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测量规范内容摘要:
——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仪器度盘盘 右 读数; AR ——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 mR —— 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 r —— 地球曲率及折光差改正数 S —— 边长、斜距、两相邻 细部点间的距离; T —— 边长相对中误差分母; W —— 闭合差; Wx Wy Wz —— 坐标分量闭合差; my ——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 —— 垂直角、地面倾角、比例系数; △ d —— 长度较差; △ a ——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 Δ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 测量 检查较差; —— 单位权中误差; —— 基线长度中误差;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值; DL/T54452020 8 4 总 则 为统一火力发电厂、变电站(所)和输电线路工程及其附属设施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确保测量成果质量满足电力工程施工要求,适应电力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并以 2 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条文中表示的中误差、闭合差、 偏差、 限差及较差值,除特别标明符号的外,均代表正负值。 施工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和相关设备应定期检定,并在检定 的 有效期内使用。 测量所使用的软件,应通过鉴定或验证。 施工 测量的所有原始记录及成果必 须真实、准确和完整 , 并应妥善管 理。 施工测量作业中所引用的成果资料应进行检核。 施工测量工作,除应符合本规范 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法规 的规定。 DL/T54452020 9 5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一般规定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应包括搜集资料与验证、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 测量仪器、量具的日常检验校正与维护 等内容。 施工测量前, 应将施工区域内的控制点资料、重要轴线点、加密点和设计图纸中的有关几何数据、形体尺寸等编制成放样数据手册,为放样工作 做好准备。 搜集资料与验证 施工测量前应 根据任务要求, 搜集 和分析有关施工资料, 宜包括 下列 内容 : 1 施工区现有地形图和必要的地质资料。 2 工程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成果,或临近施工区周围的国家或地方控制点成果资料。 3 总体规划图或布置图。 4 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 施工图设计图纸与有关变更文件。 6 有关测量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文件资料。 施工测量前应对已有控制点成果进行检查验证,确认其精度等级及坐标、高程系统情况。 施工测量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或 变更 通知进行放样,不得使用未经审批或未经验证确认的资料。 施工放样测量前应对坐标与高程系统、建筑轴线关系、设计图纸中有关数据和几何尺寸、各部位高程数据进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放样的依据。 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 施工测量工作开始前,应在熟悉设计图纸,了解有关规范、标准及合同文件规定的测量技术要求基础上,明确工作范围、确定任务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合理的作业方法、编DL/T54452020 10 制测量实施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的 编制依据 应 包括下列 内容 : 1 任 务委托或合同文件资料。 2 法律法规文件、技术标准。 3 收集的已有相关资料。 4 施工场地条件。 5 人员、设备资源条件等。 施工测量方案 的 编制 内容 应包 含 下列 内容: 1 工程背景情况及任务内容与要求。 2 项目目标 3 工作依据与技术标准。 4 已有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5 总体工作进度计划,人员、设备资源配置要求计划。 6 制定施工控制网的布网方案,包括控制网形式、等级、测量方法、坐标与高程起算依据、平差计算要求、检测方法等。 7 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包括控制点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放 样点精度估算、放样作业程序等内容。 8 作业的要求、记录的规定等。 9 过程控制与 质量 、环境和 安全保证措施。 10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内容及要求。 施工测量方案应经审核批准,并报业主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备案。 方案 实施前应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测量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测量仪器、量具的日常检验校正与维护 应按任务要求,依据编制的施工测量方案计划配置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和量具,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应 进行 检查 确认,使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使用要求。 使用 仪器 时, 内设参数不得随意改动,若发现仪器有异常现象或受到剧烈震动,应及时进行 校正。 DL/T54452020 11 施工测量使用的仪器,应按使用说明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 使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应经常检查以下项目:全站仪和经纬仪的三轴误差、竖盘指标差、光学对点器的偏心差、水准仪的 i 角 等。 使用的钢 卷 尺应通过检定,建立尺长方程式。 水准标尺应测定 标尺 弯曲差、基辅分划 常数差和标尺零点差 、 名义米长及分划偶然中误差。 塔尺应检查底面及连接处误差。 对中杆应检查其 棱镜中心与对中杆底端是否在同一铅垂线上。 若对中杆尖部磨损严重,则应更换对中杆尖部。 垂球应检查垂球尖与吊线是否同轴。 6 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 规定 施工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 导线测量、 卫星 定位 测量等方法 , 如果采用其 它 测量方法,可参照《工程测量规范》执行。 DL/T54452020 12 施工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分为四等和一、二级, 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 精度等级。 在满足本规程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可越等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坐 标系统 宜 采 用 满足 勘测 设计 要求的 国家或 地方坐标系 (常用坐标系统的 相关 参数见附录 A),亦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采用建筑坐标系统时,应提供建筑坐标系统与国家 (地方 )坐标系统的换算关系。 坐标联系测量方法按附录 B 的要求执 行。 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 25mm/km 的要求下,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可作下列选择: 1 采用高斯投影 3186。 带 、 或 任意带 ,投影面为 主施工面( 设计 零米 高程 ) ; 2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3 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施工 平面控制 网 应从 勘察设计阶段 的 控制 网 点 引测,其点位误差 不 应大于 5cm。 当起算点精度不能符合要求时,宜选择一个点的坐标和一个方位作为起算数据。 测站、棱镜、 GNSS 天线 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2mm。 施工平面控制点标石的 埋设要求见附录 C。 施 工平面控制测量完成后, 宜 提交下列资料: 1 平面控制网图及技术设计书; 2 平面控制成果资料; ; 3 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 4 施测单位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 5 施测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6 测量技术报告。 导线 测量 光电测距导线 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 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光电测距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测角 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 水平角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级 1″级 2″级 6″级DL/T54452020 13 ( km) ( m) ( ″) 仪器 仪器 仪器 仪器 ( ″) 四等 400 1/80000 2 4 6 — 5 n 1/40000 一级 200 5 1/30000 — 2 3 — 10 n 1/20200 二级 150 8 1/20200 — 1 2 4 16 n 1/10000 注: 1 表中 n 为测站数 ; 2 当导线边长小于 100m 时,边长相对中误差计算按 100m 推算; 3 对于输电线路测量的技术要求可适当 放 宽。 光电测距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 2 个已知方向 ; 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 多 结点导线网 形式; 3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 相邻 导线边长宜大致相等, 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 1:3; 4 导线 网内不同 环节 上的点相距不宜过近。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 , 水平角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 的规定 : 表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光学 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 ″)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内 2C 互差( ″)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较差( ″) 四等 ″级仪器 3 5 3 1″级仪器 1 6 9 6 2″级仪器 3 8 13 9 一级 二级 1″级仪器 1 9 13 8 2″级仪器 3 12 18 12 6″级仪器 — 18 — 24 注: 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 3176。 时,该方向 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3 观测的方向数不多于 3 个时,可不归零; 4 观测的方向数多于 6 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 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 2 倍。 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 DL/T54452020 14 5 水平 角 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 6 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 , 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计算公式见附录 E。 水平角观测的 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 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 1 格。 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 3176。 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 有 竖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款的限制; 2 如受外 界因素 (如震动 )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 3 水平角观测应选择良好的气象条件,当有阳 光直射时,应为仪器撑伞遮阳。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测回内 2C 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 下 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 2C 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 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 1/3 时,应重测该测回。 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 1/3 时,应重测该站。 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 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二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 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 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 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 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176。 之差,不应大于表 中相应等级导线测角中误差的 2 倍。 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 ()式计算: nffNm 1 () 式中: f —— 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和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 n —— 计算 f 时的相应测站数; N —— 闭合环及附和导线的总数。 一级及以上等级导线网的边长,应采用 光电 测距,一级以下也可采用钢尺量距。 DL/T54452020 15 光电 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按 ()式表示。 DbamD ( ) 式中 : Dm —— 测距中误差 , mm; a —— 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 mm; b —— 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 , mm/km; D —— 测距长度 , km。 各等级导线网 光电 测距 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 表 的规定。 表 光电 测 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网等级 测距仪精度分级 测距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 (mm) 单程测回间较差 (mm) 往返测距较差(mm) 往 返 四等 I 级 1 1 2 3 )(2 Dba II 级 2 2 3 5 一级 I 级 1 1 2 3 II 级 1 1 3 5 二级 II 级。电力工程测量规范
相关推荐
设计格式,取数公式等,还可以对表进行计算,上报,取消上报等操作。 网络报表主要是新建任务,查看任 务,分配任务等。 系统设置里面可以添加用户,给用户分配权限。 二、报表具体使用办法 报表分为两类:集团分配下发的报表,本单位自定义报表。 在用友 IUFO 报表系统里,任何一张表都是与一个或多个任务相关联的。 本单位自定义报表 大致思路 :新建一张表→设计好格式 (包括格式,关键字,取数公式等
后,会自动做出一张结转 收支 的凭证,这个凭证一定要保存。 就会有《已生成》字样,反之是没有保存好。 1对结转损益的凭证进行审核,记账 1结帐 所有凭证记帐完成后,就可以结帐;在 总帐 —— 期末 —— 月末结帐。 然后按提示一步一步往下按。 最后按“结帐”就完成了。 1 取消结帐 如果发现上月有错误需要取消结转, 在月末结帐状态下按“ Ctrl+Shift+F6”,输入密码,再 确定 即可
充分认识中央治理“小金库”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工作安排,正确把握处理政策。 (二) 自查自纠 阶段( 8 月 5 日至 9 月 10 日前)。 各单位要按照本 实施方案 要求, 结合 实际, 组织对本单位范围内所有 部门和 下属机构进行全面自查,也可组织内部力量进行专项审计 、 检查 或借助中介等外部力量进行检查。 自查面必须达到 100%,确保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对自查发现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
做好交班记录。 . 员工必须听从领班安排,如有不从将受到口头警告书一份。 四、 生鲜果蔬部处理作业与管理 生鲜蔬菜、水果品在超市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消费者前往超市购物的主要内容品目中,购买生鲜蔬菜、水果类占 12%,而且新鲜果菜是绝大多数家庭主 妇食品预算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几乎 70%以上均是出自计划性购买。 销售占比是占生鲜部销售 40%左右。 1. 蔬菜大约可分为四大类 : . 根茎类 —
嫩澡盐蠢峙楞账枫富迎浅痘轧尉绪菩伎闻呕扩鸳裴心嘻胸兹蔬准萝佯挽磨絮抠穗辐雨秆释掠龟亩窄演剿贼琳精莆姻庄孩捆乞滤伞督腮技脆茬悍一 换人审核 /取消审核 用 友 T3财务软件操作手册用友 T3财务软件操作手册一、 建帐 (设操作员、建立帐套 ) 系统管理 → 系统 → 注册 → 用户名选 Admin→ 确定 权限 → 操作员 → 增加 → 输入编号、姓名 → 增加 → 退出 建帐 → 帐套 →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