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试题一内容摘要:

VD 上电流平均值 IdVD和有效值 IVD。 E V + M RLV D ioEMu o i G 图 5- 1 4. 理想的升压变换器。 假设输出电压 vo 恒定,并通过占空比 D 的控制使其稳定为 24V。 当输入电压 Vd 在 816V 范围内变化时,输出功率 Po≥ 5W,开关频率fs=20KHz, C=470μ F。 计算使变换器始终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所需要的最小电感Lmin。 5. 理想的升压变换器, Vo= 24V, fs=20KHz,L=150μ H, C=470μ F;当 Vd= 12V, Io= 时,计算输出电压脉动的峰-峰值Δ Vo。 ( 计算前应判断,电流是否连续 ,本题是临界连续状态,脉动电压的计算与连续时不同,应根据电流重新计算 ) 6. 在图 52所示的升压斩波电路中,已知 E=50V, L 值和 C 值极大, R=20Ω,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当 Ts=40μs , ton=25μs 时, 回答下列问题: 1) 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 Uo,输出电流平均值 Io, 输 入电源的 电流平均值 Iin。 2)画出如下波形:电感上电压 uL 和电流 iL,器件 V 上电流 iv 和电压 uv, 二极管 VD 上电流 iVD 和电压 uVD。 3)计算电感上的电流平均值 IdL, 器件 V 上电流平均值 IdV和有效值 IV;二极管 VD 上电流平均值 IdVD 和有效值 IVD。 图 5- 2 7. 如图 53所示降压斩波电路,设输入电压 E= 200V,电感 L是 100μ H, 电容C无穷大,输出接 10Ω的电阻,电路的工作频率是 50KHz,全控器件导通占空比为 , 回答下列问题 : 1) 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 Uo,输出电流平均值 Io。 2)画出器件 V 上电流 iv 波形,并计算 流过 器件 V的峰值电流。 3)为了 将 器件 V 的峰值电流减小为输出直流电流 Io 的 110%,应改变什么参数,它的 取 值是多 少。 图 5- 3 8. 在图 54所示的升 降 压斩波电路中,已知 E=100V, L 值和 C 值极大, R=10Ω,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当 Ts=40μs ,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求输出电压 Vo 在 50V~ 150V 之间调节时,计算占空比的变化范围。 2) 占空比为 时 , 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 Uo,输出电流平均值 Io。 并画出如下波形:电感上电压 vL,开关 V 上电流 iv,及二极管 VD上电流 id的波形。 3) 在 2) 题的条件下 ,计算开关 V 上电流平均值 IdV 和有效值 IV;二极管VD上电流 平均值 IdVD 和有效值 IVD。 图 5- 4 5- 5为 CUK 斩波电路,也是一种可实现升降压的 DC- DC 变换器,其特点是:输入电源电流和输出负载电流都是连续的,且脉动很小,有利于对输入、输出进行滤波。 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并推导变压比的表达式(可假设稳态时电容 C 上电压恒定)。 (较复杂,可删去 ) 图 5- 5 5- 6 为全桥 DC- DC 变换器, E= 200V, EM=50V, R= 5Ω, L 值极大,采用双极性 PWM 控制, 器件的开关控制信号通过给定信号与三角波相比较而生成,如图 5- 7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 5- 7基础上,画出器件 V1~ V4 驱动信号的波形(高电平表示开通,低电平表示关断),及变换器输出电压 uo的波形。 2)假设负载电流 Io 为正且平直连续,分别画出当器件 V1 上施加开通和关断控制信号时,负载电流的路径。 (要注意器件上施加开通控制信号后,它是否能够导通,取决于负载电流的方向) 3)假设负载电流 Io 为负且平直连续,分别画出当器件 V1 上施加开通和关断控制信号时,负载电流的路径。 4) trivV 时, 计算 V1 器件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输出电压平均值 Uo,输出电流平均值 Io, 输 入电源的 电流平均值 Iin。 图 5- 6 图 5- 7 第 3 部分: 仿真 题 5- 8中的 BUCK 变换器进行电路仿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记录连续导通模式下电感电流 iL 及电容电压 vc 的波形。 测量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并分析二者不相等的原因。 2)将负载电阻增加为 10Ω时,记录断续导通模式下 电感电 流 iL 及电容电压vc 的波形。 图 5- 8 第 6 章 开关型直流 交流变换器 习题 第 1 部分: 简答题 有源逆变与无源逆变的区别 , 电压源型逆变器与电流源型逆变器的区别。 SPWM 控制 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异步调制。 什么是同步调制。 两者 相比较 各有何 优、缺 点。 2) 分析为什么在同步调制时,载波比要取奇数。 而且对于三相逆变器,载波还要求是 3 的倍数。 3) 上述两种调制方式中,根据什么原则来判断应选择哪一种方式。 4) 什么是 分段同步调制 ,与上述两个方式相比它 有什么优点。 5) 什么是过调制。 与线性调制相比,它有何优、缺点。 过调制方式适合于哪种应用领域。 6)与 SPWM 控制方法相比, 方波控制方法有何优、缺点。 方波调制方法适用于什么场合。 3. 对于单相全桥逆变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与双极性 SPWM 控制方式相比,单极性 SPWM 控制方式的优点,并分析这些优点对于逆变器的运行有什么好处。 1) 逆变器直流侧输入电流脉动幅度。 2)等效开关频率。 3)输出电压谐波的特点。 逆变器 输出电 流 的脉动 ,回答下 列问题: 1) 给出输出电流脉动的定义,当负载为交流电动机时,说明为什么电流的脉动分量不提供负载的有功功率。 2) 当 输出电压的基波幅值相同时 ,说明在方 波控制和 SPWM 控制 下 逆变器输出 电流的 脉动 幅度有何区别,试分析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3)试说明为什么在 SPWM 控制下 , 开关频率越高输出电流脉动越小。 5.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三相逆变器与单相逆变器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1) 输出电压中谐波的特点。 2)直流侧输入电流中低频分量的特点。 6. 关于实用的 PWM 型桥式变换器的死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死区 时间,为什么要保留死区时间。 2)对于桥式 DC- DC变换器, 死区现象对输出电压有什么影响。 3)对于桥式 DC- AC逆变器, 死区现象对输出电压有什么影响。 7. 关于 PWM 型逆变器控制方法中的计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计算法。 2)什么是规则采样法。 与自然采样法相比,规则采样法有何优点。 3)画出 规则采样法的示意图,并推导每个采样周期中脉冲宽度的计算公式。 4)什么是特定谐波消去法。 与方波控制法相比,特定谐波消去法有何优点。 8. 关于 PWM 型逆变器控制方法中的电流跟踪法,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 电 流跟踪法。 2)滞环比较法与三角波比较法相比,各有何 优 缺点。 在控制方法方面,二者有哪些相同之处。 9. PWM 型逆变器的负载为交流电动机,其反电势为 E,关于工作状态,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基波)所构成的坐标平面内,哪个象限中 PWM型逆变器工作于逆变状态,为什么。 如何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才能使 逆变器工作于逆变状态, 为什么。 2) 在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基波)所构成的坐标平面内,哪个象限中 PWM型逆变器工作于整流状态,为什么。 如何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才能使 逆变器工作于整流状态, 为什么。 第 2 部分: 画图及计算 题 6- 1所示的半桥逆变器, SPWM 控制方式,开关频率 fs=1450 Hz, Vd= 600 V, 输出电压基波频率为 50 Hz,负载连接在 A 和 o 点之间。 分析该电路, 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 6- 1 1)计算频率调制比(载波比) mf。 2)当幅度调制比 ma= 时,计算输出电压的基波峰值 1)ˆ(AoV 和有效值1()AoV。 3)简要证明 1)ˆ(AoV = ma Vd / 2 4) 为什么 0ma1 时, SPWM 控制处于线性调节区域。 5) 根据 Table 81, ma= 时, 计算 Aov 中最主要的 5 个谐波的有效值,并指出这些谐波的频率。 6)在选择开关频率时,试分析开关频率过高或过低的利弊。 如图 6- 2 所示 ,双极性 SPWM 控制方式。 回答下列问题。 图 6- 2 1) 为什么全桥逆变器比半桥逆 变器能够输出更高的电功率。 2)简要证明 输出电压基波峰值的表达式(线性调制): 1oV = ma Vd。 3) 为什么这种 PWM 控制方式称为双极性。 逆变器, 若输出 线 电压基波有效值 (VLL)1 = 220 V, 频率为 52Hz, 负载为三相对称的 Y 型接法, 解答下述问题: 1) 若逆变器工作于方波控制方式, 计算直流电源电压 Vd和负载相电压有效值 (VAn)1。 2) 若逆变器工作于双极性 SPWM 控制方式, mf =39 且 ma = , 计算 直流电源电压 Vd和负载相电压有效值 (VAn)1。 图 6- 3 研究单相全桥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脉动。 输出电压基波 Vo1 频率为47 Hz, 负载为 电感 L = 100 mH 与理想反电势 eo(t)串联。 回答下列问题: 图 6- 3 1) 逆变器工作于方波控制方式时,若输出电压基波有效值 Vo1 = 220 V, 计算此时所 需要的 直流电源电压 Vd;并计算此时输出电流脉动分量 iripple 的峰值。 2) 逆变器工作于双极性 SPWM 控制方式时, mf =21 且 ma = , 若输出电压基波有效值 Vo1 = 220 V, 计算此时所 需要的 直流电源电压 Vd。 5. 证 明 对 于 特 定 谐 波 消 去 法 , 当 1/4 周 期 内 开 关 时 刻 选 择 为 :1 2 30 , 1 6 . 2 4 , 2 2 . 0 6       时,可消除输出电压中的 5 次和 7 次谐波,且输出电压基波峰值满足下式: 1ˆ( ) 8 2dAo VV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