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与保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三、 SHA 算法。 四、 SHA1 与 MD5 的比较。 第三节 Kerberos 身份验证 第四节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PKI 一、数字证书。 二、 PKI 基本组成。 三、对 PKI 的性能要 求。 四、 PKI 的标准。 第五节 用户 ID 与口令机制 一、用户认证 ID。 二、不安全口令。 三、安全口令。 四、口令攻击。 五、改进方案。 第六节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一、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组成。 二、指纹识别。 三、虹膜识别。 四、其他生物识别技术。 第七节 智能卡 思考题: 1. 写出 DSA 算法过程。 2. 安全的散列函数有哪些特征。 3.分析 SHA 安全散列算法过程。 第四章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 课时分配: 3 课时 教学要求: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病毒程序的构成;知道病毒的传播途径、类型等;知道计算 机病毒制作技术;知道反计算机病毒技术;了解蠕虫病毒编写过程;知道 特洛伊木马的启动方式; 知道 特洛伊木马隐藏的基本方法;知道特洛伊木马查杀方法;掌握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防范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算机病毒概述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三、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 四、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五、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六、计算机病毒的表现现象。 七、计算机病毒程序的一般构成。 第二节 计算机病毒制作技术 .第三节 计算机杀毒软件制作技术 第四节 蠕虫病毒分析 第五节 特洛伊木马 一、黑客程序与特洛伊木马。 二、木马的基本原理。 三、特洛伊木马的启动方式。 四、特洛伊木马端口。 五、特洛伊木马的隐藏。 六、特洛伊木马分类。 七、特洛伊木马查杀。 第六节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防范 思考题: 1.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类型。 2.计算机病毒制作技术有哪些。 3.编写一个黑客演示程序,实现对浏览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目录和文件名的功能。 第五章 网络攻击与防范 课时分配: 6 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目前 网络安全漏洞情况;知道目标探测的内容和方法;掌握 扫描器工作原理;了解常用的端口扫描技术;知道如何防止端 口扫描;掌握网络监听的原理;了解嗅探器 Sniffer 使用;知道检测网络监听与防范方法;掌握 缓冲区溢出原理;知道缓冲区溢出攻击方法和防范;掌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概念;知道拒绝服务攻击步骤和防范;知道网络欺骗攻击与防范;知道网络安全服务协议作用;了解无线网安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网络安全漏洞 第二节 目标探测 一、目标探测的内容。 二、目标探测的方法。 第三节 网络监听 一、网络监听原理。 二、网络监听检测与防范。 三、嗅探器 Sniffer 介绍。 第四节 缓冲区溢出。计算机安全与保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
同理, 当 Q= /s 时 , q= m3/( s m), 则: 01 xxxgEqh c 0 2 )(2h102cc hEgq 重复以上步骤 ,可得 : hc3= 因为 hc2 与 hc3 非常接近 ,所以 hc= 其余 不同单宽流量计算 hc 数值如下表所示 ② 消力池 池深计算如下: d= hc〞 δ j ht = = E0′ = E0+d = + = 39。 01
550149 网站地址:北京工商大学综合楼 705 室(海淀区阜成路 33 号) 9 的阶梯是能够切合在一起的。 职业化的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职业人的核心目标是客户满意。 职业人总是准备提供超过客户期望值的服务。 这里的 客户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属和生意场上的客户。 职业化的一个中心: 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 客户指广义上的概念,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属和常用意义上的客户。
水保护 4E 保护 防冻结保护 1电流过载保护 三、系统运行费用分析 机组运行时间与负荷曲线图 从图中可看出在 5%60%负荷范围内每年至少有 70%是处于这种情况下运行的,这样机组的效率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共 18 页 共 9 页 机组制冷时: FMCH36HT 机组输入功率为 42KW/台 每天按 12 小时算,每度电按 元 ,夏天制冷时按 150 天计算 ,电费按 70%负荷计算 电费为
根据题目要求寻找满足设计要求的芯片,定下具体框架,从题目可知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首先是输入通道由 A/D 转换装置,其次为单片机部分,第三部分是输出通道即 D/A 转换装置。 除主要部分外为了让装置具有更完善的功能,选用抗干扰电路键盘显示等。 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 1所示,系统由单片机系统和输入通道、输出通道组成。 输入通道包括信号处理和 A/D 转换,输出通道则由 D/A 转换器 组成。 图
是食品、医药级产品,中等不饱和度,高门尼粘度可用于口香糖基础料以及医用瓶塞的生产; IIR0745 是绝缘材料、 密封材料 和薄膜级产品,极低不饱和度、低门尼粘度,主要用于电绝缘层和电缆头薄膜的生产。 最初两年,由于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原因,该装置难以连续稳定运行,开工率较低,产品合格率低,原材料消耗、动力消耗及成本偏高。 2020 年和 2020 年产量分别只有 以及和。 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
每组人数 1 最多容纳人数 1 实验项目简介: 成型零件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要内容。 由产品模型直接设计模具型腔的设计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 Pro/Engineering 模具型腔设计模块是模具设计专用模块。 本实验通过型芯、型腔零件的设计,让学生掌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般方法。 实验目的: 熟悉 Pro/Engineering 模具设计环境; 掌握分型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掌握零件抽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