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至泸州公路设计k0000~k5000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近十几年来,国道干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等级公路开始在东部地区相互连接,初步发挥规模效应。 到 2020 年底 ,总计 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成 万公里,占总里程 51%; 为规范公路建设秩序, 1998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以公路建设和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法律 —— 《公路法》,它的颁布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交通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3 第 2章 公路的建设意义 设计背景 沿线自然概况 路线所经地区有德阳、成都、资阳、自贡等地区,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称“涪城”、“绵州”,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全国首批“三网融 合”试点市。 幅员面积 2万平方公里,辖 9 个县市区,总人口 万,常住人口 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103 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 106 万,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东邻重庆市,南界贵州省、云南省,西连宜宾市,北接自贡市、内江市。 泸州历史悠久,古称“江阳”,别名江城、酒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有四川省第一 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成都向南出海快速通道 ,该高速起于成都绕城高速,经眉山、内江、自贡,止于泸州,全长 294 公里,总投资 159 亿元。 设计时速 80 公里,建设年限 3 年。 其北接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南接贵州省怀仁 赤水高速公路,沿途与规划的乐至 洪雅高速公路、汉源 自贡高速公路,建成的内江 自贡 宜宾高速公路和隆昌 纳溪高速公路,待建的合江 纳溪高速公路相通,形成四川通往贵州、云南、珠三角等地区的快速通道。 成自泸高速起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 (K0+ 000=绕城高速公路 K34+ 600),向南经应龙村,在裴家与华(阳)龙(泉驿)公路交叉,过兴隆、大林,设隧道穿二峨山进入眉山市(仁寿县)境内。 过文宫、青岗乡,在段家坝跨通江河,过石咀,在铜锣沟跨清水河,过禄加、汪洋进入内江市(威远县)境内。 过连界,设隧道穿马鞍山,过新场、老场、庆卫、威远,在徐家冲跨省道 S207 线,在朱家祠堂跨清溪河,过界牌后进入自贡市境内。 于大山铺北万家桥设枢纽互通与内(江)宜(宾)高速公路交叉,随即跨越省道 S20内(江)昆(明)铁路,过瓦市铺、 罗家湾、棉远桥后跨沱江,过富顺、童寺,设隧道穿龙贯山后进入泸州市境内。 过瓦子场、上河坝,在大石磊跨濑溪河,在仰天窝设枢纽互通与隆(昌)纳(溪)高速公路交叉,在石洞与国道 G321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4 线交叉,在得龙桥跨龙溪河,在手爬岩跨长江,于分水岭与合(江)纳(溪)公路交叉,经尧坝、二里、九支,止于川、黔两省交界处的赤水河,与贵州省仁怀~赤水高速公路相接。 气候特点 全路线经过了几个季风气候完全不同的地区绵阳至德阳、成都、资阳、自贡、泸州。 那这样的一条路线要分别考虑好最坏的气候条件,才能够满足设计的一个目标和规范要求。 比如绵阳、成都、德阳地带的极端最低气温为 ~ ℃ ,夏季气候气温高达 ~ ℃ 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冬冷夏热的气候,自贡、资阳、泸州的气候却表现出了年平均气温 ─℃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因此,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 根据路线所经过的地区和走势,路线所经地区位于东径 105176。 ~ 110176。 ,北纬 30176。 ~35176。 之间,年降水量 1100mm 左右,一般山地多,平地较少,分布规律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潮湿系数在 ~ 之间,干燥 度平均在 以下。 雨型为夏、秋雨。 最大月雨期长度为 ~ 天,降雨形式以暴雨为主,雨量多集中在 6~ 8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0%。 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 4~ 5%。 由于该地区降水量较多,且集中,地面横坡陡峻,汇流时间较快。 一般汇水面积 ≤lOkm2,汇流时间约 30 分钟;汇水面积 ≤20km2,汇流时间约 45 分钟。 沿线地下水埋深一般在 3 米左右,沟谷处约2 米左右。 地形与地貌 路线所经地区,自然地面横坡陡峻,自然横坡达 4% 左右。 路线位于 东经104176。 06 ′00″ 104176。 50′29″ ,北纬 29176。 14 ′35″ 29176。 26′20″, 自然地面较整齐,短距离内高差大,沟谷、河流的纵坡较大,水量随季节变化大,除清江河下游外,枯水季节水量很小,甚至干枯;雨季水流湍急,往往引起山洪暴发。 冲刷力较大。 河 (沟 )内为含砾石,大于 60mm 的砾石含量占 50% 左右,砾石成份主要为花岗岩,个别砾石的最大粒径达 45cm。 地质与土质 路线所经地区,成都、资阳、自贡这些地段 ,大部为火成一变质岩山地,岩层为古生界杂岩,以粗粒花岗岩、变质岩为主,其次分布有石灰岩。 岩性质量较好,一般岩层较深处,可采集到Ⅲ级以 上的石料。 第四纪发生的岩层和近代堆积,以重堆积、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5 残积土壤为主,土质为黄棕粘性土,受大气和温度的长期影响酸碱度为中或微。 土质为液限牯土呈密实状态,岩石风化程度为中等。 路线所经地带,土层覆盖厚度约 米左右,土层中 20% 为松土, 80% 为普通土, 50% 为硬土;岩层中 10% 为软石, 70%为次坚石, 20% 为坚石。 在清江河发源处的分水岭上,垭口处地质良好。 植被及作物等概况 该地区多为山地,山坡上为山地草甸土壤,是山地灌木丛和草甸的生境。 但由于冲刷等原因,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损失迅速,故肥力不高。 沟谷和山坡上生长有稀疏灌木丛和高度在 以下的密草。 疏林的郁闭度在 40% 左右,在平缓的山坡上,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玉米、麻类、谷子、菜籽等 公路建设的意义分析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 十一五 ” 规划的制定,要按照 “ 五个统筹 ” 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切实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体现在交通发展规划之中。 该地区地面起伏,山丘连绵,属于山岭重丘区,现有的公路不利于城镇居民交往及对外发展,沿线砂石材料丰富,有小型的采石场和石灰厂,提供了良好的基层材料,施工时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成后既可缓解交通状况,开发区域经济,又可促进小型厂企的投产扩产,故而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筑路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多形式的筹集资金,因此,为了达到方便快捷,促进经济的发展的要求,有必要,有能力在两地间修一条等级较高的公路。 绵阳到泸州公路是四川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它的建成将极大的降低两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物流运输费 用,增强绵阳和泸州两城市的区域竞争力,促进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绵泸路又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重要物资运输渠道,对保证运输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建成将成为绵阳泸州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动脉。 因此绵阳至泸州三 级公路的修建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 公路的修建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 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6 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公路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信息闭塞。 加快三级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 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农民群众多年总结出的一条经验。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加快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的确是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公路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四级立足点,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具有消费活力的群体,农村市场对我国工业和整个经 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四级措施。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流通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能为扩大国内需求开辟广阔的市场。 目前,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买难”和“卖难”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 实践表明,大力加强四级公路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村交通条件,可以有效地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民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四级公路修通后,大型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因此将大大促进了这些机械的销售,仅这些设备的销售就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工业机械业的生产 ,而且也对物流、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公路建设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城乡协调、结构合理、质量稳固、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这是交通行业长期坚持、努力奋斗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农村,从根四级上提升我国公路运输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关键也在农村。 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较低,目前仍有近 4 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 万个乡镇、 30 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农村 公路中四级和等外路占将近九成,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7 砂石路占七成以上,许多地区缺桥少涵、晴通雨阻,公路的覆盖能力、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网及国省干线公路网的扩展,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效益的发挥,有赖于四级公路协调配置形成有机的整体。 四级公路不仅是干线公路集疏运的基础网络,也是其他运输方式集疏运的基础网络,是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公路建设的加快,农村客运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些车子将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连成了一个紧密相关的交 通运输体系,有效推进了城市、农村之间的互动。 加快公路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对于“十一五”交通规划目标的实现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交通部门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我国四级公路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农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8 第 3 章 公路等级的确定及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的确定标准 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功能、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25000 辆以上,专供汽车分向、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一级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5000~ 30000 辆以上,专供汽车分向、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二级公路 一般能适 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3000~ 7500 辆以上,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 三级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000~ 4000 辆以上的公路。 四级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双车道 1500 辆以下,单车道 200 辆以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