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总结内容摘要:
明白的了。 应该选 C 第二题: X*( X+1) *( X+2) *( X+3) =1680,4X+6=。 千万不要去算很浪费时间,利用代入法:由 26, 52,20, 28 中,最有可能的是 26,代入刚好,选 A 我认为第一题的答案有问题,应该是 18 第一道题 ,我也认为是 18,502621=3,213=18 对不起,应该是 18,我的做法 没有错,不过第一题减错了: 5021=2,( 26+21) 29=18 关于数字(讨厌) 1) 1~200,数字 0 一共出现 31 次。 2) 1~100, 21 个 “1”/9个 “11”的倍数。 3) 1~1000, 10 的整数倍数总和为 50500。 4) 1~10,抽去一数,剩余的数平均值减少 ,则抽掉数是( 55/*9)*10=10. 5)1~100,(含 3)有 11 个 “3”为首位数的数。 6)1~400, “1”出现 20+120+20+20=180 7)甲乙丙分别隔 5, 9, 12 天进城,某天相遇,则 180 天一定又相遇。 8)高速路两旁每 500 米设标,全长 400 千米,需要1602 个。 9)月息 3%增长,第一个月的月息 100 元,(推理第六个月的月息 115 元),第六个月后,一共付了 645 元利息。 10)每月存一千,月息 5%,半年 1000*6+350*3=7050 元 11)小虫爬上 5 米杆, 10 分钟,向上 1 米,向下 0.1 米,共需 1 小时。 12) 100 题, +1 或 ,得 91 分,作错 6 题。 上面题目错误纠正: 323)用 3, 9, 0, 1, 8, 5 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它们 的差是( 595125, 849420, 786780, 881721)参考答案: 881721 计算题常识理论 “番 ”与 “倍 ”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 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 100%。 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 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 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 200%;翻两番,就是 400% (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 ),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了 300%, 翻三番就是增加了 700%。 “番 ”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 ”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 百分比与百分点的问题 !! 53%比 39%增加了多少 ?大家知道吗 ?? 原题是 :法国 1980 年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所占比重 (也就是 53%)比 1960 年 (39%)增加了多少 ?)a,14 个百分点 b,14% 这是一道资料分析里的一道小题 ,我相信大家应该有不少人见过 , 我想请教大家 ,这两个答案的区别在哪里呢 ?谢谢回复 !!!! “番数 ”和 “倍数 ”混淆 某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 万 吨增加到 万吨。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 2 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 番数 =基数 2 如果题目中今年将比去年翻一番,那年产是多少。 我认为翻一番应该是基数 2; 翻两番=基数 4,不知对否。 =========================================== 使用统计数字有讲究 永州统计信息网 20200611 新闻和大众传媒每一天都有用统计数字说话的报道,领导在大会报告、工作总结时使用大量的统计数字说明问题,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在汇报、反映情况时也少不了用统 计数字说话。 但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有的使用统计数字说明问题时,由于缺乏统计常识,造成概念不清,范围不明,容易产生混乱现象。 试举几例: “番数 ”和 “倍数 ”混淆 某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 万吨增加到 万吨。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 2 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 番数 =基数 2 “增长 ”和 “增加 ”混淆 某镇 2020 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是 1486 万元, 2020 年是 1763 万元。 镇长汇报时说,我镇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277 万元,增加了 %。 “增 加 ”一词所表示的是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平。 “增长 ”一词所表示的是相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去基期数再与基期数相比较(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它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 所以,增加和增长两个词虽为同义语,但在反映统计数字时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混淆。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某镇 2020 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 2020年增加 277 万元,增长了 %。 “百分数 ”与 “百分点 ”混淆 某单位领导在汇报本单位干部文化结构时说, 2020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 82%,比 1997 年的 65%上升 了 17%。 表示构成的变动幅度不宜用百分数而应用百分点。 因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正确的说法是, 2020 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 82%,比 1997 年上升了 17 个百分点。 “现价 ”与 “不变价 ”混淆 在进行不同时期工农业产品总量指标对比时,有的人分不清 “现价 ”与 “不变价 ”的区别,将报告期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与基期不变价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对比,得出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的结论,这是不准确的。 因为不变价指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 各年的产品价值。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而现价并未消除价格变动因素。 因此,不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不宜进行对比,也不宜与 “不变价 ”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进行对比。 我国先后六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 从 2020 年起开始使用 2020 年不变价格。 任意用相对数说明问题 某单位很重视从女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 该单位办公室在向上面汇报时写道: “我单位从女 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 的比重为 50%”。 其实该单位只有两名女同志,从中选拔了 1 名。 在绝对 数很小的情况下,不宜任意使用相对数来说明问题,否则容易引起错觉和误会,也有随意夸张之嫌。 使用倍数来表示下降或减少幅度 经常可以看到使用倍数来说明下降或减少幅度之大的。 如:某种病的发病率由去年的 30%下降到今年的 15%,下降了 1 倍;某种产品的成本由去年的 120 元一吨下降到今年的 60 元一吨,减少了 1 倍。 倍数一般是表示增长或上升幅度的,不宜用于表示减少或下降。 上述正确说法应该是:某种病的发病率下降了 15 个百分点,某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 50%。 状语与数字不一致 有的材料选择状语不当,与后面数字显示 的特征不相一致。 如:我县今年 1—10 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加。 这句话看起来令人振奋,但后面的增长幅度只有 5%,如果是农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可以说增长幅度较大。 但投资由于受某些因素或政策的推动,某一时期增长百分之几十或成倍增长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应根据数字所反映出来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状语,做到准确、自然、朴素。 不注意统计数字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口径、计量单位、计价标准、计算方法等,使用、对比时不准确,容易闹笑话。 如有的人用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与某一年(非普查年份)的人口状况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 因为普查口径与年度人口统计的口径不一致。 “五普 ”是按常住人口原则进行登记的,不包括本地外出半年以上人口。 标准时点是 2000 年 11 月 1 日 0 时。 而年度统计年末人口数指每年12 月 31 日 24 时的人口数,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 日常使用时可以用 “五普 ”数据与 “四普 ”进行比较,因为普查口径和时期基本一致。 此外,还经常看到有人用前几个月的增幅与某月对比。 如:某市今年 1—4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 16%,比 4 月份增幅上升 2个百分点。 用以说明一季度增长较快, 4 月份有所下降,但这样比较意思不太明确、清晰。 可以说 ,某市今年 1—4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 16%,其中 4 月份增幅为 14%,导致 1—4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 总之,数字是统计的语言,也是分析事物论事推理的重要依据。 统计数字和数学数字不一样,它不是抽象的数量表现,而是具体的反映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用统计数字反映情况,论事说理时,应弄清概念和数字所反映的特征,注意统计数字所属的时间、范围、口径等各项要素的规定性,学会正确使用,准确反映,使人看后一目了然,对于增强表达效果,提高文章水平不无俾益。 a20% b30%c25%d33%a 例如:乙是 100 则甲比他大 25% 100= 125 乙比甲小 25/125=20%很容易的题目,我不知道怎么做。 请大侠帮帮忙。 甲数比乙数大 25%,乙数比甲数小请教一道数学计算题 ,请各位帮忙说明思路 ! 甲 ,乙两人从 400 米的环形跑道的一点 A,背向同时出发 ,8 分钟后 ,两人第三次相遇 , 已知甲每秒钟比乙每秒钟多行 米 ,那么 ,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 ,与 A 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 ( KEY=176 米 ) 麻烦各位 ! 根据条件 .可以求出 V 甲 =算 甲在三次分别移动的位置就可以算出来了 楼上的已经算出了速度。 我作以下补充:甲 *(60*8)=624。 他离 A 点的距离是 624400=224M,乙 *(60*8)=576。 他离 A 点的距离是 576400=176M 清楚了吧。 再补充一下,不理之前的过程分析他们的末状态,设甲行 x 米,乙 y 米, 得方程组 x+y=400,xy=*8*60=48 易得 y= 176 数量关系题 3。 4。 7。 16() 把一个边长为 4 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制成两个周长的圆形丝框,铁丝的总长不变,则每个圆铁丝框的面积是多少。 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 4 人则有 20 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 8 人则有一间只有 4 个人住,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百货商场折价出售一商品,经八折出售的价格比原价少 15 元,问该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元。 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32 米,长是宽的 3 倍,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请高手写出解题思路。 另,象一些基础性的公示,我好多都记不清了,能不能帮写一下,谢谢了, 比方说向长方形周长面积公示,正方形的,圆面积周长公示,我好多都不太有把握,请帮助写一下。 根据条件知道正方形的边长为 16CM,每个圆 形铁丝框的周长是 8CM,便能计算出半径,根据半径再求出圆面积就行。 设共有学生 x 名。 (x+20)/4=(x4)/8 15/( ) 设宽为 x 米。 (x+3x) *2=32 x=4 长等于 12 米 面积 S=4*12=48 平方米。 设共有 x 间房。 第间房住 4 名学生得: 4X+20;第间房住 8 名学生得: 8X4。 解一元一次方程: 4X+20=8X4 得出所住房间,也就得知学生总数了。 X=6,学生总数是 44 名。 铁丝总长 16cm,一半就是 8CM。 8cm 周长的圆的半径为: 8/。 (圆周计算方法是:直径 *) 该圆的面积是 :半径 *半径 *. 因此得 :4/*4/*=4/*4=16/。 3,4,7,16,(43) 43=1 74=3 167=9 ?16=27 ?=16+27=43 设共有 x 间房。 第间房住 4 名学生得: 4X+20;第间房住 8 名学生得: 8X4。 解一元一次方程: 4X+20=8X4 得出所住房间,也就得知学生总数了。 X=6,学生总数是 44 名。 呵呵,你马虎了, 原题的第二种住法是有一个房间只住四个,所以是 8*(x1)+4 看来列方程求解还是很方便的啊 这种题目怎么做,请大侠教教。 某学校四,五,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 618 人,其中五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多 10%,六年级人数比五年级少 10%,六年级学生人数为 a200 b198 c196 d 220 ============================================== X+110%X+110%/(110%)X=618 X=618/(1++) 618/=200 六年级人数 =200*=b198 设四年级为 X 人则: X++=618, x=200 六年级为 =198 二、数量关系 1. 6800 125 8 的值是: A. 19 B. C. D. 2. 27 的开方乘以 48 的开方等于: A. 39 B. 36。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总结
相关推荐
预防癌症 蓝莓果肉中含有的花色素苷、类黄酮等抗氧化剂和细菌生长抑制剂等对预防癌症有奇特的效果,降低各种癌症的发病率。 改善睡眠 花青素具有深入细胞保护细胞膜不被基氧化的作用,具有强力抗氧化和抗过敏功能,能穿脑屏障,可保护脑神经不被氧化,能稳定脑组织功能,大脑不受有害化学物质和毒素的伤害,增强记忆力。 作用就 证明了为什么人们服用了花青素后总说头脑清醒,睡眠得到彻底改善的根本原因。
铣前后Φ 65 的凸台面 080 铣Φ 36 凸台面 090 钻扩绞Φ 18H7 孔 ,孔口倒角 1X45176。 0100 粗镗Φ 74孔、孔口倒角 176。 ,粗镗Φ 132孔 0110 精铣Φ 98凸台的左侧面和工件的左侧面 后精加工 0120 精镗Φ 74H7 孔和Φ 132H8 的孔 0130 钻 M126H螺纹底孔,孔口倒角 2X45176。 ,攻螺纹 M126H 后加工孔 0140
63 附录 2 65 (章的名称、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及附录 小 4 号 黑体,其余小 4 号宋体 ) 附录 4(目录示例 文管类) :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Ⅲ 目 录 (小 2 号黑体) 一、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国际借鉴 1 二、国有商业银行有业务创新的现状分析 5 (一)国有商业银行有业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5 (二)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因素 6 三、国有商业银行有业务创 新的思路
/T107822020,斐林试剂法网 . 采用水分测定仪测定 . 采用德国德图 testo650水分活度仪测定 . 从 果脯饱满度 ,硬度 ,口感 ,色泽 4个方面对 蓝莓果脯进行综合评分【嗣 ,满分为 10分 . 蓝莓果脯感观评定标准见表 2. 3试验结果与分析 硬化剂及其浓度对果脯品质的影响见表 3. 由表 3看出 ,采用 8一葡萄糖酸内酯作硬化剂 , 果实风味好 ,带有浓郁的蓝莓果香
,发现支架有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加载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支架安装注意事项 A、为防止杆件滑脱,各种杆件伸出扣件的端头均大于 10cm; B、在立杆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校正立杆垂直偏差,垂直偏差应控制在支架高度的 1/200 以内,水平偏差控制在 5cm 以内,立杆间接头扣件应使两端立杆在扣件内长度相等; C、顶托丝杆伸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小于 20cm,以确保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