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与终身学 习相衔接。 整合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发展郊区职业教育。 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知识、技能和人力支撑。 建成一批国家级、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带动全市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培养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 2020 年)》进一步指出,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校和能力建设工程,加强工程类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不断提高各类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020 年 3 月,教育部、上海市签署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上海教育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争取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全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探索新经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贡献。 全方位对接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子信息产业及技术本身投资规模大、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对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办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社会生源的变化,全国包括上海地区生源都出现了减少,生源竞争加剧,使得学校在招生和就业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0 两个方面都 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走出困局,内涵建设才是出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 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基于此,学院将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动态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高职教育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二、建设基础 (一)学院概况 上海电子信息 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由 1960 年和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同时诞生的上海仪表电讯工业专科学校发展演变而来。 2020 年 4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转制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连续 10年被评为 ―上海市文明单位 ‖,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教指委副主任单位。 学院占地 400 余亩,建筑面积 16 万平方米,现有全日 制在校生 6800 余名,专任教师 220 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以上职称占 22%,博士、硕士学位占 5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 68%。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1 学院设有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机电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中德学院、动画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设有26 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 4 个,上海市重点专业 6 个,以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龙头,形成以电子信息类和制造类专业为主体,财经类、艺术设计传媒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结构。 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以及上海市通信与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维护实训基地和上海市电子与通信开放实训中心;建有上海市第 22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上海仪电企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 9 个工种的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技师学院以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有60 余家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与联想集团(上海) 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申通地铁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724 工厂等 100 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自 2020 年以来,学院先后在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效。 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项、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3 门、上海市教学名师 1 名、上海市级教学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2 队 1 支等。 2020 年至 2020 年,学院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分别组队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 3 等奖 4 项。 学生还获得其他各类全国性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共计 60 余项。 学生平均就业率持续稳定在 96%以上,其中 75%在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及相关行业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达 90%以上。 学院重视教育科研与技术服务建设,共承担教育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 1 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子项目 1 项、专项课题 1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2 项,承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6项,其中重点项目 1 项(该课题同时被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承担企业技术开发等横向课题 11 项。 ―十一五 ‖期间 ,学院还积极承担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各类学会、协会等课题共计 156 项;出版教材 113 部;发表论文 345 篇。 (二)优势与特色 1.行业背景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是上海第一支柱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全面对接电子信息产业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院行业背景优势十分明显。 2.主管部门支持的优势 2020 年,仪电控股( INESA)前瞻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形势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3 投资环境,确立了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三大主业 ‖的新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需要大批电子信息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仪电 控股( INESA)十分重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学院定位为仪电控股( INESA)人才培育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在政策、资金、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构建和实施等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 3.领导班子优势: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共 6 人,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管理经验,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把握发展方向。 近年来,领导集体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由 ―规模扩张 ‖转入 ―内涵建设 ‖的总体发展形势,牢固树立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正确看待自身基础和条件,以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标准 ‖ 为建设 目标,扎实推进改革,培育特色,促进学院内涵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仪电控股( INESA)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核心的 ―三三 ‖战略目标。 初步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多方动态联动机制,满足社会和人才培养需求,实现准确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推进以二级管理机制改革为核心的行政保障体系建设、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全面保障办学质量。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秀英从 1985 年作为国内最早实践德国―双元制 ‖职教理念的开拓者之一,长期奋斗在职业教育最前线,具有国际化办学经验,善 于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4 4 . 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 “双元制 ”培养模式 学院作为国内最早引入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的学校之一,26 年来从中职教育合作逐步发展到高职教育合作,目前,中德政府连续 9 期合作协议的各个项目已经基本完成。 通过长期合作探索,学院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德国 ―双元制 ‖职教理念,并基于中国国情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 ―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教学过程以工学结合为特点、教学组织以学生对象为主体、考试考核以职业规范为标准 、学校运作以企业需求为宗旨、校企互动以合作协议为保证 ‖的适合中国国情的 ―双元制 ‖培养模式。 三、问题与思考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等为我院提供了发展动力,但学院离国家骨干校建设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包括: 1.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化 办学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完善、运作机制改革,都将促进学院内涵建设、推进骨干校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有待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2.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和关键。 随着校内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5 专任教师接受各种类型进修机会的增加和企业兼职兼课教师的引进,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素质得以改善,但在数量和质量上距离骨干校建设目标还存在差距,亟待多途径提高。 3.社会服务范围要扩展、能力要提高 社会服务能力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承担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职教师资 ―西部辐射 ‖计划、在校企合作为员工和技术人员提供各类培训和鉴定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总体来讲,技术服务的能力需要进 一步提升,社会服务的影响力也还需进一步扩大。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6 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20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20]16 号)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 [2020]8 号)等文件精神,坚持 ―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 ‖的方针,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进一步提升学院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和治校能力,依托仪电控股( INESA),创新办学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深化内涵建设,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带动专业群及全院其它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服务仪电控股( INESA)产业发展、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和上海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上海市加快推进 ―四个率先 ‖、加快建设 ―四个中心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作出贡献,实现对上海市、长三角地区及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的骨干带动作用。 二、建设思路 立足上海第一支 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依托仪电控股( INESA),以促进双方利益相关为前提、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关键、健全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7 企合作制度为保障、创新合作体制为核心,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双向良性互动和资源利益共享。 通过创新学院理事会办学体制,建设三个重点专业,实施 ―植根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新途径及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由 ―专业双带头人 ‖带领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搭建行业领军人才交流平台,建立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先知先行机制、专业建设动态适应机制、教育 教学管理适应机制和适应顶岗实习的教学动态响应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中外合作深度与广度,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总体目标 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三大品牌专业,实施动态适应机制,建成信息共享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使办学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办学特色愈加鲜明,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将学院建成为仪电控股( INESA)的人力资源培育基地、上海电子信息产业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输送基地,成为一所特 色鲜明、优势突出、有效带动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8 四、具体目标 (一)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建立由行业技术专家、企业家、高等职业教育专家等组成的学院理事会,赋予理事会在学院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等重大事项上的决策权,改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相应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培养与就业、社会服务等内涵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实现校、企、政、行对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共管、共享和共赢,使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90%,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 50%。 (二)建成三大品牌专业 通过三年建设,把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重点专业建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教学团队中双师结构合理和实训实习条件优良、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品牌专业。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三个专业群以及全院其他专业共同发展,并在高职教育领域发挥带动作用。 1. 形成校企合作共育人才运行机制 创新并实施适合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校企合作共育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19 才运行机制。 应用电子技术专 业成立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和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承台风力 45 0 0 0 0 0 总计 托盘底面 水平位移计算 d 和转角 托盘底面水平位移和 转角 计算表 (kN m)iM (m)h (m)ih 3 4= (m )12i bhI 2(kN m )iEI = (rad)iiM hEI = (m )i iiMd h hEI 12 段 810 410 410 23 段 6 810 410
重大错误或与学生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影响的; 13 4. 不接受工作任务,经教育不改的; 5. 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及治安或刑事处罚的。 第二十四条 奖惩规定 (一)对优秀辅导员,学院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 1000元奖励,另外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安排学习、交流活动; (二)考核不称职者,给予教育批评,造成责任事故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 (三)任职五年内有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转岗。 第二十五条
学科基础平台 学科基础必修 568 30 专业平台 专业必修 504 28 专业选修 432 24 实践平台 教学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784 40 总计 3242 180 附表 2 公共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表 (一)综合教育(通识教育)课程 58 学分 通识必修课程 50 学分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时分配类型 总学分 备注 理论
5 9. 0 9. 5 9. 5 10 11 18. 0 7. 0 7. 7 7. 7 8 8. 5 20. 0 5. 0 5. 3 5. 5 6. 4 6. 5 22. 0 3. 3 3. 7 3. 8 4. 7 5. 0 24. 0 2. 3 2. 5 3. 3 4. 0 26. 0 1. 2 1. 4 2. 2 2. 9 28. 0 1. 3 2. 0 第 19 页 共 58 页 第四节
P L CK M 1S B 1K M 2S B 3S B 2L2L1L3NF U 2K M 1K M 2KH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 PLC 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将 PLC 联上编程器并接通电源后, PLC 电源指示灯亮,将编程器开关打到“PROGRAM”位置,这时 PLC 处于编程状态。 编程器显示 PASSWORD。 这时依次按 Clr 键和 Montr 键,直至屏幕显示地 址号 0000
. 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 _____________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19. 当结构单元内同时有整截面剪力墙以及壁式框架时,应按 _____________计算结构内力。 20. 剪力墙自重按 _____________计算。 21. 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内力的计算,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可近似认为各片剪力墙只承受轴向力,其弯矩和剪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