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完成合同设备安装后,买方和卖方应检查和确认安装工作,并签署安装工作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后买卖双方应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 ( 试运行时间在合同谈判中商定 )。 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买卖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分, 按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 2 技术要求 环境条件 见总的部分。 工作条件 工作电压 交流 220V, 50Hz。 基本技术条件 卖方提供的 火灾报警 系统的产品,必须能在环境、抗干扰等方面满足在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使用的要求 , 投标文件中应提供国家 、消防 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颁发的合格证书。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控制、显示菜单应采用中文字体。 卖方 应根据本技术规范中的各项要求及招标文件所附图完成升压站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投标书中的供货清册应包括本站火灾报警系统所需的所有软、硬件及安装材料。 系统先进性要求 3 机柜、 火灾报警控制器 、电源等设备可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外围 火灾探测器、 模块、报警按钮等 应选用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并出示国际认证和国内检验机构的合格证书,系统应充分考虑可升级性。 系统可靠性要求 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系统设备必须具备如下可靠性保证: 1) 系统的使用不能影响 升压站其他电气 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系统的局部故障不能影响整个 火灾报警 系统的正常工作。 3) 系统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故障排除和替换。 4) 系统要有具备处理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的能力。 5) 系统具备防雷和抗强电磁干扰能力。 系统扩展性要求 由于 风电场建设 阶段性特点, 升压 站 火灾报警 系统要求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1) 系统主要设备的配置按照终期规模设计,在 风电场 将来扩建时, 火灾报警 系统的软硬件勿须改变。 2) 系统各项功能和运行状态不受扩建影响。 3) 系统具备 主从 组网 和对等组网的 能力 , 以便组建更大的 火灾 自动 报警系统。 系统运行、安全性要求 1) 系 统所有重要操作均应有操作记录,系统可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所有操作记录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 2) 系 统保存的 重要数据,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 3) 系 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 4) 系 统应具有 与控制中心系统连接的能力。 5) 系 统可接入多种智能设备,通信协议为标准的远动标准协议。 6) 应 采用全中文图形化界面。 7) 自 动生成系统运行日志,可查询及以报表方式打印输出。 技术性能要求 主要功能要求 火灾报警 控制器应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及其他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记录火灾报 警时间,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 火灾报警 控制器在火灾报警状态下应有火灾声和 / 或光警报器控制输出,并可 设置其他控制输出用于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和消防联动设备等设备的控制,每一控制输出应有对应的手动直接控制按钮。 火灾报警控制 器应能向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发送火灾报警、火灾报警控制、故障报警 、 自检以及可能具有的监管报警、屏蔽、延时等各种完整信息,并应能接收、处理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的相关指令。 火灾报警系统应具有消防专用电话。 火灾报警 功能。 1) 当有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信号输 入 时,控制器应在 10s 内发 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 对来自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可 设置报警延时,其最大延时不应超 过 1min,延时期间应有延时光指示,4 延时设置信息应能通过本机操作查询。 2) 当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信号输 入 时,控制器应在 10s 内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 并明确指示该报警是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 3) 控制器应有专用火警总指示灯 ( 器 )。 控制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时,火警总指示灯 ( 器 ) 应点亮。 火灾报警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当再有火灾报警信号输 入 时,应能再次启动。 4) 控制器 应 采用数字显示,能显示当前火灾报警部位的总数。 持续显 示 最先火灾报警部位。 消防设备联动功能。 控制器应 设置 有火灾声 、 光警报器控制输出,并有 其他控制输出 , 用于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和消防联动设备等设备的控制,每一控制输出应有对应的手动直接控制按钮。 控制器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 3s 内应启动相关的控制输出 ( 有延时要求时除外 ) , 控制器应能手动消除和启动火灾声 、 光警报器的声警报信号,消声后,有新的火灾报警信号时,声警报信号应能重新启动。 控制器发出消防联动设备控制信号时,应发出相应的声光信号指示,该光信号指示不能被覆盖且应保持至手动恢复。 在接收到消防联动控制 设备反馈信号 10s 内应发出相应的声光信号,并保持至消防联动设备恢复。 火灾信息显示、查询、打印的功能。 控制器信息显示按火灾报警、监管报警及其他状态顺序由高至低排列信息显示等级, 高等级的状态信息应优先显示,低等级状态信息显示不应影响高等级状态信息显示,显示的信息应与对应的状态一致且易于辨识。 发生报警时, 应有光指示,并保持至复位并 打印事件,并能够事后查询。 与 升压 站 安保及视频监控 系统联动 功能。 能够与视频 及环境 监控 系统 进线通讯, 当发生火灾时,能够联动与火灾发生地点最近的摄像 机。 与 图形显示装置 接口功能。 应提供以太网接口,可与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连接。 火灾自动报警配置原则。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等级为二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要根据升压站建筑结构,机电设备数量、性质和初期火灾形成的特点以及环境特征,对不同的场所选用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及数量。 重要部位采用不同原理的探测器双重化配置。 升压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照如下原则配置: (1) 本 升压 站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探测器、控制模块、信号 模块、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装置、消防专用电话等。 (2) 火灾探测区域按独立房 舱 划分。 根据所探测区域的不同,配置不同类型和原理的探测器或探测器组合; (3) 火灾报警控制器 安装在 二次预制舱。 当火灾发生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可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显示发生火警的地点。 (4) 在 各预制舱 出口处 ,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装置。 (5) 在火灾报警控制柜内设置消防电话总机,在建筑物主要 出入口 设置带消防电话插孔的手报按钮。 (6) 在 电缆沟 、变压器 等处设置感温电缆, 感温电缆等处设置 编码型信号 输入模块。 ( 7) 在站 用电馈线屏设置 编码型总线输入输出模块 (安装于站用电馈线屏附近模块箱) ,在火灾确认后联动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火灾报警后,应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应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5 ( 9)在事故照明 配电 箱 旁 设置编码型总线输入输出模块,在火灾确认后联动启动火灾应急照明灯,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系统结构要求 系统应采用标准化、网络化、免维护式的系统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符合ISO/OSI 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1) 系统要具备软硬件的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升级。 2) 系统应为其 他 系统提供标准接口,以利于其 他 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 3) 系统所提供的支撑软件能支持用户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 4) 系统的软硬件接口应采用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支持与其 他 标准硬件、其 他 网络及不同生产商的设备互联 , 可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5) 系统具有灵活的组网能力。 6) 系统具备开放的二次接口,可以为第三方提供进行连接的接口。 站端硬件要求 站端硬件总体要求。 投标商提供的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屏蔽功能和 抗强电磁干扰能力,并具备过电压保护措施,能够有效 地 应对变电站场地等区域中的强电磁干扰的环境。 所有设备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变电站内的电磁感应、静电、电器操作及雷电过电压环境中,应不损坏,能正常工作。 投标商应对设备及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系统抗干扰措施作重点说明,证明其产品能适用于变电站的电磁环境。 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各设备的安装、使用应不影响和妨碍站内一、二次电气设备及其 他 装置的独立性、正确性、可靠性。 与其 他 厂家智能设备及控制中心数据通信,保证数据接收及传送的正确性、实用性。 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中的设备有液 晶显示屏的其显示的信息必须为中文。 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多线联动控制盘、消防电话主机、系统电源等 等均应组屏安装。 系统电源故障、 火灾报警控制器 主机等装置故障报警信号应能以硬接点信号传送至其他系统。 告警信号硬接点 2 路输出。 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 1) 主机系统具有自动巡检功能,当有火警发生时,报警系统有声光信号,且通过主机的彩色液晶显示屏提供报警位置。 2) 主机系统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软件程序灵活可编,确保系统功能可靠。 并可根据用户要求现场修改、完善。 3) 主机系统具有自动测试功能,能及时排除系统自身故障并报 警。 4) 主机系统配带打印机,可记录每次报警时间、地址及系统内所有设备状态变化和值班人员发出的指令。 5) 主机系统 提供 标准 RS485 通信接口,与视频监控系统 连接 , 当发生火灾时, 应联动 火灾发生点处附近的摄像机跟踪拍摄火灾情况 ,通信规约应标准、开放。 6) 液晶图文汉字显示,具有提示的汉字菜单和提示信息。 7) 控制器需设有不掉电设备,为 DC24V,容量根据地址编码的容量确定。 当控制器接有被控设备时,需另外设置 DC24V 电源系统,容量根据被控负载确定。 8) 配置不少于 8 路多线控制卡及手动盘。 9) 2 回路无极性二总线, 每回路 不少于 200 个 地址编码点。 6 10) 控制器能够自动联动或者通过手动盘控制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重要设备,并接受相应的反馈信号; 详细性能参数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 智能型报警探测设备 智能型报警探测器可随时提供火灾情况,通过模拟信号远传至主机液晶显示屏,动态显示报警区域内烟雾浓度或温度变化,有利于值班人员及时正确地判别火灾的发生。 主机可对智能式报警探测器进行污垢、老化、故障、探头脱落检测,另外智能式报警探测器灵敏度可人为设定。 各类探测器应符合如下要求: (1) 智能型 光电 感烟探测器 1) 内置微处理器,能够 对自身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判断,并具有自诊断功能; 2) 采用电子编码方式,通过电子编码器编址 ; 3) 二总线,无极性,功耗低,传输距离可达 1500m; 4) 灵敏度可调,能实现用户对不同探测环境灵敏度的要求 ,具有白天 /夜晚的灵敏度定时调整功能 ; 5) 污染自动补偿,能根据自身的污染程度进行零位漂移,最大程度减少误报 ; 6) 探测器上电后能自动检测光学迷宫,污染程度 超出补偿范围,可自动报出探测器污染故障 ; 7) 适用范围广,对不同材质燃烧后产生的白烟或黑烟均可响应 ; 8) 稳定性高 ,抗灰尘附着、抗电磁干扰、抗温度影响、抗腐蚀、抗外界光线(电源 )干扰能力 强 ; 9) 抗潮湿能力强,具有防水处理,可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要求。 (2) 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 1) 探测器由微机调制器,终端盒及感温电缆三部分共同组成,用于电缆沟及电缆层的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的火灾探测 ,以及用于变压器的火灾探测 ; 2) 抗干扰能力强,采用隔离检测以及软件抗干扰技术,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强电磁干扰的场所,使用温度为 20℃ 至 +50℃ ; 3) 探测器 总线 可以延长 1km 正常工作,感温电缆最大长度可接 200m 正常工作,可以应用于室内场所 ; 4) 自动识别工作模式:只接控制器总线时工作在编码模式,只接 DC24V 电源时工作在非编 码模式 ; 5) 感温电缆动作温度 88℃ , 响应时间 t≤ 15s。 (3) 编码型总线 输入 输出模块 1) 内置微处理器 ; 2) 电子编码方式,可以通过电子编码器编址 ; 3) 二总线,无极性。 功耗低,最远传输距离 1500m; 4) 输出模块具有信号反馈输入端,当受控设备动作后被控设备上的常开无源触点闭合,由输出模块通 过 二总线将动作应答信号反馈给控制器; 5) 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6) 插拔式结构。 (4) 编码型信号输入模块 7 1) 内置微处理器 ; 2) 电子编码方式,可以通过电子编码器编址; 3) 二总线,无极性。 功耗低,最远传输距离 1500m; 4) 可接入被控设备动作后 提供的常开无源 触点信号,输入模块报警时确认等闪亮; 5) 具有断线监控功能; 6) 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 7) 插拔式结构。 (5) 手动报警按钮 1) 内置微处理器; 2) 电子编码方式,可以通过电子编码器编址; 3) 二总线,无极性。 功耗低,最远传输距离 1500m; 4) 手动推进弹簧按钮后,内部开关动作,报警信号传送至控制器,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复位 ; 5) 设双灯显示,报警时确认灯常亮 ; 6) 带电话插孔,可配合电话手柄使用。 (6) 编址型 声光报警器 1) 电子编码方式,可以通过电子编码器编址; 2) 可 直接接入二总线,由火警控制器联动逻辑编程设定其联动条件,在火灾发生区域及相邻区域发出声 、光报警信号 ; 3) 在 1m 距离以内有超过 90dB 声级。 (7) 安全栅 1) 能够与本系统的探测器等相关参数匹配; 2) 限制本安侧的工作电流在安全范围内; 3) 适用于Ⅱ CT1,具有防爆合格认证; (8) 本安防爆型火灾探测器配套模块箱 1) 内含 编码型信号 输入模块 ; 2) 内含安全栅。 消防电话系统 各防火区域设手动报警按钮并配带电话插孔,手提电话听筒插入后,即可与值班人员通话,报告现场情况,值班人员还可以通过电话对现场进行指挥。 (1) 消防电话主机 1) 多线制,连接不少于 8 门 消防电话 ; 2) 每门可接入 1 只电话分机或多达 30 门的并联电话插孔。 3) 每门消 防电话 的电话线长度可达 1500m; 4) 液晶图文汉字显示,具有提示的汉字菜单和提示信息 ; 5) 消防电话分机摘机或插孔式消防分机插入消防电话插孔中可直接呼叫总机。 总机可通过地址操作与多部分机呼叫和通话; 6) 可自动记录呼叫或通话情况,通话时自动录音。 具有电话线路断路故障判断能力,并有声光报警。 (2) 消防电话分机 8 1) 能够接入多线制消防电话主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扶名单并报教育局备案。 (四) 各镇优质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安排 由各镇中心校拟 定本镇 若干 所优质学校,在本镇内确定结对帮扶名单并报教育局备案。 3 四、工作 措施 (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 、农村优质学校帮助受援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 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日常管理规范化水平。 1 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对口学校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支援学校的领导
了电除尘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2 袋式除尘技术 袋式袋除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袋式除尘技术是利用纤维状编织物做成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烟尘的技术。 与电除尘相比,袋式除尘不受飞灰比电阻的影响,飞灰浓度和粒度的变化、锅炉运行负荷的变化、烟气量的波动等对出口浓度的影响也极为有限,出口浓度可以低于 50 甚至达到 10mg/nm3。 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在多个电厂开始试用袋式除尘器
火灾报警信号和不可恢复的故障信号,且应正常运行。 消防联动系统 工艺流程 检查相关专业→线缆敷设→接口模块安装→接线→联合调试 操作工艺 1. 消防联动系统开始施工之前,应对涉及的其他专业如下内容进行检查: (1) 土建专业: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消防水池、防火门、卷帘门等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2) 电气专业:火灾报警设备用电 (双电源 )是否配套到位;防火门
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同一地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专家不能超过评委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39 回避:与投标单位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进入评委会,凡近五年在投标单位工作过的专家不得参加本次评标工作;招标领导小组成员不 得担任评委工作。 40 保密:在开标之前,有关人员对所聘任的评委人员名单必须严格保密;在定标之前,招标领导小组成员、评委和参加评标工作的人员对评标过程及结果均应保密。 41 评标纪律
演练圆满结束。 (三)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 在 现场 召开 了 总结会,参加 本次演练 所有人员 分别在会上对本次的演练提出了 意见和建议,对 改进和完善 ***应对 处置 火灾 事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对本次演练评价 (一)取得的成绩 本次演练的参演人员表现出色,演练获得了圆满 成功,基 本达到了演练的目的,实现了策划组的最初设想。 通过演练起到了锻炼队伍、检验应急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