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工业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内容摘要:

某种块度规格焦炭量 (干基 )(吨 ) 块焦率 (% )= ──────────────100% 经筛分的全部焦炭产量 (干基 )(吨 ) 计算说明: 某种块度规 格焦炭量, 是指 40 毫米、 25—40 毫米、 10—25 毫米、 10 毫米等焦炭按不同规格计算焦炭块度率。 18、炼焦其它物料消耗 其它物料包括煤气、新水、电力、蒸汽等。 其消耗是指每生产一吨焦炭耗用某种物料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全厂煤气耗用量(吉焦) 煤气(吉焦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新水耗用量(千克) 新水(千克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电力耗用量(千瓦时) 电(千瓦时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蒸汽耗用量(吉焦) 蒸汽(吉焦 /吨) = ─────────── 焦炭产量(干基)(吨) 全厂压缩空气耗用量(米 3) 压缩空气(米 3/吨)= ─────────── 焦炭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 : 1)炼焦其它物料消耗是指全厂的耗用量。 (包括回收系统等)。 2)在计算车间消耗指标时,除炼焦车间按焦炭量计算外。 其它车间则按产品系统进行计算,即子项为生产该产品的水、电、煤气等消耗总量,母项为该产品产量。 19、每孔装煤量 每孔装煤量,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孔炭化室一次装入的干煤量,其计算公式为: 每孔平均 装入煤总量(干基)(吨) 装煤量 (吨 /孔 )= ──────────── 出炉孔数(孔) 20、焦炉能力利用率 焦炉能力利用率,是反映焦炉在报告期内实际焦炭产量与设计能力差距情况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能力 实际焦炭产量 (全焦、干基 )(吨 ) 利用率 (% )= ──────────────100% 按设计参数计算的焦炭产量 (全焦、干基)(吨) 21、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亦称焦炉日历利用系数,是指焦炉在日历工作时间内每立方米炭化室有效容积平均每日所生产的全焦合格产量。 是综合反映焦炉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吨 /米 3日) 合格全焦产量(干基)(吨) = ───────────────────────── 焦炉孔数 每孔炭化室有效容积(米 3) 日历日数 计算说明: 1)焦炉孔数和炭化室有效容积按设计规定计算。 2)全厂各焦炉孔数及其炭化室有效容积大小不一时,先按有效容积相同的焦炉计算其利用系数,再按各种炭化室总有效容积为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全厂综合 利用系数。 22、结焦时间(炭化时间) 结焦时间,是指某炭化室装煤时平煤杆进入小炉门到推焦时推焦杆与焦炭接触开始推焦的全部间隔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实际结焦总时间(时) 结焦时间(时 /炉孔) = ─────────── 实际出炉总孔数(炉孔) 计算说明: 1)式中:子母项的统计时间要相应一致。 2)实际结焦总时间是指在统计时间内所推焦的各炉的结焦时间之总和。 3)计算多座焦炉的平均结焦时间,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 23、计划系数( K1) 计划系数是反映炼焦炉结焦时间变化情况的指标,用 K1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每班计划 计划和规定结焦时间相差 推出炉孔数 - 177。 5 分钟以上的炉孔数 计划系数( K1) ────────────────── 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 24、执行系数( K2) 执行系数是反映焦炉推焦操作正常与否的指标,用 K2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每班实际 实际和计划推焦时间相差 推出炉孔数 - 177。 5 分钟以上的炉孔数 执行系数( K2) ────────────────── 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 25、总推焦系数( K3) 总推焦系数是反映炼焦车间(工段)在执行规定的结焦时间等方面管理水平的指标,用K3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总推焦系数( K3)=计划系数( K1) 执行系数( K2) 计算说明: 1)推焦时间是以推焦杆接触焦饼开始推焦的时间计算;装煤时间是以平煤杆开始进入小炉门的时间计算。 2)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26、装煤系数 装煤系数是反映装煤均匀程度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和规定装煤相差 177。 200 千克的炉孔数) 装煤系数= ────────────────── 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 27、温度均匀系数( K均匀) 温度均匀系数,是指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 它是反映焦炉加热均匀程度的指标, 用 K均匀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2M-( A机+ A焦) K均匀 = ─────────── 2M 式中: M──焦炉燃烧室数 A机、 A 焦 ──分别为机侧与焦侧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平均温度 177。 20℃ (边炉为 177。 30℃ )的个数。 计算说明: 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28、温度安定系数( K安定) 温度安定系数,可以反映焦炉测 温火道平均的温度的稳定性,用 K安定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2N-( A机+ A焦) K安定= ────────── 2N 式中: N──在所分析的期间内直行温度的测量次数。 A机、 A焦 ──分别为机侧、焦侧直行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规定的温度标准偏差超过 177。 7℃的次数。 29、炉头温度系数( K炉头) 炉头温度系数是反映炉头火道温度均匀程度的指标,用 K炉头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机、焦侧炉头火道数-不合格数 K炉头= ───────────────── 焦炉机、焦侧炉头火道数 计算说明: 不合格数,是指机、焦侧炉头火道温度分别与其炉头平均温度差 177。 50℃ 以上的火道数。 炉头平均温度是指包括边炉在内的全部炉头火道温度的平均温度。 30、横排温度系数( K横排) 横排温度系数,是反映燃烧室横向温度均匀程度,用 K横排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规定横排温度测量火道数-不合格数 K横排= ───────────────── 规定横排温度测量火道数 计算说明 : 不合格数,是指实测温度与标准线温度分别相差 177。 20℃ (单排)、 177。 10℃ (十排)、 177。 7℃ (全炉)以上的数。 (四)化学产品 1、化学产品回收率 化学回收产品对干煤的回收率指标,是指在焦化生产中,每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