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学术报告厅音响-灯光项目建设系统控制其分析内容摘要:

,混响时间短可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混响时间长可提高音乐的丰满度,报告厅应首先保证语言清晰度为主要目的。 但是作为小剧场使用时,建声的混响时间就偏短,这是事实,但我们可以使用电声设备的混响,来加以调整, 可以尽量满足演出时的混响时间要求。 500 座左右的学术报告厅,从面积和会议厅的角度,偏向剧场一点,选择混响时间参数宜为: 秒(中频+ /- )。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参数,是验收测试的重要依据。 按照上述条件,在已建立的剧场声学模型上对观众厅的侧墙、后墙、顶棚、地面、座椅等定义相应的吸声材料后进行分析与计算。 通过计算机辅猪舍计出的剧场混响时间,如下图: 以上是向建筑和声学装修设计方提出的要求。 我们自己这一方,音响扩声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扩声形式,学术报告厅不采用影剧院式的环绕立体声等,而 是用侧重会议的模式:中间单声道+左右立体声的扩声模式。 再根据预定音箱的物理参数、音箱设计的位置,以及建筑声学装修的资料,及其他声学设计指标,如按照甲级装修标准,提出以下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最大声压级: 80hz- 4000hz 范围内平均声压级≥ 98db;传输频率特性:以 125- 4000hz 的平均声压级为 0db,在此频带内允许≤177。 4db;声场不均匀度( db): 1000hz4000hz≤ 8db;总噪声级:≤ 40db。 建立计算机仿真声学模型,如下图: 对计算机仿真声学模型图上的相关数据,逐项核对,是否吻合以上的声学特性指标。 吻合了,设计就成功了,可以按图施工了。 主观评价指标,则可以列出以下几点:声像定位准确; 声音分布均匀,视听一致性好;无声学缺陷,声音清晰,音乐丰满。 控制好以上几点,扩声这一块的问题,主要就是由投资额度来选择设备的档次问题了。 在舞台灯光机械设计这这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