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内容摘要:

.......................................................................................................................................... 18 思路 ................................................................................................................................................... 18 措施 ................................................................................................................................................... 18 6. 2 素质教育 .................................................................................................................................................. 19 4 20202020 年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2020 年,在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 并 征求专家的意见,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申报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 经审定批准,于 2020 年开始招收生物工程专业学生, 2020 年基础生物学实验室成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0 年成为 自治区 同类专业中唯一的区级品牌专业。 目前有 生物分离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 四门自治区级、校级精品课程与重点课,并与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等 5 家生物工 程企业 建成 稳定 合作 的 实习基地 关系。 从专业设立初期,经过认真 论证和市场调研分析,已经确定生物发酵、生物制药两个专业方向,现从学生就业及在工作岗位的综合表现看来,我们 的 人才培养 定位是准确的,学生在企业得到广泛好评。 为了更好地 培养创新性强 、 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们不断调整培养方案, 修订 了新版 本科培养方案,系统 完善 了课程体系,构筑了合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结构,在实习环节上 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数, 现已建成五 个 实习 基地和 生物反应 、 生物分离 两个 专业实验室。 几 年来 , 我们一直 以品牌专业的目标督促自己, 积 极把科研工作转化进 课堂、进教材,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师积极指导本科生提前进实验室 、 本科生毕业论文 , 在科研促进本科教学 , 培养创新能力强 、 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学科建设的带动和科研工作 的 促进下, 经过 全体教师的 辛勤 努力, 目前我们不仅已初步形成 自己特有 的优势, 即面向全国和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 、 创新性强 、 理工 结合的实用 型 人才 ,促进 学生 的 全面发展 , 同时 也培养 出 了一支作风严谨、结构合理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这些工作 保证了 我们 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水平的 不断提高。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建设, 虽然 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办学条件 以及 各种 实践 教学环节、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 改进 , 但是,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我们清楚 地 认识到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改进。 1 培养方案建设 现状 2020 年申报专业时,拟定了第一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反复修订,现在形成了 一套 初具特色的 满足地区 社会 经济发展所需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体系 ( 见 附件1, 2020 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5 思路 人才培养目标 总体 定位 围绕内蒙古地区经 济特色,按照学校“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发酵与生物制药的专业培养方向,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发酵、生物制药等行业需求,为自治区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培养 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近五年,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在学校周边地区新投产建设了几十家大型的生物发酵制药厂 ( 见附件 2) ,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急需大量专业人才。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学生为这些企业的建设与生产做出了突出的贡 献,今后 生物工程 专业的建设将继续以培养满足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生物制药与发酵领域的人才为出发点。 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制定 大量收集听取相关企业与已毕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同时聘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 使培养方案 的 制定既科学又符合社会需求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1)适当加大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比重,为本科教学厚基础的要求提供保证; (2)以发酵与生物制药等为专业方向设定 模块, 学生任选其中几个模块学习 , 使学生在加强基础的同时具有 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拓宽学生就业的口径 ; (3)增加任选课程的门数和学分,为学生提供学习广博知识的条件;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化 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措施 搭建教学体系三平台 根据专业培养的需要,课程内容与 设定为三个平台: 6 ( 1)基础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基础实践环节; ( 2)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 14 门专业选修课; ( 3)素质拓展平台,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公共选修课等。 设置课程 体系 3 层次 3 模块 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围绕发酵与生物制药 的 专业培养方向 , 以建设好核心课程为主线,以突出生物、化学、工程系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特点,以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为两翼 ,辅以人文、经管等知识 来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的 课程体系 ,力求达到整体优化,使学生具备 “厚基础、多口径、高素质、上手快、留得住”和创新能力的优势。 经过多次考证和探索,可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 3 层次 3 模块”改革: ( 1)基础课程 3 模块:公共基础(人文、社科、外语、体育、计算机);理科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现代生物学)。 ( 2)专业基础 3 模块:生物技术基础(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化工基础(化工原理、生物反应工程);工程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 CAD,电工学)。 ( 3)专业课程 3 模块: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发酵工程工艺(生化工艺学,代谢控制与发酵,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化工(生物反应器、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生物工程课程设计)。 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 通过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置,为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并且 与专业培养方向相符的配套课程,加强学生专业方向,为学生的就业及考研提供更加强化的基础。 初步设想专业选修的设置方向为生物制药、发酵工程工艺、生物化工、生物信息等。 现状 目前,全系共有 10 位教师, 参与专业建设的相关 教师 (生物技术系、基础生物教学)20 位。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 100%,具有博士学位 6 人,在读博士 7人; 35 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85%;高级职称专业职务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留学归国人员 2 名、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名、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 1 名、自 治区优秀教师 1 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 1 名。 7 思路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围绕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针对专业建设的教学研究 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 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到周边地区发酵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企业的专家、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授课 ,形成 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措施 积极引进 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根据 专业方向 需要,在 引进人才与培养在岗教师时适当向发酵与生物制药领域倾斜,加大 45 岁以下、有稳定研究方向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 加强现有教师的 自身培养 在现有教师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 40 岁以下、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在 3 至 5年内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学研究能力;努力提高在岗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改善中青年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进而提高职称结构。 鼓励 教师从事 教学研究 通过学校及学 院 设立 的 专业研究专项基金,吸引优秀教师能够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同时也大力提倡教师将科学研究的成果用于 生物工程 专业的建设。 8 组织 教师 参与企业实践 有计划分批 地 将现有 教 师送到相应的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生产实践中找到了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获得了企业的经费支持。 聘请企业工程师 从现有实习基地中聘请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来我校阶段性的讲学,弥补现有师资中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不足,比如我们聘请企业中从事 GMP 认证的工程师为我们专 业讲授生物制药生产车间的 GMP 申请、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恰好是我们教师中所缺的。 重视“借智”工作 聘请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 专家 学者 来校讲学,以 指导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比如我们连续三年聘请国内著名的生物分离工程专家华东理工大学严希康教授为本科生教授生物分离工程课程,通过传 、 帮 、 带 不仅 提高了助课教师的水平, 也在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 给我们 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还 为学生传授 了 大量前沿的知识,影响许多学生考取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健全 在岗教师培训 制度 建立健全在岗教师培训机制,通 过落实学术带头人制度对新进教师传、帮、带,通过经常性的学术研究和教研活动等抓好教师在岗业务学习。 现状 在生物工程专业培养 方案下 ,现已 构建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实施了骨干教师负责建设专业核心课教学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