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流通 的专业群建设。 表 3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 建设 项目建设进度及预期 绩效 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 阶段时间 预 期绩效及指标 1 推进校企对接 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明确校企双方责任和权力;完成工学结合制度建设;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 完成校企合作情况检查,并形成记录;与企业合作完成专业核心岗位能力剖析一次,共同完成一门专业课程建设,开展 100 人次的岗前和资格培训,并为企业解决一项技术难题;专业指导委员会活动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次 完成校企合作情况检查,并形成记录;与企业合作完成专业核心岗位能力剖析一次,共同 完成一门专业课程建设,开展 100 人次的岗前和资格培训,并为企业解决一项技术难题;专业指导委员会活动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次 2 探索系统培养 建立中高职并存的管理办法 通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共享型教学资源程度、学生座谈反馈考评中高职并存的管理质量;完成一门专业课 程改革;完成一门精品课建设 通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共享型教学资源程度、学生座谈反馈考评中高职并存的管理质量;完成一门专业课程改革;完成一门 精品课建设 3 强化 实践 育人 建立实践环节考评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有真实岗位训练和现场氛围的土建综合实训基地初见规模;工作岗位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始建设;增加 5 家校外实训基地 有真实岗位训练和现场氛围的土建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工作岗位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基本完成;增加 5 家校外实训基地 4 转变培养方式 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一次;网络数字化平台建立;建立 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 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一次;网络数字化平台建立;建立 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 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一次;完成 教学管理体系运行检查报告 5 建设教学团队 建立专兼职教师考评制度,教师水平提升奖励制度,教师实践管理制度 聘请 2 名兼职教师完成适当教学任务;选派2 名专任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开展 5 人次学习交流;完成 5 项教 科研成果 聘请 2 名兼职教师完成适当教学任务;选派2 名专任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开展 5 人次学习交流;完成 5 项教科研成果。 精品教学团队打造完成 6 实施第三方 评价 制定完备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与管理办法 完成一次全面的学生质量现状评价,形成记录 完成一次全面的学生质量现状评价,形成记录;形成一套为教学质量提升服务的科学依据 7 专业群建设 确定建 立适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群规划 初步形成教学条件共享,基地共用,制度补充,考评互学,人才流通的专业群建设趋势 完成教学条件共享,基地共用,制度补充,考评互学,人才流通的专业群建设 七、专业建设预算 (详见表 7) 专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 申请中央 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和其他投入四个方面。 本建设项目共需投入建设经费约 420 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 财政投入 210 万元,行业企业投入 80 万元,其他投入 130 万元。 申请 中央 财政投入资金 申请中央 财政投入 210 万元。 其中 2020 年 共投入 105 万元, 用于 推进校企对接 5 万元,用于 探索系统培养 10 万元,用于 强化 实践 育人 40 万元,用于 转变培养方式 15 万元,用于 建设教学团队 15 万元,用于 实施第三方 评价 10 万元,用于专 业群建设 10 万元。 2020 年投入 105 万元。 其中 用于 推进校企对接 5 万元,用于探索系统培养10 万元,用于强化 实践 育人 40 万元,用于转变培养方式 15 万元,用于建设教学团队 15 万元,用于实施第三方 评价 10 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 10 万元。 详见表 4。 表 4 中央财政 经费 预算 表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 阶段时间 预期绩效及指标 经费预算 1 推进校企对接 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完成工学结合制度建设 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 核心岗位能力剖析一次 开展岗前和资格培训 完成一门专业课程建设 为企业解决一项技术难题 专业指导委员会活动一次 人才培 养方案修订一次 核心岗位能力剖析一次 开展岗前和资格培训 完成一门专业课程建设 为企业解决一项技术难题 专业指导委员会活动一次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次 2 探索系统培养 建立中高职并存的管理办法 考评中高职并存的管理质量 完成一门专业课程改革 完成一门精品课建设 考评中高职并存的管理质量 完成一门专业课程改革 完成一门精品课建设 3 强化 实践育人 建立实践环节考评体系, 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土建综合实训 场建设 工作岗位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增加 5 家校外实训基地 土建综合实训 场建设 工作岗位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增加 5 家校外实训基地 4 转变培养方式 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一次 网络数字化平台建立 建立 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 网络数字化平台建立 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一次 网络数字化平台建立 5 建设教学团队 建立专兼职教师考评制度 师水平提升奖励制度 教师实践管理制度 聘请 2 名兼职教师 2 名专任教师进行企业实践 开展 5 人次学习交流 完成 5 项教科研成果 聘请 2 名兼职教师 2 名专任教师进行企业实践 开展 5 人次学习交流 完成 5 项教科研成果 6 实施第三方 评价 制定完备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与管理办法 完成学生质量现状评价 及跟踪调查 完成学生质量现状评价 及跟踪调查 7 专业群建设 确定建立专业群规划 相关专业群资源建设 相关专业群资源建设 地方财政投入资金 无 行业企业投入资金 行业企业投入 80 万元。 其中 2020 年 共 投入 40 万元 , 用于 推进校企对接 5万元, 用于强化 实践 育人 20 万元,用于转变培养方式 5 万元,用于建设教学团队 10 万元。 2020 年投入 40 万元。 其中 用于 推进校企对接 5 万元,用于强化 实践 育人 20万元,用于转变培养方式 5 万元,用于建设教学团队 10 万元。 其他投入资金 其他投入 130 万元。 其中 2020 年 共投入 65 万元, 用于 推进校企对接 5 万元,用于探索系统培养 5 万元,用于强化 实践 育人 30 万元,用于转变培养方式 5 万元,用于建设教学团队 10 万元,用于实施第三方 评价 5 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5 万元。 2020 年投入 65 万元。 其中 用于 推进校企对接 5 万元,用于探索系统培养 5万元,用于强化 实践 育人 30 万元,用于转变培养方式 5 万元,用于建设教学团队 10 万 元,用于实施第三方 评价 5 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 5 万元。 表 5 经费预算总表(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 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合计 金额 210 80 130 420 表 6 年度经费预算表 (万元 ) 资金来源 2020 年 2020 年 总计 申请中央 财政 105 105 210 地方财政 行业企业 40 40 80 其他投入 65 65 130 合 计 210 210 420 表 7 经费年度 执行表 (万元 )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万元) 行业企业 (万元) 其他 (万元) 总计(万元) 420 210 80 130 推进校企对接 30 10 10 10 探索系统培养 30 20 10 强化 实践 育人 180 80 40 60 转变培养方式 50 30 10 10 建设教学团队 70 30 20 20 实施第三方 评价 30 20 10 专业群建设 30 20 10 附件 2: 编号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推 荐 书 推 荐 院 校 * *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 ****** 推 荐 省 份 xx 市 填 表 日 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 ○一○ 年六月 制 填 写 要 求 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 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 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填写。 四、本推荐书请用 A4 纸打印,一式 25 份上报。 1 1. 推荐院校基本情况 11 基本信息 院校名称 1 * *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 xx 启用现在校名时间 202001 举 办 方 □省级政府 □地市级政府 行业 □企业 □其他 建校时间2 202001 院校性质 公办 □民办 建校基础 3 xx 市职工化工学院、 xx 市化学工业学校、 xx 市仪电自动化学校、 * ******党校 通信地址 xx 市北辰区西堤头 邮 编 300402 学校网址 .**** 法人 代表 信息 姓 名 ** 职 务 院长 办公室电话 *******131 传 真 *******131 手 机 13*****318 Email 联系人 信 息 姓 名 ** 职 务 常务副院长 办公室电话 ****86846812 传 真 ****86846817 手 机 18*****6616 Email 12 基本状态 占地面积(亩) 建筑面积(平方米) ****2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普通高中起点 6843 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 中职起点 981 全日制五年一贯制在校生人数 90 其它 4 单独招生 90 全日制成人高职在校生人数 0 非 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 注 册 人 数 526 全日制成人中职在校生人数 0 非 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 注 册 人 数 191 全日制普通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 0 以上 非全日制 学历教育 主 要 形 式 业余 全日制成人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 0 2020 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人次 11081 教职工总数 697 2020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 行业委托培训 专任教师数 478 专任基础教师数 70 兼职基础教师数 0 专兼教师之比 1︰ 0 专任基础教师 授课课时数 15066 兼职基础教师 授课课时数 0 专兼授课课时比 1︰ 0 专任专业教师数 408 兼职专业教师数 5 144 专兼教师之比 1︰ 专任专业教师 授课课时数 92664 兼职专业教师 授课课时数 12490 专兼授课课时比 1︰ 现有专业数 36 已招生 专业中 工科专业数 31 2020 年招生专业数 34 “ 3+2”专业数 4 在校生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