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化再生时,应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稳定, 旧沥青的比例应小于 25%; 3 使用再生沥青铺路时,沥青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重 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Gl3/ ‘F l5180 、《道路石油沥青》 SH 052《建 筑石油沥青》 GB/ T l 叫的规定。 6. 0. 9 其他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垃圾微粉可作为原材料取代石英砂,并可按照相关 工艺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各项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GB ll968 的相关规定; 2 废木材再生前应分离附着在木材上的金属、玻璃、塑料 等物质;经防腐处理的术材.应视防腐剂毒性及含量进行妥善 处理; 3 废弃的管道应按材质分类,金属 (含复合管中金属 )应 进入金属回收利用途径;化学化合物管道、管件应进入塑料回收 利用途径; 4 钢架、钢梁、钢屋面与钢墙体宜按拆除后的板、型材分 类,板类 (去除可能混杂的保温夹层 )可直接送有关部门处理; 5 建筑垃圾中碎砖、碎混凝土块、碎石及水泥拌合物等可 用作载体桩原材料.载体桩设计、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载 体桩设计规程》 JGJ/ T l3j 的规定。 7 回 填 7. 0. 1 局部标高低于规划使用要求的地坪可用建筑垃圾回填, 回填宜优先选择开挖土方。 7. 0. 2 回填地块应根据规划用途选用适宜的回填原料和采用相 应的压实措施。 7. 0. 3 回填前宜对低洼地进行清理,当低洼地含水量大时,宜 采取排水、清淤等处理措施以利于加固基底土体。 7. 0. 4 雨期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流人回填点内部, 并应避免边坡塌方。 7. 0. 5 在回填现场主要出入口宜设置洗车台,外出车辆宜冲洗 干净后进人城市道路。 8 填 埋 8. 0. 1 建筑垃圾填埋场选址前应收集当地建设规划、周边社会 发展情况、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道路、交通运输、给 水排水及供电条件等基础资料。 8. 0. 2 建筑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 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应符合当地城镇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要求。 建 筑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具有自然低洼地势的山坳、采石场废坑等地 点.并应满足交通方便、运距合理的要求。 8. 0. 3 建筑垃圾填埋场选址严禁设在下列地区: 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2 洪泛区和泄洪道; 3 活动的坍塌地带。 尚 未 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 岩洞区。 8. 0. 4 建筑垃圾填埋场选址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 2 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3 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8. 0. 5 填埋场主体设施可包括:计量设施、填埋库区没施、防 渗系统、雨水污水分流设施、场区道路、垃圾坝、污水处理 设施。 8. 0. 6 填埋场配套设施可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电设 施、给水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设备维修设施、消防和安 全卫生设施、车辆冲洗设 施、通信及监控没施、停车场等。 8. 0. 7 建筑垃圾填埋区应根据规划限高、地基瓜载力、车辆作 业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分层厚度、堆高高度、边坡坡度.并应 进行整体稳定性核算。 7 7 8. 0. 8 填埋场应配备推铺及降尘洒水设备,作业时宜洒水防止 扬尘污染。 8. 0. 9 工程泥浆经干化后含水率低于 40%时方可进入建筑垃圾 填埋场填埋。 8. 0. 10 工程渣土、装修垃圾宜分区填埋。 8. 0. Il 工程渣土填埋区设计应采取雨水导排、污水收集与处 理、封场利用等措施。 8. 0. 12 装修垃圾填埋区设 {f 一宜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 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 l7 的规定,采取地基与防渗处理、雨水 导排、污水收集与处理、封场利用等措施。 8. 0. 13 填埋场地应在填埋前、后取得水、气、噪声等环境本底 数据。 8. 0. 14 填埋场在作业期间应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监测要求应按 照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l6889 的 有关规定执行。 8. 0. 15 填埋场地在作业期间应进行地质沉降监测。 8. 0. 16 填埋场封场工程应包括堆体稳定、地表水导排、植被类 型选择与分布等内容,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 卫生填 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 ll2 的有关规定。 9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9. 0. 1 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不得进入建筑垃圾回填点、建筑垃 圾填埋场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 9. 0. 2 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处理、处置场所应有雨水、污水分 流设施.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9. 0. 3 建筑垃圾处理全过程粉尘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垃圾运输、倾倒、填埋、压实等过程产生的灰尘, 可通过配备洒水车、在堆体表面覆盖塑料布及绿化等方式来控制 粉尘产生量; 2 建筑垃圾资源化厂处理车间中.宜采用密 封设备系统、 局部抽吸的方式控制粉尘外泄。 9. 0. 4 建筑垃圾处理全过程噪声 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应选取低噪声运输车辆, 车辆在车厢开肩、关闭、卸料时产生的噪声不应超过 82dB(A); 2 宜通过建立缓冲带、设置噪声屏障控制转运凋配场、填 埋场和资源化处理厂噪声; 3 噪声大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车间,宜采取隔声罩、隔 声间或者在车问建筑内墙附加吸声材料等方式降低噪声。 9. 0. 5 从事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 行安全卫生专业培训。 9. 0. 6 建筑垃圾处理场所应按照作业需求配置作业机械.并应 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职业病防护用品。 9. 0. 7 建筑垃圾处理作业现场应设置劳动防护用品贮存室.并 应定期进行盘库和补充;对使用过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清 洗和消毒;有破损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换. 9. 0. 8 建筑垃圾处理场所应设道路行车指示、安全标志及环境 卫生设施标志。 9. 0. 9 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的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除应满足以上规定外.尚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 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 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 ” 必须 ” .反面词采用 “ 严禁 ” ;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 应 ”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RAPH命令可以选择适当的图形命令使变量可视化。 当前目录浏览器( CURRENT DIRECTORY BROWSER)缺省情况下,位于 MATALB这么多左上方前台。 点击 CURRENT DIRECTORY即可在前台看到。 选中文件可以完成打开或者运行 M文件,装载数据文件等操作。 内存组数据编辑器( ARRAY EDTIOR)利用内存组数据编辑器,可以输入大数组。 首先在命令窗口创建新变量
区域的特征相协调 ,不 应与交通 ,航运等标识信号灯造成视觉上的混淆 . 照明设施应根据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并不 得影响园林 ,古建筑等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 照明光源及其电器附件的选择 选用的照明光源及其电器附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 选择光源时 ,在满足所期望达到的照明效果等要求条件下 ,应根据光 源 ,灯具及镇流器等的性 能和价格
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11 11 附件 3 SIYB 入学登记表 学员姓名: 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日期: 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如果学员不在就 业 ,请在此处打勾□ ) □男 □女 (企业或个人 ): : : 年龄 _________。 □在 _______________公司作一名领薪水的雇员 □从
部分,根据水泥粉尘的性质,水泥颗粒属于磨损力很强的粉尘,可以选用尼龙织布滤料,它的耐磨性很好。 确定计算管路及除尘系统管路压力损失的计算; 管段①: 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的目的是确定管道断面尺寸和系统的压力损失,并由系统的总风量和总压力损失选择适当的风机和电机。 要使管道设计经济合理,必须选择适当的流速,使投资和运行费的总和最小。 水泥粉尘在水平管道中的最低气流速度为 18~22m/s。 这里取
提供运输路线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 模拟与决策等 1。 2)政府普遍重视物流的发展。 各国特别是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均把发展物流作为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规划。 日本内阁会议 2020 年通过《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除了继续建设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重 点是降低港口费用)以提高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外,还提出要解决环保问题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等与物流有关的新课题。
6 26. 2 17. 8 17. 4 16. 9 16. 4 15. 7 15. 1 14. 6 14. 0 13. 7 13. 2 12. 8 12. 4 11. 8 26. 4 18. 0 17. 6 17. 1 16. 6 15. 8 15. 3 14. 8 14. 2 13. 9 13. 3 13. 0 12. 6 12. 0 26. 6 18. 3 17. 9 17. 4 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