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修改)内容摘要:

修补完成后,用麻袋进行保湿养护。 孔 洞 孔洞 是指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 1/3 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 成因分析: ( 1) 内外摸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 2) 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 ,造成混凝土浇筑不畅形成孔洞; 5 ( 3) 未按照浇筑顺序振捣,有漏振点形成孔洞; ( 4) 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厚,使 下部混凝土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形成孔洞。 ( 5) 水泥结块,骨料中含有冰块,泥块等杂物。 预防措施: ( 1) 可采用小料、大料两种配比的混凝土,前两斗混凝土拌小料,水平分层浇筑,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其他部位混凝土采用大料按上述方法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 2) 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混凝土不出现裂隙; ( 3) 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 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筑的各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 4) 一次卸料避免过多,振捣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 ( 5) 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中 修补方法: ( 1) 修补前用湿麻袋或湿棉纱头填满,保持湿润 72 小时; ( 2) 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起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 ( 3) 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 ( 4) 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应与原混凝土一致,为减少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空隙,水灰比控制在 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 ( 5) 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补偿收缩混凝土填补并分层仔细振捣,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 ( 6) 对于不易清理的较深蜂窝、孔洞,由于清理敲打会加大缺陷尺寸,使结构遭到更大的削弱,应采用水灰比为 的水泥浆液进行压浆补强。 必要时可在水泥浆中掺入一定量的水玻璃做促凝剂。 压浆孔的位置、数量及深度,应根据蜂窝、孔洞的实际情况和浆液扩散范围而定,孔数一般不少于两个,一根压浆,一根排气或排除积水。 用压浆机压浆。 压力 68 个大气压,最小为 4 个。 在第一次压浆初凝后,在有原埋入的 管子进行第二次压浆,大部分都能压入不少水泥浆,且从排气管挤出清水。 压浆完毕 23d 后切除管子,剩下的管子空隙以 6 砂浆填补。 层印 成因分析: ( 1) 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的不好,浇筑下层混凝土时,上层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接茬痕迹; ( 2) 在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三个环节中机械出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筑,而未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处理 ( 3) 分层浇筑时混凝土振捣过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浆上浮,将多的地方颜色发青,石子多的地方颜色发白,形成对比; ( 4) 模板上脱模剂涂刷过多往下流,拆模后在构件表面呈现若断 若续的假“分层”‘ 预防措施: ( 1) 混凝土停歇后继续浇筑,虽未超出施工缝停歇时间,亦应参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情况严重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