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专业公共建筑节能内容摘要:

析和计算,确定改造方案。 条文注释: 运行记录是反映空调系统负荷变化情况、系统运行状态、设备运行性能和空调实际使用效果的重要数据,是了解和分析目前空调系统实际用能情况的主要技术依据。 改造设计 21 应建立在系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容量和配置满足使用要求,且冷热源设备在不同负荷工况下,保持高效运行。 目前由于我国空调系统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运行记 录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运行记录过于简单、记录的数据误差较大、运行人员只是简单的记录数据, 不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不能根据记录结果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个用能单位应根据系统的具体配置情况制定详细的运行及记录,通过对运行人员的培训或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运行记录的分析能力,定期对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保证空调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 公共建筑的冷热源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在原有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改造后建筑的规模、使用特征, 结合当地能源结构以及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因素,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条文注释: 冷热源更新改造确定原则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设计标准》 GB501892020 第 条的规定。 公共建筑的冷热源更新改造后 ,系统供回水温度应能保证原有输配系统和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要求。 条文注释:无 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的容量与系统负荷不匹配时,在确保系统安全性、匹配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宜采用在原有冷水机组 22 或热播而热泵机组上,增设变频装置,以提高机组的实际运行效率。 条文注释:在对原有冷水机 组或热泵机组进行变频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变频后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 运行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并不是所有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均可通过增设变频装置,来实现机组的变频运行。 因此建议在确定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变频方案时,应充分听取原设备厂家的意见。 另外,变频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的价格要高于普通的机组,所以改造前,要进行经济分析,保证改造方案的合理性。 对于冷热需求时间不同的区域,宜分别设置冷热源系统。 条文注释: 由于所处内外区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需要提前供冷或供热的现象,对于上述区域宜单独设 置冷热源系统,以避免由于小范围的供冷或供热需求,导致集中冷热源提前开启现象的发生。 当更换冷热源设备时,更换后的设备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 条文注释:附录 A 中部分冷热源设备的性能要求 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设计标准》 GB50189 中的相关规定。 这主要是考虑到更换冷热源设备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在选择设备时,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应优先选择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设计标准》 GB50189 规定的产品。 采用蒸汽吸收式制冷机组时,应回收所产生的凝结水,凝 23 结水回收系统宜采用闭式 系统。 条文注释: 无 对于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供冷需求的建筑 ,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宜采用冷却塔供冷的方式。 条文注释: 冷却塔直接供冷是指在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适应增设部分管路及设备,当室外湿球温度低至某个值以下时,关闭制冷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 ,提供建筑所需的冷负荷。 由于减少了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因此节能效果明显。 冷却塔供冷技术特别适用于需全年供冷或有需常年供冷区的建筑如大型办公建筑内区、大型百货商场等。 冷却塔供冷可分为间接供冷系统和直接供冷 系统两种形式,间接供冷系统是指系统中冷却水环路与冷水环路相互独立,不相连接,能量传递主要依靠中间换热设备来进行。 其最大优点是保证了冷水系统环路的完整性,保证环路的卫生条件,但由于其存在中间换热损失,使供冷效果有所下降。 直接供冷系统是指在原有空调水系统中设置旁通管道,将冷水环路与冷却水环路连接在一起的系统形式。 夏季按常规空调水系统运行,转入冷却塔供冷时,将制冷机组关闭,通过阀门打开旁通,使冷却水直接进入用户端。 对于直接供冷系统,当采用开式冷却塔时,冷却水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易被污染,污物易随冷却水进入室内空调水 管路,从而造成盘管被污物阻塞。 采用闭式冷却塔虽可满足卫生要求, 24 但由于其靠间接蒸发 冷却原理降温,传热效果会受到影响。 目前在工程中通常采用冷却塔间接供冷的方式。 对于同量需要供冷和供热的建筑,需要考虑系统分区和管路设置是否满足同时供冷和供热的要求。 另外由于冷却塔供冷主要在过渡季节和冬季运行,因此如果在冬季温度较低地区应用,冷却水系统应采取相应的防冻设施。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的地区,空气的冷却可考虑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 条文注释:无 在符 合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宜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有较大内区且有稳定的大量预热的建筑物; 原建筑冷热源机房空间有限,且以出租为主的办公楼 建筑。 条文注释: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是指用水环路将小型的水 /空气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内部预热为主要特点的热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 与普通空调系统相比,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具有建筑物余热回收、节省冷热源设备和机房、便于分户计量、便于安装、管理等特点。 实际设计中,应进行供冷、供热需求的平衡计算,以确定是否设置辅助热源或冷源及其容量。 公共 建筑的空调冷热水系统改造后 ,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应符合表 的规定。 25 表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 ER) 注: 1 表中的数据适用于独立建筑物内的空调冷热水系统,最远环路总长度一 般在 200~ 500m 范围;区域供冷(热)或超大 型建筑物设集中冷(热)站,管道总长过长的水系统可参照执行。 2 表中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中的输送能效比值,不适用于采用直燃式冷(温)水机组、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作为热源,供回 水温差小于 10℃的系统。 条文注释: 无 公共建筑的集中热水采暖系统改造后,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设计标准》GB50189 的规定。 条文注释: 无 公共建筑空调风系统节能改造后,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设计标准》 GB50189 的规 定 条文注释: 无 当对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或水泵进行更新时, 更换后的风机不能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 管道类型 两管制热水管道 四管制热水管道 空调冷水管道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ER 103 26 值》 GB19761 中的节能评价值;更换后的水泵不能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9762 中的节能评价值。 条文注释: 通风机的节能评价值按表 3~表 5确定 表 3离心通风机节能评价值 续表 3 压力系数 比转速 ns 使用区最高通风机效率 nr(%) 2<机号< 5 5≤机号<10 机号≥ 10 ~ 45< ns≤ 65 61 65 ~ 35< ns≤ 55 65 69 10≤ ns< 20 69 72 75 20≤ ns< 30 71 74 77 27 压力系数 比转速 ns 使用区最高通风机效率 nr(%) 2<机号< 5 5≤机号< 10 机号≥ 10 5≤ ns< 15 72 75 78 15≤ ns< 30 74 77 80 30≤ ns< 45 76 79 82 5≤ ns< 15 72 75 78 15≤ ns< 30 75 78 81 30≤ ns< 45 77 80 82 10≤ ns< 30 74 76 78 30≤ ns< 50 76 78 80 20≤ ns<45 翼型 77 79 81 板型 74 76 78 45≤ ns<70 翼型 78 80 82 板型 75 77 79 10≤ ns<30 翼型 76 78 80 板型 73 75 77 30≤ ns<50 翼型 79 81 83 板型 76 77 80 50≤ ns<70 翼型 80 82 84 板型 77 79 81 50≤ ns<65 翼型 81 83 85 板型 78 80 82 65≤ ns<80 / 机号< ≤ 机号 < 5 翼型 75 80 84 86 板型 72 77 81 83 翼型 81 83 板型 78 80 28 表 4 轴流通风机节能评价值 注: r=d/D, r轴流通风机毂比; d叶轮的轮毂外径; D叶轮的叶片外径。 子午加速轴流通风机毂比按轮毂出口直径计算。 轴流通风机出口面积按圆面积计算。 表 5 采用外转子电动机的空调离心通风机节能评价值 水泵节能评定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9762 中规定的方法确定。 对于全空调空气系统,当各空调区域的冷、热负荷差 异和变化大、低负荷运行时间长,且需要分别控制各空调区温度时, 毂比 r 使用区最高通风机效率 nr(%) ≤ 机号< 5 5≤ 机号< 10 机号≥ 10 r< 66 69 72 ≤ r< 68 71 74 ≤ r< 70 73 76 ≤ r< 72 75 78 压力系数 比转速 ns 使用区最高通风机效率 nr(%) 机号 ≤ 2 2 <机号≤ <机号< ≤机号≤ 机号≥ ~ 40< ns≤ 65 43 ~ 40< ns≤ 65 49 ~ 40< ns≤ 65 50 ~ 40< ns≤ 65 48 ~ 40< ns≤ 65 55 59 ~ 40< ns≤ 65 29 宜通过增设风机变速控制装置,浆定风量系统改造为变风量系统。 条文注释: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进入房间的风量来满足室内变化的负荷当房间低于设计额定负荷时,系统随之减少送风量,亦即降低了风机的能耗。 当全年需要送冷风时,它还可以通过直接采用低温全新风冷却的方式来实现节能。 故变风量系统比较适合多房间且负荷有一定变化和全年需要送冷风的场合,如办公、会议、展厅等 ;对于大堂公共空间、影剧院等负荷变化较小的场合,采用变风量系统的意义不大。 变风量系统的 形式和控制方式较多,系统的运行状态复杂,设计和调试的难度较大。 因此在选择设计和调试单位时应慎重。 另外,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送风量的变化,送至空调区域的新风量也相应改变。 为了确保新风量能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室内的最小新风量。 当原有输配系统的水泵选型过大时,宜采用叶轮切削技术或水泵变速控制装置等技术措施。 条文注释: 水泵的配用功率过大,是目前空调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叶轮切削技术和水泵变速技术,可有效地降低水泵的实际运行能耗,一次推荐采用。 在水泵 变速改造,特别是对多台水泵并联 运行进行变速改造时,应根据管路特性曲线和水泵特性曲线,对不同状态下的水泵实际运行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变速控制方案,保证水泵变速的节能效果,否则如果盲 30 目使用,可能会事与愿违。 而且变速调节不可能无限制调速,应结合水泵本身的运行特性,确定合理的调速范围。 更换设备与增设变速装置,比较后选取。 对于上述技术措施难以解决或经过经济分析,改造成本过高时,可考虑直接更换水泵。 对于冷热负荷随季节或使用情况变化较大的系统,在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可通过增设变速控制系统,将定水 量系统改造为变水量系统。 条文注释: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利用变速装置,根据末端负荷调节系统水流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水泵的能耗,与传统的一次泵定流量系统和二次泵系统相比具有很大的节能优势。 在进行系统变水量改造设计时,应同时考虑末端空调设备的水流调节方式和冷水机组对变水量系统的适应性,确保变水量系统 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另外,目前大部分空调系统均存在不同的水力失调现象,在实际运行中,为了满足所有用户的使用要求 ,许多使用方不是采取调节系统平衡的措施 ,二是采用增大系统的循环水量来克服自身的水力失调,造成大量的空调 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