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团20xx年盐碱地治理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工程的建设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 本工程建设期的项目法人及项目的实施单位均 为农三师 42 团,项目建成后移交 42 团管理。 工程施工 (1)施工条件 本工程施工区靠近连队,在生活供给上有保证,供水、供电可在附近连队就近解决,现场交通可借用附近机耕道作为临时道路,工程施工区对外交通主 6 要依靠柏油公路。 (2)建筑材料 本工程施工中所需水泥从喀什水泥厂购运,至工地的综合运距 121 公里,砂子 、块石 从塔孜洪 专业 料场购运,至工地的综合运距为 87km,其它零星材料从 岳普湖 县城购运,至工地综合运距 38 公里。 (3)施工进度 本项工程计划 2020 年 10 月 —2020 年 4 月下旬完工。 2020 年 10 月 上旬到 11 月下旬完成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道路的平整、临时帐房的搭设、料场和拌和站的布设、动力和线路的配备以及砼骨料的定购等; 12 上旬到 4 月中旬期间完成排水渠土方开挖、棉花膜下滴灌的地埋管沟开挖、地埋管道的铺设与安装、建筑物施工, 2020 年 3 月上旬 4月上旬完成滴灌带和支管的铺设与安装,首部设备安装,同时完成泵房等建筑工程。 工程占地 由于本工程是在原渠道和地块进行的改建工程,不增加工程永久占地。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 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本次项 目建设实施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在 新挖排渠、 建筑物施工和滴灌工程泵房、闸阀井的施工过程中,产生弃料、弃渣,以及泵房基础开挖和管沟开挖造成的局部地表植被和土壤表层结构的破坏。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方开挖、回填取土、材料运输、施工场地及料场的安置等都会造成原有土体的挠动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使自然地面产生水土流失; (2)施工中的生产、生活垃圾和施工弃土、弃料的堆放,会对自然环境造 7 成新的环境污染。 水土保持方案 ① 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过程中材料运输会对施工道路损害较大,所以在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路面的维修,并洒水养护。 施工结束后须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平整施工场地。 建筑物工程施工中难免存在少量弃料、弃渣现象,因此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就近利用弃料、弃渣平整场地,而后可利用施工用水,适当进行泼洒,以减少降尘,利于土壤固结,适度抵御风蚀。 ② 临时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措施 临时生产、生活区均设在荒地内,该区主要是施工单位的施工工厂、材料堆放地、临时生活房屋或帐篷等占地。 临时生产、生活区在施工期间主要采取洒水、碾压等工程措施进行防护。 在施工完成后,应予以拆除,拆除后的弃渣可就近回 填到附近的洼地,然后平整。 环境影响评价 本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有利方面为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性和间歇性的,通过加强落实水保措施,可以降低和消除。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经估算分析,本工程估算总投资 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投资 万元,占一至五部分合计的 %;第 二 部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投资 万元,占一至五部分合计的 %;第四部分临时工程投资 万元,占一至五部分合计的 %;第五部分独立费用 万元,占一至五部分合计的 %;基本预备费 万元,水保与环境保护费 万元。 本工程总投资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 400 万元,自筹资金 万元。 8 工程效益 根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可知,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大于社会折现率 8%,效益费用比为 ,大于 1;在社会折现率为 8%评价时,经济净现值为 ,大于零。 因此,该工程国民经济评价是可行的。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 , 节约的水量不仅可以用于灌区中低产田改造,还可以用于生态灌溉,增加防风林、果林、草场的种植面积,用于防风固砂,这不 仅大大提高了工程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区内空气湿度,改良土壤环境,在工程区内营造了一个较好的生态区,工程的实施降低了下游灌区的风灾和沙尘暴灾害危害程度,提高了灌区抗御风沙的能力,改善了灌区生产和生活条件。 9 、气象 概况 ⑴ 流域概况 叶尔羌河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 流域东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接布古里、托克拉克沙漠,南以喀喇昆仑山为屏障,北接天山余脉,与阿克苏地区毗连。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74176。 28′80176。 54′,北纬 34176。 50′40176。 31′之间。 叶尔羌河发 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由西南流向东北,干流经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叶城、莎车、泽普、 42 团 、巴楚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最后进入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境内,与阿克苏河汇合注入塔里木河,全长 1179km。 流域总面积 万 km2,灌区灌溉面积 万亩,是新疆最大的灌区,也是位居全国第四的特大型灌区之一。 ( 2)项目区概况 农三师 42 团位于岳普湖县城东南 35km 处,地处布古里沙漠和托克拉克沙漠之间的绿色走廊。 该处地势低洼、蒸发强烈,海拔高程 1076—1183m,地形西高东低。 团部莫尕勒镇(又 名木华里)距岳普湖县城约 35km、师部所在地喀什市 115 km。 由于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的穿插, 42 团被划分为木华里(团部所在地,包括一、三、六、七、八、九连及园林连等 16 个单位)、古鲁巴格(位于团部以东 12 km 处,包括二、四、五连 3 个单位)和铁里木(位于团部东南 18 km 处,包括十、十一、十二连和畜牧连 4 个单位)三大片区,西与岳普湖县铁热木乡 12 村相邻,南接铁热木乡 11 村和巴依阿瓦提乡 3 村,东邻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北面为沙漠。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78176。 55′—79176。 15′、北纬 39176。 56′—40176。 05′之 间。 该团成立于五十年代,规划土地总面积 22 万亩,现有灌溉面积 6 万亩。 42 团一部分灌区(古鲁巴格灌区和铁里木灌区)从叶尔羌河(包括苏库恰克水库)引水,另外一部分灌区(木华里灌区)从盖孜河引水。 10 气象 叶尔羌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加之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两侧有沙漠影响,因此流域的气候呈典型干旱型大陆气候。 在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流域内的气候特点是: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全流域大体可划分为:昆仑山气候区、帕米尔高原气候区、山地丘陵气候区、绿洲平原气候区以及沙漠荒漠 气候区等五个气候区,叶尔羌河流域灌区主要分布在绿洲平原。 42 团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四季分明,少雨干燥,光热充沛,蒸发强烈,春季多风沙浮尘天气,冬季少雪,无霜期较长,盛行西北风和昼北夜南的山谷风。 根据岳普湖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如下: ( 1)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在七月份 ℃ ,多年平均最低在一月份 ℃。 极端最高气温为 ℃ (1973 年 7 月 ),极端最低气温25℃ (1974 年 12 月 ),全年大于或等于 10℃ 的积温最高 ℃ ,最低℃。 各月平均气温见表 21。 多年平均气温表 表 21 单位 :℃ 月 份 1 2 3 4 5 6 7 气 温 月 份 8 9 10 11 12 年均 气 温 ( 2)降水降雪 42 团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小。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 降 水多集中在 58 月。 初雪出现于 11 月,终雪出现在3 月。 最大降雪量为 ,最大积雪深为 15cm。 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见表 22。 11 多年平均降水量 表 22 单位 :mm 月 份 1 2 3 4 5 6 7 降水量 月 份 8 9 10 11 12 全 年 降水量 ( 3)蒸发量 42 团气候 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空气湿度很低。 多年平均蒸发量。 多年平均各月蒸发量见表 23。 多年月平均蒸发量表 表 23 单位: mm 月 份 1 2 3 4 5 6 7 蒸发量 月 份 8 9 10 11 12 全 年 蒸发量 ( 4)风速 、 风向 42 团常年盛行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 ,大风常年发生在春季,四月份最多,最大风速 24m/s。 ( 5) 日照积温 42 团日照积温时数为 ,最高达 ,最小有 ,其中生长季节为 以上,多年平均日照统计值见下表: 多年月平均日照统计表 表 24 单位: h 月份 1 2 3 4 5 6 7 日照 月份 8 9 10 11 12 全 年 日照 ( 6) 霜冻 历年平均无霜期为 231d,最小 198 天,最大 260 天。 初霜期一般出现 10月中旬,最早 10 月 4 日,终霜期一般出现在 3 月中旬,最晚 4 月 21 日。 大地封冻期在 11 月下旬至来年 3 月上旬,平均冻土深度 ,最大冻土深度 66cm。 12 径流 42 团灌溉水来源于盖孜河和叶尔羌河,主要引水渠道为中干渠(从盖孜河引水)及拉拉玛跃进干渠(从叶尔羌河引水)。 叶尔 羌河为我国最长的内陆河 ——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之一,系新疆第三大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是典型的以冰川、融雪为主要水源的河流,据卡群水文站统计资料,叶尔羌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0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亿 m3,全长 1179km,最终进入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境内,与阿克苏河汇合注入塔里木河。 盖孜河发源于帕米尔撒里科勒斯克山北麓,由木吉河、雅玛亚河于布伦口汇合而成,河道全长 374km,于三道桥附近分为岳普湖河、罕得里克河、塔孜洪河(跃进渠)三条支流,流经阿克陶、疏勒、岳普湖等县,最终消失在沙漠 边缘。 盖孜河水源为帕米尔撒里科勒斯克山积雪融化的雪水和部分泉水、雨水。 据三道桥水文站 1965 年 2020 年 38 年的实测资料:盖孜河年最大流量为 m3/s,多年平均流量为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 亿 m3。 洪水 本工程为灌区内 盐碱地治理 工程,无防洪要求。 地下水 42 团地下水位一般在 2 米以上,但水质差,盐分重。 据测定在 150 米以下,水质稍有改善。 泥沙与水质 叶尔羌河峡谷两岸山势陡峭,岩体裸露,风化严重,岩体破碎,谷坡崩塌及雨洪挟带的泥沙, 是河流悬移质的主要 来源。 据喀群水文站 46 年实测泥沙 13 资料分析,叶河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 2790 万吨,其中 6~ 8 月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 2450 万吨,占全年总量的 88%,全年各月平均含沙量为 ~,叶尔羌河多年平均含沙量 ,多年平均输沙率。 根据《新疆河流水文水资源》,叶尔羌河大部分泥沙粒径在 ~。 叶尔羌河水质年际变化比较稳定,总硬度为 179mg/l,矿化度为 335mg/l,溶解度为 , PH 值在 以上呈碱性,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性、钙组 Ⅱ型或 Ⅲ 型为主。 水质基本属于良好,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要求。 盖孜河是多沙性河流,泥沙来源主要有:上游山区冰雪融水流经冰碛地貌而夹带的冰碛物;河道两岸地表裸露,山地岩石风化破碎经冰雪融水和雨水冲刷下来的风化物;上游山区植被稀疏,河源到出山口河段坡度大,河岸河底受冲刷带来的河相物。 据盖孜河克勒克水文站 1962—196 1973—1975 年共 9 年完整的泥沙测验资料统计,盖孜河历年平均含沙量为 ,年最大含沙量为。 泥沙含量的年内变化明显,汛期大、枯水期小,最大月 平均含沙量 ,发生在 7 月,最小月平均含沙量为 ,发生在一月。 14 区域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地貌上属冲洪积平原,微地貌为沙漠丘陵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 ~ ,高差 3~ 5m,地形总体坡降 ~ ‰。 区内分布着少量的胡杨木、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盐碱地、洼地、沼泽地及局部地段的农田。 地层岩性 工程区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 (Q4)堆积物。 本次勘探深度内 的地层岩性如下: ⑴ 第四系全新统风积 (Q4eol)堆积: ① 细砂( x):水位以上为灰黄、棕黄色,水位以下多为青灰色,成份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主,疏松~稍密,湿~饱和状,均匀,局部含大量植物根系。 层厚 ~ ,分布高程 ~。 ② 粉砂( Sis):棕褐色,疏松,很湿~饱和状,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植质,局部粘粒含量较高,分布于高程 ~ 以下,未见底。 ⑵ 第四系全新统风洪积 (Q4eol+pl)堆积: ③ 粉质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