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加工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内容摘要:

粗基准一般不重复使用的原则,因此 端面的粗,精铣应分开,以保证端面和其它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工序Ⅱ将加工两个孔的工位分开,分别成为一个工序,对设备要求就会降低而且生产效率也会提高。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 讨论 确定的 最优方案 为 : 工序Ⅰ : 粗铣φ 62mm,φ 12mm 二孔上下两个端面。 以φ 62mm,φ 12mm 二孔的外轮廓为基准,选用 XK5032 立式铣床。 工序Ⅱ : 钻,扩,精扩φ 62mm 孔; 以φ 62mm 孔的外轮廓和端面为基准。 以端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三个自由度⌒ X,⌒ Y,→ Z,有以φ 62mm 孔外轮廓为定位基准,限制两个自由度→ X,→ Y,加上用 V 型块配合夹紧 φ 12mm 孔外轮廓限制一个自由度⌒ Z,从而实现完全定位。 选用 Z575 立式钻床钻床。 工序Ⅲ : 钻,扩,精扩φ 12mm 孔和钻φ 孔。 以φ 62mm 孔的外轮廓和端面为基准,Z2518 立式钻床。 工序Ⅳ : 半精铣上下两端面。 以φ 62mm,φ 12mm 二孔和端面(一面两销)为基准。 以 5 φ 62mm 中心孔和端面为定位基准,短销和大支撑端面组合,定位以大支撑端面为主,限制三个自由度⌒ X,⌒ Y,→ Z。 短销限制两个自由度→ X,→ Y,而挡销装在φ 12mm 孔内限制一个自由度⌒ Z,达到完全定位。 选用 XK5032 立式铣床。 工序Ⅴ : 铣左右两个端面。 以φ 62mm,φ 12mm 二孔为基准,保证两端面的对称度,选用 XK5032 立式铣床。 工序Ⅵ : 钻,扩,精扩通孔φ ,φ 13mm 和台阶孔φ 16mm 孔,钻锥螺纹 Rc1/8 底孔 , 以φ 62mm,φ 12mm 二孔和端面(一面两销)为基准,选用 Z3025 摇臂钻床。 工序Ⅶ : 修整 R11 端面。 以φ ,φ 13mm 二孔为基准,端面磨床。 工序Ⅷ : 钳工去毛刺,倒角。 工序Ⅸ : 钻 M10 螺纹 内孔。 以右端面和φ 62mm 孔端面为基准,选用 Z525 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加工。 工序Ⅹ : 粗铣,精铣 26+ + 键槽。 以φ 62mm, φ 12mm 二 孔 及 端面和φ 孔为基准,选用 XK5032 立式铣床。 工序 XI: 攻 M10 螺纹孔,攻 Rc1/8 孔。 工序 XⅡ : 检查。 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确定毛坯尺寸 “前刹车调整臂外壳”的零件材料为 KT350,硬度 小于 150HB,毛坯重量为 3KG,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金属型浇铸方法铸造该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和加工工艺 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为: 加工 φ 62mm,  mm 二个孔的上下两个端面。 加工余量的计算长度为  mm,  mm,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 确定公差等级 按照《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表 41,  的铸件 尺寸 公差等级为 IT7IT9,取 加工余量等级为 F级,公差等级为 IT9, 则 φ 62mm 孔的外端面加工余量为 ,取 Z= 2mm。  mm 的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 IT7IT9,按照《机械加工余量手册》表41取加工余量等级为 F 级,公差等级为 IT9,则   mm 孔的外端面单边加工余量为 ,取 Z=2mm。 铣削余量 计算 6 半精铣单边余量查《金属切削手册》 Z= mm, 取 Z=。 公差 即 为零件公差 或。 粗铣余量: 粗铣的单边公称余量为 Z==。 粗铣公差:现规定本工序的精度等级为 IT13,因此可知 本工序的 加工公差为 (  mm 端面)和 (  mm 端面)。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调整加工方式 予以 确定。 φ62mm,φ 12mm 二孔的外端面加工余量工序间余量和公差分布如下: 由图 1 可知φ 12mm 孔的部分: 毛坯名义尺寸为: 12+ 2 2= 16mm 毛坯最大尺寸为 2 17 .62   mm 毛坯最小尺寸为 2 14 .42   mm 粗铣后最大尺寸: 12+  2= 13mm 粗铣后最小尺寸: 2 12 .7 32 mm   半精铣后尺寸为  mm 由图 2 可知φ 62mm 孔台阶端面部分: 毛坯名义尺寸 : 32 2 2 36mm   毛坯最大尺寸: 2 37. 82 mm   毛坯最小尺寸: 2 34. 22 mm   粗铣后最大尺寸: 32+ 2= 33mm 粗铣后最小尺寸: 2 mm   半精铣后尺寸为  mm。 最后将上述计算的工序间尺寸和公差整理成下表: 7 表 1 铣削余量参数 工序 加工尺寸及公差 φ 62mm 孔外端面 φ 12mm 孔外端面 毛坯 粗铣 半精铣 毛坯 粗铣 半精铣 加工前尺寸 最大 33 13 最小 加工后尺寸 最大 33 32 13 12 最小 加 工 余 量 (单边) ( mm) 2 最大 2 最小 加工公差(单边) (mm)       该“前刹车调整臂外壳”零件的铸件毛坯图见后面附图 φ 62mm孔 的铣削余量 φ 62mm 孔 公差虽无标出 ,而由表面粗糙度为 可考虑其精度等级 为 IT8IT9,取 IT9 则其尺寸为  。 毛坯中φ 62mm 孔铸出,由金属型铸造铸件。 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简称《工艺手册》) 可知该铸件 精度界于 IT7IT9 之间, 查《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表 108 得铸件 机械 加工余量为 ,取 2Z=,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扩 钻孔:φ 60mm 2Z= 60mm( 625) mm= 3mm 扩孔:φ 2Z= 精扩孔:   2Z= φ 12mm孔 的铣削余量 φ 12mm 孔不铸出,毛坯为实心。 精度等级界于 IT11IT12 之间,参照《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表 423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φ 扩孔:φ 2Z= 精扩孔:  2Z= φ 和 φ 13mm两通孔的端面 的铣削余量 由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25,设其精度等级为 IT10 查《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表 547 知,两通孔端面的单边加工余量为 Z=1mm。 因此铣削余量 2Z=2mm。 一次铣削 即可满足要求。 8 φ 孔,φ 13mm 孔 和 φ 16mm 孔 的铣削余量 毛坯为实心,通孔φ 孔,φ 13mm 孔不铸出,精度 等级 介于 IT11IT12 之间,参照《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表 423 确定工序尺寸和余量为: 钻孔:φ 13mm 扩钻孔:φ 2Z= 精扩 :  2Z= 钻孔:φ 12mm 扩 钻 孔:φ 2Z= 精扩:   2Z= 钻孔=φ 15mm 扩 钻 孔:φ 2Z= 精扩:   2Z= 键槽 mm  键槽 mm  的精度等级介于 IT11~ IT12 之间,查 《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表 419 得键槽宽加工余量为 2Z=。 精铣余量:单边 ,公差为 mm .粗铣余量 : 2Z= = . 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Ⅰ 切削用量 粗铣φ 62mm,φ 12mm 二孔的两个端面,保证尺寸 mm 和 mm。 加工条件: 毛坯材料是 KT350,硬度 小于 150HB, 350b Mpa  . 铣床: XK5032 立式铣床。 刀具 :采用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 查《金属切削手册》表 912得进给量 2f = /齿。 铣削深度 t=。 查《金属切削手册》表 914 得切削速度 V=45m/min,铣刀外径 dw= 50mm,齿数 Z=8, 两 次铣削即可达到 尺寸要求。 则 主轴 转速: 1 0 0 0 1 0 0 0 * 4 550 2 8 7( / m i n )vdwnr   工作台每 分钟进给量 2 0 . 0 8 8 2 8 7 1 8 3 ( / m i n )mwf f z n m m     切 削 工 时 : 因 为 铣 刀 的 行 程 为  12 * 2 3 1 4l l l m m  , 所 为 机 动 切 削 工 时 121 314 m i n m i n183ml l lt f  ,由于铣削两个端面故 12 m inmtt 工序Ⅱ 切削用量 9 钻 ,扩,精扩   mm 孔 .φ 62mm 铸出,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利用钻头进行扩钻时,其进给量与切削量与切 削 速度与钻同样尺寸的实心孔时的关系为:进给量 : f=( ~ ) f钻 ,切削速度: V= 11fV23钻 钻( ~ ) ① 扩钻孔φ 60mm. 利用φ 60mm 的钻头对铸件孔进行扩钻。 因加工本孔时属于低刚度零件,故进给量要乘以系数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简称《设计手册》 )表 338查得 f钻 =~ / r,取 f 钻 = / r,由 《设计手册》表 34 查得 V钻 = / s= 42m/ min。 则 f=( ~ ) f钻 =( ~ ) = ~ ( mm/ r) V= 1123( ~ ) x42= 21~ 14( m/ min) 1 0 0 0 1 0 0 0 * 2 160 1 1 1 . 5 ( / m i n )vdwnr   切削工时: L= 32mm, 32 0 . 2 6 4 ( m in )1 1 1 . 5 * 1 . 0 9lt nf   ② 扩孔φ 用套式扩孔 钻来加工φ 孔。 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简称《工艺手册》)表 11- 15得: f=( ~ ) f钻 ,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10 得 f钻 = ~ / r,取 f钻 = mm/ r, 由上步骤知 V= 21~ 14mm/ 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主轴转速 n= 122r/ min,则实际转速为: 23 .6 / m in1000wwndVm 切 削工时: l= 32mm, 1l = 3mm,2l = 3mm 3 2 3 3 3 8 0 . 1 6 m i n1 2 2 2mft n   ③ 精扩孔φ mm 孔 . 同步骤 2 取 f= 2mm/ r,取 n= 172r/ min 则转速为 33 .5 ( / m in)1000wwndVm 切削工时: 12 38 0 . 1 1 ( m in )1 7 2 2m l l lt nf   工序Ⅲ 切削用量 钻,扩,精扩   mm 孔。   mm 孔不铸出。 ① 钻 φ 11mm 孔。 进给量: 查 《设计手册》 表 338 得 f= / r,查 《设计手册》 表 45,Z2018 机床说明书,取 f= / r 10 切 削 速 度 : 由 《 设 计 手 册 》 表 342 查得 V= / s= 42m / min ,所以 1 0 0 0 1 0 0 0 4 2 1 2 1 6 / m in11swvnr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