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讲座11-设备的维护管理与可靠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能精度降低; ③零部件损害。 ( 2)第 Ⅱ 种有形磨损:不是由于使用而产生的,而是源于 自然力的作用所发生的有形磨损,又称自然磨损。 第十一章 设备的维护管理与可靠性 ( 3)有形磨损曲线(规律) 设备有形磨损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 Ⅰ 阶段:初期磨损阶段 磨损速度快,时间跨度短。 对设备没危害,必经阶段,叫 “ 磨合 ” 或 “ 跑合 ”。 第 Ⅱ 阶段:正常磨损阶段 最佳运行状态,磨损速度 缓慢,磨损量小,曲线呈平稳 状态。 第 Ⅲ 阶段:急剧磨损阶段 磨损速度非常快,丧失精 度和强度,事故概率急升。 第十一章 设备的维护管理与可靠性 Ⅰ Ⅱ Ⅲ 磨损程度 时间 零件磨损示意图 2。 设备的无形磨损:不表现为实体的变化,却表现为设备原 始价值的贬值,又叫精神磨损。 有两种情况: ( 1)第 Ⅰ 类无形磨损:由于设备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劳动 生产率不断提高,致使生产同种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劳动减少, 成本降低,从而使原已购买的设备贬值。 不影响设备功能。 ( 2)第 Ⅱ 类无形磨损:由于社会技术的进步,出现性能更完 善和效率更高的新型设备,致使原有设备陈旧落后,丧失部分或 全部使用价值。 又叫技术性无形磨损。 其后果是生产率大大低于 社会平均水平,因而生产成本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第十一章 设备的维护管理与可靠性 (三)设备故障曲线 1。 设备故障: 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磨损或操作使用等方面的原因, 使设备暂时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状况。 ( 1)突发故障:突然发生的故障。 发生时间随机,较难预 料,设备使用功能丧失。 ( 2)劣化故障:由于设备性能的逐渐劣化所引起的故障。 发生速度慢,有规律可循,局部功能丧失。 2。 设备故障率: 单。生产与运作管理讲座11-设备的维护管理与可靠性(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1)工艺用燃料 ( 2)动力用燃料 ( 3)取暖用燃料 4。 动力消耗定额 按不同用途确定 5。 工具消耗定额 按工具的耐用期限和使用时间确定。 第十章 物资管理 三、物资储备定额 (一)含义和作用 物资储备定额 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 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需的最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的数量标准。 1。 它一般有三种形式: ( 1)经常储备 ( 2)保险储备 (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 钢的表面强化工艺既要求表面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又要求心部具有足够的韧性,必须采用各种表面强化工艺。 一、表面热处理1、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情况下,利用快速加热将表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火焰加热 感应加热 表面淬火目的: 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 ; 心部在保持一定的强度、硬度的条件下
– (三)基本特点 1。 全面的质量管理 – 全面是指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和服的质量,还 包括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 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全过程是指产品的质量策划、形成和实现过程。 3。 全员的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人人有责。 4。 全方法的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 – (四)工作程序 PDCA管理循环 1。
与运作管理的范围。 ( 1) 全面 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 QCD ( 2)不断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 效能和效率 ( 3)不断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 柔性 ,提高产品生产的应变能力。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内 容 具 体 内 容 研究与开发 产品研制与产品开发 产品设计 改进产品设计 \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过程设计 选择和设计生产工具
因素; 设计过程中各种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全面参与; 短信息反馈取代长信息反馈;并行渐进取代串行渐进; 用系统的思考方法取代孤立的思考方法。 并行工程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艺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APP 产品数据管理 PDM 分布式会议与工作分配的网络系统 12 全球虚拟开发 全球虚拟开发的优势 建立全球虚拟产品开发组织
1940s 运筹学 (Operations Research) Operations research Group and Gee B. Dantzig 生产管理 4. 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195060s 运筹学 (Operations Research)的进一步发展 生产管理领域的形成 (OM’s Emergence as a Field) 1970s 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