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模具手糊成型技术内容摘要:

的表面处理 紫外光固化制作的原型在其叠层方向上,由于每层切片截面都有 一 定 的 厚 度 ,会 在 成 型 后 的 实 体 表 面 产 生 台 阶 现 象 ,这 将 直 接 影 响 成型后实体的尺寸误差和表面粗糙度。 因此,必须对原型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以提高原型表面的光滑程度,只有使原型表面足够光滑,才能保证制作的玻璃钢模具型腔的光洁度。 ( 2)选择和完善分型面 分型面设计是否合理,对工艺 操 作 难 易 程 度 、 模 具 的 糊 制 和 制件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根据原型实体型体特征,在确保原型能顺利脱模及模具上、下两部分安装精度的前提下,分型面的位置及形状应尽可能简单。 因此,要正确合理的选择分型面和浇口的位置,严禁出现倒拔模斜度,以免出现无法脱模。 沿分型面用光滑木板固定原型 , 以 便 进 行 上 下 模 的 分 开 糊 制。 在 原 型 和 分 型 面 上 涂 刷 脱 模 剂 时 , 一定要涂均匀、周到,并反复涂刷 2~ 3 遍,待前一遍涂刷的脱模剂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遍涂刷。 ( 3)涂刷胶衣层 待脱模剂完全干燥后,将模具专用胶衣用毛刷分两次涂刷,涂刷 要 均 匀 , 待 第 一 层 初 凝 后 再 涂 刷 第 二 层。 胶 衣 颜 色 为 黑 色 , 胶 衣 层 总厚度应控制在 左 右。 在 这 里 要 注 意 胶 衣 不 能 涂 太 厚 ,以 防 止 产 生表面裂纹和起皱。 ( 4)树脂胶液配制 由于常温树脂粘度很大,可先将环氧树脂在 60℃ 恒温箱中加热30min,以降低其粘度,然后以 100 份的 WSP6101 型环氧树脂和 8~ 10份 ( 重 量 比 ) 的 丙 酮 ( 或 环 氧 丙 烷 丁 基 醚 ) 混 合 于 干 净 的 容 器 中 , 以 电搅拌器或手工搅拌均匀后,再加入 20~ 25 份的固化剂(固化剂的加入量应根据当时的气 温 、 现 场 温 度 适 当 增 减 ) , 迅 速 搅 拌 , 进 行 真 空 脱 泡1~ 3 分钟,以除去树脂胶液中的气泡,即可使用。 ( 5)玻璃纤维逐层糊制 待胶衣初凝,手感软而不粘时,将调配好的环氧树脂胶液涂刷到经胶凝的模具胶衣上,随即铺一层短切毡,压实,排出气泡。 玻璃纤维以 G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