 以外圆φ 228mm定位,精车端面,精车外圆(台阶)到φ 100mm,车倒角,半精车内孔 以外圆(台阶)φ 100mm定位,精车另一端面,精车外圆φ 228mm,精车内孔,使其达到为φ50mm, 以内孔、端面定位,滚齿 外圆、端面定位插键槽 外圆、端面定位,磨内孔,使内孔尺寸达到所要求值。 调质处理 齿面淬火 检验入库 3. 工艺路线的比较分析 由上述两个工艺方案可知其特点为:方案一是先加工以孔为中心的一组表面,然后以此为基准面加工外圆及端面。 而方案二则先是加工以孔为中心的一组表面,再以外圆φ 100mm 为基准,加工外圆及端面。 两方案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先加工以孔为中心的一组表面,然后以此为基准面加工外圆及端面的方案好一些。 因为,方案一的位置精度容易保证,较方案二定位及装夹等都比较方便。 在方案二中,粗加工以后应该进行调质处理。 方案一的工序( 90)和方案二中的工序( 70)采用滚齿机滚齿是不合适的。 虽然滚齿可 以方便快捷,降低成本,但是链轮的齿不同于齿轮的齿,力学性能较齿轮要低,采用铣齿更为合适。 所以确定方案一是可行的加工工艺方案。 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进一步改进,由于粗加工之后进行了正火,因此调质处理应放在车削加工之后,上面已经分析了链轮的轮齿不适合用滚齿,所以将方案一中的工序( 90)的滚齿改成铣齿,通过修改后的(方案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