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砌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表面平整误差不超过 177。 5mm。 2)砖的检查 耐火砖的检查内容,主要是硅砖,异形粘土砖的外观缺陷和几何尺寸等,检查的方法分逐块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两种。 几何尺寸需进行全数检查的有小烟道砖,蓄热室单墙砖,主墙砖、箅子砖;斜烟道,燃烧室的砖和过顶砖。 其它的砖经抽查发现有严重外观缺陷,尺寸偏差超标太大的也需全数检查。 3)砖的加工 通过预砌筑和大、小公差搭配后,剩 下决定加工的砖要在砌砖前加工好,然后放回原处。 砖的加工包括两部分,一中分是经过大小公差搭配后所剩余的大公差砖和达不到要求的砖,另一少量的其它砖号的加工改形的砖。 砌砖的劳动组织与进度 砌砖的劳动组织,分炉体砌筑,上砖、砖库管理,搅拌站及其他辅助用工。 焦炉砌砖,通常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炉性的两班制,即将全炉的砌砖和上砖分成两个班来作业。 白班砌砖,夜班上砖。 上砖、清理,回收均与砌砖交替进行,互不干扰,便于管理;另一种是将全炉按中心线划分成为两个砌砖区,所谓的左半炉、右半炉。 上砖和砌砖以半个焦炉为单位, 互相交错,轮流进行。 即在同一个工作班内,半个炉在砌砖,另半个炉在上砖。 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应根据劳动力情况,运输机械能力和工期要求来决定。 炉体砌砖采用分小组形式,一个小组负责 4 个燃烧室墙,每个小组由 78人组成,其中 45 人砌砖, 23 人勾缝,清扫等。 两个小组可组成一上砌砖班, 炉端墙由于工种量较大,负责砌炉端墙的小组,应适当增加人数。 采用分层配列,逐层划配列线的方法砌砖时,应组成与砌砖小组相对应的上砖班组,负责配砖,一 可配两道墙的砖。 所谓配砖, 将已上列钢平台上的各种砖号的砖,由上砖人员逐块搬入炉内,摆 到砌砖墙上预先划好的各自的位置处。 一座 40 孔丝炉,每个小组 7 人,砌 4 个燃烧室墙的劳动组织形式,全炉共11 个小组,可需用的劳动力见下表 40 孔焦炉劳动力需用量 (二) 焦炉顶板埋管施工方案 焦炉的基础顶板埋管工程为在焦炉基础顶板面上,根据设计要求,埋设管子,管子平面位置尺寸偏差 ≤177。 3mm,倾斜值在 2mm 以内,管顶标高的极限偏差为 +5~- 3 mm,能否确保这一要求,直接影响着焦炉砌筑及焦炉安装的质量,但采用一般方法则无法满足,为此我们建议采取模架固定,二次浇灌的办法,进行施工,同时根据工期要求 ,需按顶板布置一次定模完成,现就模架的布置、制作及使用发方法介绍如下: 模架的布置: 根据管子的布置情况,将模架做成 长,分 8 排布置(见模架布置图)每排 16 组,在焦炉基础面上一次定模成型。 架的固定: 模架是用来固定管子的,为了不使由于碰撞而是管子发生位移。 首先应将模架固定好,为次依据模架位置,在土建未进行一次灌浆前,做出予埋铁件(见予埋铁件布置图)砼浇灌后用 10槽钢焊在 M—2 上(沿炭化室中兴线方向)然后将模架焊于 10槽钢上,槽钢于 M—2。 模架与槽钢的焊接都必须牢固,这样才能保证模架的固定 ,从而确保埋管位置的正确。 模架的制作: 根据设计需要,图纸尺寸及管子布置情况和确保管子埋设时的位置。 将L100*63*8 角钢和 12 厚钢板按一定尺寸焊于 16工字钢上、下两面,在其上开孔。 将定位圈与螺母焊死。 安装时把管子置于定位圈中,待调整后用螺栓紧固二次灌浆(见模架祥图) 管子的埋设 以上工作就绪后用水准仪、经纬仪在基础面上放出每个管子的坐标,根据管坐标,固定模架然后将角钢焊于 M—1 或槽钢上,用仪器放出测量基础线及标高,并在角钢架上按所放线拉上钢丝,根据测量基础线,逐一将管子位置确定,并固定后经甲 方、筑炉队、安装队三方复查确认后交土建二次灌浆。 土建在灌浆时,严禁撞击已固定好的管子及模架,以免管子产生位移,待二次灌浆达到凝固期后,在进行模架拆除。 模架数量: (见下图) (三) 烟道弯管安装施工方案 烟道弯管 64 件,单重 188kg。 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在 5mm 以内其安装质量 0直接影响交换开闭器及两叉部的安装,为了保证在砼浇灌过程中位置不变,特做支架将其固定: 首先,将角铁 1 予埋于初次浇灌的砼中,施工中先将角铁 2 根据弯管标高用水准仪找平并焊于角铁 1 上,然后用经纬仪找出弯管位置再用角铁 3 和角铁 4将弯管固定起来,这样浇注时弯管就不会产生偏差。 (附:支架图) (四)护 炉 铁 件 施 工 方 案 工程概况: 护炉铁件包括:炉门保护板、炉门、炉门板、大小炉柱、炉柱拉条等。 是焦炉炉体的保护神,一座焦炉能否使用关键在于护炉铁件安装质量的高低。 为此护炉铁件的安装工作就成为整个焦炉安装工作的重点,如何才能保证护炉铁件安装的精确度呢。 我们采取以下施工方法。 人员配置: 接施工任务后我们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方案、施工图纸。 严格遵守规范和图纸要求,组织 强有力的施工队伍,配备精干的技术人员。 由既懂施工技术又明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集一身的王维华同志担任该任务的项目经理 人员配备如下表: 三、予装平台搭铺: 由于炉门保护板、炉门框、炉门安装精度要求非常之高,保护板、炉门框、炉门之间以及与炉体之间安装误差为 2mm 以及安装时所用的石棉绳规格的确定,都要在安装前必须进行保护板、炉门框、炉门的予装配。 以检查、校正他们之间误差。 记录相关数据,以保证正式安装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这就必须要搭铺予装平台,其尺寸和造价祥 见附表 四、护炉大棚: 为保证焦炉砌筑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焦炉的温度和护炉铁件的安装须设护炉大棚一个。 大棚长约 40 M,宽约 21 M,柱顶高约 9 M。 这些尺寸都是为了大棚的砌筑和炉体护炉铁件、上升管、集气管、以及机焦两侧作业平台和废气设备安装而设置的。 大棚的四周应有防雨、防风维护结构。 (其形式如附图) 五、护炉铁件安装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A、保护板: 安装保护板之前,一定要在予装平台上对炉框与保护板做单体尺寸检查,做好原始记录,按公差大小进行配合编号,并试验和确定使用石棉绳的规格。 保护板内侧的凹 槽上要焊小铁丝、抹耐火灰浆,其成份按图纸要求,灰浆面应低于立面 5 毫米抹灰浆时温度不能低于 5℃ ,护时间不能少于 24 小时。 在安装护炉铁件时,必须由每个燃烧室的机焦两侧同时进行炉柱、保护板及相应的炉框的安装,且必须用临时拉紧工具进行锁紧。 不得用炉柱顶丝、炉柱拉条进行加压和锁紧。 相领两保护板正面要保持一个平面,误差不能超过 2 毫米。 由于机械化清扫的需要保护板正面距焦炉正面线的距离上、中、下三点公差为 05 毫米。 保护板下面所放磨板平面要平,误差不得超过 2 毫米;保护板下缘与炉体砖之间的缝隙允许在 57 毫米之内,保护板下缘与底砖面之间应垫以石棉垫(所用石棉垫的热灼减量不 2 应超过 32%)。 决不允许保护板贴。 保护板中心要与燃烧室基准中心线(不是燃烧室实砌中心线)相合,误差正负 3 毫米,保准突入炭化室,以免影响推焦。 两相领保护板间隙必须大于 5 毫米,用石棉绳塞紧。 保护板背面所压石棉绳的接头禁止在两相领保护板的对接处。 安装好后在保护板与炉头上部间隙处塞以废纸,以免泥土杂物进入,影 响在烘炉炉温达 700℃ 750℃ 时浇灌。 B 炉框: 炉框安装应在炉柱加压后安装。 炉框安装要 注意使其与炭化室中心线对正,严格记录准炉框内缘突出保护板之外,尤其在紧固螺丝之后,要注意检查。 为此在安装时应在炉框上加临时支撑以免炉框宽度变窄。 炉框位置固 紧固螺栓一定要从中心向上下方向进行,而且左右两侧螺栓交叉把使炉框受力均匀,防止变形。 炉框螺栓在拧紧时要特别注意石棉绳应入槽, 炉框与保护板之间的缝隙应小于 3 毫米且大于 0。 磨板面在安装好应低于炭化室底面 710 毫米,不合格磨板刨平。 C、炉柱: 炉柱安装前首先要检查炉柱在运输、堆放时有无弯曲,如有弯曲应加以处理。 在吊装时应特别注 意锁具绑扎位置,勿使炉柱弯曲。 炉柱中心线应与保护板中心线对正,误差不得超过 3 毫米。 炉柱与保护板之间如有杂物或毛刺应清除干净。 安装拉条前应将拉条沟清除干净,沿砖沟每隔 米垫以木块,木块厚度应当使砖沟底与拉条间距离大致等于焦炉烘炉期间向上膨胀数字( 130140)毫米。 炉柱下部地脚螺栓孔滑板处应抹黄油。 炉柱上的加压弹簧,在安装前要分类、分组、编号、使每套弹簧都应在同一公差之内,一般是按在使用压力范围内公差正负 1 毫米的放在一起,将高度及压力接近的弹簧排在一线上,以便于管理。 安 装时要对号检查,求吨位加压,先加压大弹簧,再加压小弹簧。 弹簧加压后,炉框弯曲度不应超过 15 毫米,对于每根拉条一个弹簧受力应为 吨。 对每一个炉柱都要做出详细的弯曲记录。 装于炉柱上的横板及止推螺栓要牢固,横板与保护板顶面之间距离应为9095 毫米。 压下螺栓拧到距保护板边缘有 1015 毫米,以待烘炉期间调整。 以上若干条是护炉铁件安装时的难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六、 废气盘: 安装废气盘时,首先要对废气盘进行外型尺寸核对,特别是要注意两叉部的外型尺寸,以及在搬运中有无裂损现象。 有 要及时更换,然后要检查废气盘、废气铊及煤气铊的严密度。 即做二铊试验,试验不合格者,一定要进行研磨,直到合格为止。 其次,废气盘必须进行予安装以便发现炉体砌砖及烟道建筑上的缺陷(标高、中心距离误差以及安装后的膨胀缝)。 每座焦炉应于四角及中间予安装八台。 废气盘安装时,废气盘的横中心线(吊杆中心或搬把中心)与小烟道中 心线对正,以保护两侧边缘与小烟道两侧衬砖墙间隙均匀,并要大于 5 毫米。 废气盘的纵向中心线应位于与焦炉正面线平行的一条直线上,误差应小于 3 毫米,废气盘安装应保证水平,顶部标高误差应正负 5 毫米。 安 装调整完毕后必须做提铊试验,保证铊杆无卡住现象。 试验时必须按生产时的情况用主导拉杆搬动每一个废气盘。 废气盘下面的翻板,应转动灵活,并在指针极限位置时全开或全关。 七、集气管、上升管及吸气弯管安装: 安装集气管与桥管水封阀连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