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仿真内容摘要:

24 页 零件图分析 该零件为体类零件,加工时先铣工件表面轮廓再铣凹台最后铣 2 个沉孔。 尺寸标注完整,选用 45钢。 工件毛坯 20mm 80mm 25mm,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 寸大小和形位公差等要求全面考虑。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考虑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经济性,最理想的加工方式为铣削。 加工方案 零件表面加工精度要求高,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 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的确定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 工艺过程 先用 Φ 10 立铣刀铣工件表面轮廓再铣凹台最后铣 2 个沉孔。 工艺过程:粗铣外轮廓 精铣外轮廓 粗铣内凹槽 精铣内凹槽 铣 2 个孔。 2 工件的装夹 定位基准 在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时,正确的选择工件的定位的基准有着十分的重要意义。 定位基准选择的好坏,不仅影响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而且对零件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也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的选择定位基准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 还能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①基准重合原则②便于装夹的原则。 ③便于对刀的原则。 装夹方式的选择 以毛坯底面为加工基准,此零件外形规则因此采用通用夹具工艺板装夹,工件处于完全定位状态,方案合理。 3 刀具及切削用量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刀具寿命与切削用量有密切的关系。 在制定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合理的刀具寿命, 第 4 页 共 24 页 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根据优化的目标而定。 一般分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低成本刀具寿命两种,前者根据单件工时最少的目标确定,后者根据工序成本最低的目标确定。 选择刀具寿 命时可考虑如下几点根据刀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来选择。 复杂和精度高的刀具寿命应选的比单刃刀具高些。 对于机夹可转位刀具,由于换到时间短,为了充分发挥其切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刀具寿命可选的低些,一般取 1530min 对于装刀、换刀和调刀比较复杂的多刀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刀具,刀具寿命应选的高些,尤其保证刀具可靠性。 大件精加工时,为保证至少完成一次走刀,避免切削时中途换刀,刀具寿命应按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来定。 与普通机床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刚性好、精度高,而求要求尺寸 稳定,耐用度高断和排性能同时要求安装和调整方便,这样来满足数控机床高效率的要求。 数控机床上所选用的刀具常采用适应高速切削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钢、超细粒质硬质合金)并使用可转位刀片。 选择数控铣削刀具 在数控加工中,铣削平面零件内外轮廓及铣削平面常用平底立铣刀,该刀具有关参数的经验数据如下 :一是铣刀半径 RD 应小于零件内轮廓面的最小曲率半径 Rmin,一般取RD=( 一 )Rmin。 二是零件的加工高度 H(1/41/6)RD,以保证刀具有足够的刚度。 三是用平底立铣刀铣削内槽底部时,由于槽底两次走刀需 要搭接,而刀具底刃起作用的半径Re=Rr,,即直径为 d=2Re=2(Rr),编程时取刀具半径为 Re=(Rr)。 对于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用球形铣刀、环形铣刀、鼓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铣刀。 本零件最小圆弧半径为 6mm,最深的孔位 10mm,故选直径为 10mm 的平面铣刀精加工粗加工都能满足。 切削用量 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人程序中。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 :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