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轮轴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图 1— 6 ( 2)加工 M6 孔时如图 1— 6 所示,由于受到的扭矩比较大,夹紧机构因具有足够的夹紧力和摩擦力矩,为此需进行夹紧力的校核。 1) 钻削轴向力 F F= 0 fY FkF 设 f=,以知 d011mm其余参数查文献得: F= 11 =( N) 2) 钻削力矩 T2 T= 0 MfY MkM= 11 =( ) 3) 使工件转动的转矩 T3 由图 1— 6 知 7 T3=FL= =( ) 4) 防转夹紧力 F′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得: F3′ fr′ +2Fn fr′≥ KT3 得 F3′ =( N) 5) 夹紧机构产生的夹紧力为 F3 根据出版选用螺杆直径为 M12mm, 由参考文献【 9】查得,采用 M12 的螺杆时,许用夹紧力 F3〉 F3″。 显然满足夹紧力要求 导向装置的设计及其它装置结构、夹具体的确定 1) 加工 M6 螺纹孔导向装置的确定 为适应钻、扩、铰的要求,现选用快换钻套及之相适应的村套,它们的主要尺寸和结构由表 3— 57 和 3— 58 选取。 具体尺寸如表 1— 7 所示 表 1— 7 快换钻套及衬套尺寸 由《机械加工手册》得:钻套端面至加工面间的距离一般取( ~ 1) d(d 为钻头直径,取 8mm. 2) 加工¢ 9 孔的导向装置的确定 为维修方便,不采用固定钻套,而选用可换钻套,它们的主要尺寸和结构由表 3— 5 和表 3— 58 选取。 其主要尺寸如表 1— 8 所示。 表 1— 8 可换钻套及衬套尺寸 钻套端面至加工表面的距离,选取原则与 M6 孔相同,因加工精度底,为方排屑, 取 12mm.. 各导向件至定位元件间的位置尺寸公差按工件相应公差的 1/2~ 1/5 选取。 因此,它们分别为( 16177。 0 005) mm,(56177。 0 0、 2),( 80177。 )。 M6 孔对轴心线基准面垂直度允差 ¢ 9 孔对轴心线基准面平行度允差为 3 其它装置的确定 为便于排屑,辅助支承采用螺旋套筒式;为便于夹具的制造和维修,钻模板与夹具的联接采用装配式。 夹具体采用开式,使加工、观察、清理切削均方便。 确定夹具技术要求和有关尺寸、公差配合 1. 技术要求 ( 1) 定位元件与夹具底面的垂首度误差允许值在全长上 为。 mm ( 2) 导向元件与夹具底面的垂直度误差允许值在全长上为。 mm ( 3) 导向元件与夹具底面的平行度误差允许值为 公差配合 ( 1) M6 孔钻套、衬套 、钻模板上内孔之间的配合代号及精度分别为: ¢ 14H7N6 ¢ 8H7N6 ( 2)¢ 14H7N6 ¢ 8H7N6 ( 3)其余部位的公差配合代号及精度按总装配所示。 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 由图 1— 1 所示,所设计夹具需保证的加工要求有;尺寸 (56)mm, 尺寸 (16 0 02)mm, 尺寸 (80)mm,¢ 9 孔与基准面 C 的垂直度 , M6 孔与基准面 B 的垂直度 .其中尺寸 80mm, 尺寸 56mm, ,,要求较底,不必验算,其余各项精度要求分别验算如下; ( 1) 尺寸( 16 0 02) mm ( 2) 定位误差△ D,由前计算已知△ D= ( 3) 定位元件对底面的垂直度误差△ A= ( 4) 钻套与衬套间的最大配合间隙△ T1= ( 5) 衬套孔的距离公差△ T2= ( 6) 麻花钻与钻套内孔的间隙 X=; 得: △ J= △ D178。 +△ A178。 +△ T1178。 +△ T2178。 +X178。 = 178。 +178。 +178。 +178。 +178。 =〈 2/3£ G=2/3 = 因而夹具能保证尺寸这项加工要求。 由于夹具设计的各部分分析与计 算以进行,结果符合要求,在草图的基础上绘制正式的总装配图 结 论 经过两个月的分析零件、查阅资料、绘图、计算、等复杂的步骤,最终完成了止动块的模具设计。 在此期间本人遇到了不少的疑难问题,通过网上查询、请教师、跟同学讨论之后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篇毕业设计虽然已经完成了,但由于本人缺少实际经验,在实际利用中次设计肯定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改进。 希望老师能给我提点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的时间本人会在公司里好好学习 ,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为将来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致 谢 在这里,在这本设计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们宁波法思特精密雕铣设备有限公司的领导,是他们给了我设计的空间;我还要感谢一直帮助我的杨伟超、廖飞军两位导师,他们在我的设计中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在一些对我来说比较艰深,比较把握不了方向的地方,给予了我指明,帮我除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我还要感谢我们公司技术课的同仁,是他们不遗余力的帮助,才使我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本设计,谢谢,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才有本设计的实现,谢谢。 参考文献 主编 :吴兆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 主编: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编:李启炎,《计算机绘图(初级) AUTOCAD2020 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编:夏凤芳,《数控机床》,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廖兆荣,《数控几双电气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工程材料, 1996 年第二版 主编: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 主编:苏建修,《机械制造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5 主编:许德珠,《工程材料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6 1 陈于萍,高晓康,《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9 1主编:王晓霞,《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20 惰轮轴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 摘 要 : 本设计的零件为惰轮轴,选用 QT602 钢。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各方 面的详细分析其加工工艺,多采用专用机床加工。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此轴要求精度高,工序适当集中,要求光滑,所以选用工具和尺寸要准。 最后对零件进行校核。 以便达到零件精度的要求。 关键词: 夹具、校核、 Lazy axle design Abstract : The design of the axle ponents are inert choose QT602 steel. According to parts of shape, size precision, production and other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 use of dedicated processing machine. Part of the analysis, accuracy of this axis,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processes require smooth, and use tools to prospective size. Finally, the parts are check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parts. Keywords : Fixture, Verification, 目 录 摘 要 : ........................................................................................................... 1 前 言 ............................................................................................................... 4 一 毕业设计的目的 ....................................................................................... 5 二 毕业设计要求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 5 、基本任务 .......................................................................................... 5 、工艺设计的基本任务 ................................................................5 、夹具设计的基本任务 ................................................................5 、设计要求 .......................................................................................... 5 、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 ................................................................5 、夹具设计的设计要求 ................................................................5 三 惰轮轴毕业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 6 、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6 、零件材料的分析 ...............................................................................6 、零件图的分析 ...................................................................................7 、确定毛坯 ...........................................................................................8 、加工工艺路线 ...................................................................................8 、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9 、确定切削用量 ...................................................................................10 、机床及工艺设备的选择 ..................................................................10 、设计工艺过程卡 ..............................................................................11 、零件的程序编制 ...................................................................。惰轮轴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相关推荐
在日本的国家经济活动中作出巨大的贡献。 西班牙铁路高速交通处的 Diez 分析了 AVE 高速铁路 系统技术经济优势。 AVE 是继日、法、德后于 1992 年投入运营的 高速铁路 系统,投产两年后即开始盈利,其准时性达到 %,旅客满意度达到 %。 1995 年 10 月在法国里尔召开的第二届欧洲高速铁路会议上,来自世界 50 个国家的一千五百多个参会专家肯定了高速铁路在未来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人口老龄化 趋势 就业 和增长矛盾 区域间差异 7 / 17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都保持稳中略升的趋势。 中国失业人口呈年轻化趋势,“毕业即失业”问题非常严重,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年龄分布来看,20 岁至 65 岁以上人口中失业人数与年龄基本成反比关系,年龄越大,失业率越低。 根据上述结果,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在保障失业人群、缓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作用。 间差异 8 / 17 根据
将根据“严密、合理、可靠、经济、完善”的设计思想,努力做到安全、周密,兼顾其它,由于系统的对象是一个智能性住宅小区,可视对讲及室内安防系统的目的除了维护小区的安全、正常生活以外,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目的是服务于管理、给管理提供现代化的手段。 设计依 据 1:《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7294) 2:《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安全要求》( DB/99892) 3
外悬挑段长度 ,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 悬挑水平钢梁上面采用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 一、大横杆的计算 :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 活荷载标准值 Q=3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 + =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 =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
能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 择优原则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择优录用、奖惩和晋升。 第二,德才兼备的原则。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实施的各个环节上都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而且把对“德” 的考察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既要讲政治、讲道德,又要讲业务、讲才干。 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的干部路线。 第三,依法管理原则。
把握真实性。 再次,有些单位的业务处理规定陈旧,无法适应新的业务处理方式。 比如,旧的业务基于双线核算,也就是说,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以一种“并联”的关系存在,需要按照凭证来平行登记、分别核算,是两个互不干 扰的系统,由于这种人工核算方式在电算化条件下基本名存实亡,因此难以有效控制出错率。 由于新的会计制度没有业务处理进行规范,而旧的业务规定与实际工作不相匹配,往往造成业务处理方式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