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工业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内容摘要:
某种块度规格焦炭量 (干基 )(吨 ) 块焦率 (% )= ──────────────100% 经筛分的全部焦炭产量 (干基 )(吨 ) 计算说明: 某种块度规 格焦炭量, 是指 40 毫米、 25—40 毫米、 10—25 毫米、 10 毫米等焦炭按不同规格计算焦炭块度率。 18、炼焦其它物料消耗 其它物料包括煤气、新水、电力、蒸汽等。 其消耗是指每生产一吨焦炭耗用某种物料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全厂煤气耗用量(吉焦) 煤气(吉焦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新水耗用量(千克) 新水(千克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电力耗用量(千瓦时) 电(千瓦时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蒸汽耗用量(吉焦) 蒸汽(吉焦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压缩空气耗用量(米 3) 压缩空气(米 3/吨)= ─────────── 焦炭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 : 1)炼焦其它物料消耗是指全厂的耗用量。 (包括回收系统等)。 2)在计算车间消耗指标时,除炼焦车间按焦炭量计算外。 其它车间则按产品系统进行计算,即子项为生产该产品的水、电、煤气等消耗总量,母项为该产品产量。 19、每孔装煤量 每孔装煤量,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孔炭化室一次装入的干煤量,其计算公式为: 每孔平均 装入煤总量(干基)(吨) 装煤量 (吨 /孔 )= ──────────── 出炉孔数(孔) 20、焦炉能力利用率 焦炉能力利用率,是反映焦炉在报告期内实际焦炭产量与设计能力差距情况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能力 实际焦炭产量 (全焦、干基 )(吨 ) 利用率 (% )= ──────────────100% 按设计参数计算的焦炭产量 (全焦、干基)(吨) 21、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亦称焦炉日历利用系数,是指焦炉在日历工作时间内每立方米炭化室有效容积平均每日所生产的全焦合格产量。 是综合反映焦炉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吨 /米 3日) 合格全焦产量(干基)(吨) = ───────────────────────── 焦炉孔数 每孔炭化室有效容积(米 3) 日历日数 计算说明: 1)焦炉孔数和炭化室有效容积按设计规定计算。 2)全厂各焦炉孔数及其炭化室有效容积大小不一时,先按有效容积相同的焦炉计算其利用系数,再按各种炭化室总有效容积为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全厂综合 利用系数。 22、结焦时间(炭化时间) 结焦时间,是指某炭化室装煤时平煤杆进入小炉门到推焦时推焦杆与焦炭接触开始推焦的全部间隔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实际结焦总时间(时) 结焦时间(时 /炉孔) = ─────────── 实际出炉总孔数(炉孔) 计算说明: 1)式中:子母项的统计时间要相应一致。 2)实际结焦总时间是指在统计时间内所推焦的各炉的结焦时间之总和。 3)计算多座焦炉的平均结焦时间,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 23、计划系数( K1) 计划系数是反映炼焦炉结焦时间变化情况的指标,用 K1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每班计划 计划和规定结焦时间相差 推出炉孔数 - 177。 5 分钟以上的炉孔数 计划系数( K1) ────────────────── 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 24、执行系数( K2) 执行系数是反映焦炉推焦操作正常与否的指标,用 K2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每班实际 实际和计划推焦时间相差 推出炉孔数 - 177。 5 分钟以上的炉孔数 执行系数( K2) ────────────────── 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 25、总推焦系数( K3) 总推焦系数是反映炼焦车间(工段)在执行规定的结焦时间等方面管理水平的指标,用K3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总推焦系数( K3)=计划系数( K1) 执行系数( K2) 计算说明: 1)推焦时间是以推焦杆接触焦饼开始推焦的时间计算;装煤时间是以平煤杆开始进入小炉门的时间计算。 2)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26、装煤系数 装煤系数是反映装煤均匀程度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和规定装煤相差 177。 200 千克的炉孔数) 装煤系数= ────────────────── 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 27、温度均匀系数( K均匀) 温度均匀系数,是指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 它是反映焦炉加热均匀程度的指标, 用 K均匀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2M-( A机+ A焦) K均匀 = ─────────── 2M 式中: M──焦炉燃烧室数 A机、 A 焦 ──分别为机侧与焦侧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平均温度 177。 20℃ (边炉为 177。 30℃ )的个数。 计算说明: 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28、温度安定系数( K安定) 温度安定系数,可以反映焦炉测 温火道平均的温度的稳定性,用 K安定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2N-( A机+ A焦) K安定= ────────── 2N 式中: N──在所分析的期间内直行温度的测量次数。 A机、 A焦 ──分别为机侧、焦侧直行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规定的温度标准偏差超过 177。 7℃的次数。 29、炉头温度系数( K炉头) 炉头温度系数是反映炉头火道温度均匀程度的指标,用 K炉头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机、焦侧炉头火道数-不合格数 K炉头= ───────────────── 焦炉机、焦侧炉头火道数 计算说明: 不合格数,是指机、焦侧炉头火道温度分别与其炉头平均温度差 177。 50℃ 以上的火道数。 炉头平均温度是指包括边炉在内的全部炉头火道温度的平均温度。 30、横排温度系数( K横排) 横排温度系数,是反映燃烧室横向温度均匀程度,用 K横排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规定横排温度测量火道数-不合格数 K横排= ───────────────── 规定横排温度测量火道数 计算说明 : 不合格数,是指实测温度与标准线温度分别相差 177。 20℃ (单排)、 177。 10℃ (十排)、 177。 7℃ (全炉)以上的数。 (四)化学产品 1、化学产品回收率 化学回收产品对干煤的回收率指标,是指在焦化生产中,每吨。焦化工业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相关推荐
破口形式采用 V 型坡口。 4) 在用料过程中,要做到长短搭配,合理使用。 卷管加工 1)卷管的同一筒节上的纵向焊缝不宜大于两道;两纵缝间距应大于 300mm。 2)卷管相对时,两纵缝间距应大于 100mm。 支管外壁距纵、环向焊缝 间距不宜小于 50mm。 3)卷管对接焊缝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 1mm。 安泰 80 万吨 /年矿渣粉 厂区内 煤气管道工程 7 4)卷管的周长偏差应≤177。
D、 保护装置 E、联锁装置 四、判断题(每题 1分,共计 20分) 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不必有值班人员巡回检查。 ( ) 3 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 ( ) 遇火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能自行熄灭的电缆称为阻燃电缆。 ( ) 井下低压电器设备的三大保护试验应每半年试验一次。 ( ) 严禁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 )
子目出现。 16 以上是单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项材料输入。 、 定额库中没有的 材料输入 本软件将是通过逐步输入 材料名称、单位、单价的 方法 实现,最后输入工程量。 要注意的是定额编号单元格不能为空。 如为空汇总时可能会漏掉。 此方式输入的材料 ,只计算费用, 不提取材料消耗量。 17 、 直接费 拆除 定额子目 输入 对已套价的定额子目本软件可以进行拆除换算。 选择已套价的定额子目
l/1000 承重平台梁垂直度 h/250 钢结构的焊接和焊接检验 焊接 参加本工程施工的焊工,应持有焊工操作证,施焊项目满足需要并在有效期内。 焊条必须 有质量保证书;并在施焊前按技术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温度和时间进行烘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 净化装置钢结构施工方案 第 11 页 焙;经烘焙后应放入保温筒随用随取。 焊工焊接时必须严格执行焊接工艺。 焊接时,应将焊缝每边 30mm~
讲 理论。 主要是课程的脉络和核心的知识点。 ( 2)细致、合理地安排 实训内容。 焊接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为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重点内 容设置实训课。 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仅就原理和操作要点进行讲解, 让 学生独立完成实训 内容, 在实践中自行摸索规律、产生感性认识, 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表面平整误差不超过 177。 5mm。 2)砖的检查 耐火砖的检查内容,主要是硅砖,异形粘土砖的外观缺陷和几何尺寸等,检查的方法分逐块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两种。 几何尺寸需进行全数检查的有小烟道砖,蓄热室单墙砖,主墙砖、箅子砖;斜烟道,燃烧室的砖和过顶砖。 其它的砖经抽查发现有严重外观缺陷,尺寸偏差超标太大的也需全数检查。 3)砖的加工 通过预砌筑和大、小公差搭配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