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工作计划表内容摘要:

精益生产工作计划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综合部 各部、工段 15日综合部 各部、工段综合部 各部、工段综合部 各部、工段综合部 制造部 11日综合部 制造部 11日综合部 制造部 8日a)由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 工段日生产计划分解到零部件、工序。 制造部、工段 销售部20日段间后一道工序向前一道工序有要货计划。 工段 制造部c)生产计划和工序转移实行看板管理。 工段 制造部d)在制品制定最高储备定额,现场在制品不超储备定额,在制品定置、定量摆放,过目知数标识清楚。 工段 制造部e)生产安排能满足准时化生产,瞒足工序间均衡衔接,无停工待料现象。 工段 制造部f)工段建立零部件、在制品投入产出台账 制造部 工段g)工位器具配备齐全、达到精细化,过目知数 制造部 工段工作组1、问题清楚;2、措施明确;3、生产管理、生产线符合精益生产标准;4、生产成本低于控制指标;5、作业现场符合7S;6、生产线能柔性生产;7、安全可控全年无重伤事故,轻伤事故4起;8、全年无批量质量问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废品率1)生产管理方面一、组织落实、宣传教育二、制度落实1、制定精益生产管理办法2、制定精益生产线验收办法3、制定工作组职责时间进度(月)预定目标实施单位相关单位评审单位1、对照精益生产标准,排查问题。 精益生产规范、有序、正常开展1、成立精益生产工作组2、开设精益生产知识讲座,组织员工学习精益生产知识,重点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 3、开展精益生产知识问卷考试。 4、成立总装、焊接、缝纫、冲弯精益生产线四个专业组。 三、实施精益生产工作计划表工作内容1、工作有组织、有领导;2、人人了解精益生产知识。 h)生产现场无闲置设备、工装,在用设备工装有日保养计划,使用状态良好。 制造部 工段i)有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易损件有备件,设备故障以预防为主,维修及时。 工段 制造部j)设备、工装、工具有安全操作规程,生产人操作符合规定。 工段 制造部k)设备、工装、工具、作业现场符合安全性评价规定,工段全年轻伤1起,重伤事故为0。 工段 制造部a)按工序流程布置设备、工装,人机组合合理没有明显的无效走动距离和等待时间。 技术部、制造部 工段b)工段内上、下道加工产品进行动态流动,无静止存放。 工段 制造部c)同一工位能安排多品种生产 工段 制造部d)在循环时间内能完成多道工序 工段 制造部e)上、下道工序产品转移距离短,减少无效距离。 工段 制造部f)产品摆放合理、规范,拿取方便。 工段 制造部g)生产线人员应适应一岗多能,工段长、线长为全线通 工段 综合部h)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设备点检卡、安全操作规程完整,放置在作业现场。 工段 制造部a)生产人员掌握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方法并能认真进行自检,做好自检记录。 工段 质量部b)生产人员按工艺规范操作,无违章作业并做到不合格品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 工段 质量部c)产品质量状态清晰,不合格品严格隔离。 工段 质量部d)检测手段完备,能瞒足产品质量控制需求。 质量部 工段工作组1、问题清楚;2、措施明确;3、生产管理、生产线符合精益生产标准;4、生产成本低于控制指标;5、作业现场符合7S;6、生产线能柔性生产;7、安全可控全年无重伤事故,轻伤事故4起;8、全年无批量质量问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废品率1)生产管理方面3)质量管理1、对照精益生产标准,排查问题。 三、实施2)工艺、劳动管理e)工装、模具、检具实行周检并有记录 质量部 工段f)产品质量稳定,不合格品小于控制指标,质量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具有可追溯性。 工段 质量部g)工段 质量部h)产品质量实行奖惩考核 工段 质量部a)原辅材料、外协件采购计划量不超过最高储备定额。 物流部 制造部b)原辅材料、外协件、产成品、备件、工具有最高和最低储备定额。 物流部 制造部c)原辅材料、外协件、备件、工具、低值易耗品有消耗定额指标,并分解到工段、流部制造部、工段d)开展成本核算。 制造部、工段 物流、财务e)严格按生产计划限额配套及时投料。 物流部 制造部f)库存产成品、外协配套件、原辅材料定置、定区域摆放整齐,包装规范、开箱知数、帐、卡、物相符。 物流部 制造部g)物流流向合理,搬运中没有无效劳动和浪费 制造部 工段h)有物料投入产出台账,且投入、产出平衡。 物流部 制造部a)设备、工装状态完好,状态标识正确,无闲置设备 工段 制造部b)设备有预修、预检计划,日保养计划并正常执行。 操作工参与设备维护保养。 制造部 工段c)设备、工装维修及时,未影响生产。 制造部 工段d)有设备、工装维修保养台账。 制造部 工段工作组1、问题清楚;2、措施明确;3、生产管理、生产线符合精益生产标准;4、生产成本低于控制指标;5、作业现场符合7S;6、生产线能柔性生产;7、安全可控全年无重伤事故,轻伤事故4起;8、全年无批量质量问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废品率3)质量管理5)设备、工装管理1、对照精益生产标准,排查问题。 三、实施4)物流管理a)作业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产品和物料定置摆放整齐、标识清楚、正确。 工段 制造部b)工作现场无杂物。 工段 制造部c)工作环境清洁 工段 制造部d)生产人员着装统一,操作规范,安全防护措施符合标准。 工段 制造部e)设备、工装、工具清洁。 工段 制造部f)产品和物料摆放合理,占容空间小。 工段 制造部总装工段 工作组 25日造部 25日造部 25日造部综合部 物流部 25日流部工段 25日段 15日工段制造部 10日四、评审符合标准 30日工作组6)工段、个人成本核算方案3、对精益线、库房精益管理方案进行评审、修改、确认。 1、问题清楚;2、措施明确;3、生产管理、生产线符合精益生产标准;4、生产成本低于控制指标;5、作业现场符合7S;6、生产线能柔性生产;7、安全可控全年无重伤事故,轻伤事故4起;8、全年无批量质量问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废品率6)现场管理(7S)2、制定改进方案1)创建总装精益生产线方案2)创建焊装精益生产线方案4)创建冲弯益生产线方案5)库房精益管理方案1、对照精益生产标准,排查问题。 5、按照精益生产标准检查、整改、验收组织对四条精益生产线运行效果评审4、按照方案组织实施三、实施3)创建缝纫精益生产线方案 工作内容 预定目标 实施单位 相关单位 评审单位d)在循环时间内能完成多道工序 工段 制造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e)上、下道工序产品转移距离短,减少无效距 工段 制造部离。 f)产品摆放合理、规范,拿取方便。 工段 制造部g)生产线人员应适应一岗多能,工段长、线长 工段 综合部为全线通h)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设备点检卡、安 工段 制造部全操作规程完整,放置在作业现场。 3)质量管理a)生产人员掌握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方法 工段 质量部并能认真进行自检,做好自检记录。 b)生产人员按工艺规范操作,无违章作业并做 工段 质量部到不合格品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 c)产品质量状态清晰,不合格品严格隔离。 工段 质量部d)检测手段完备,能瞒足产品质量控制需求。 质量部 工段e)工装、模具、检具实行周检并有记录 质量部 工段f)产品质量稳定,不合格品小于控制指标,质 工段 质量部量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具有可追溯性。 g)工段 质量部h)产品质量实行奖惩考核 工段 质量部4)物流管理a)原辅材料、外协件采购计划量不超过最高 物流部 制造部储备定额。 b)原辅材料、外协件、产成品、备件、工具有 物流部 制造部最高和最低储备定额。 c)原辅材料、外协件、备件、工具、低值易耗 技术部、物 制造部、工品有消耗定额指标,并分解到工段、个人. 流部 段d)开展成本核算。 制造部工段 物流、财务e)严格按生产计划限额配套及时投料。 物流部 制造部f)库存产成品、外协配套件、原辅材料定置、 物流部定区域摆放整齐,包装规范、开箱知数、帐、卡、物相符。 g)物流流向合理,搬运中没有无效劳动和浪费 制造部 工段精益生产工作计划表时间进度h)有物料投入产出台账,且投入、产出平衡。 物流部 制造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5)设备、工装管理a)设备、工装状态完好,状态标识正确,无闲置设备 工段 制造部b)设备有预修、预检计划,日保养计划并正常执行。 操作工参与设备维护保养。 制造部 工段c)设备、工装维修及时,未影响生产。 制造部 工段d)有设备、工装维修保养台账。 制造部 工段6)现场管理(7S)a)作业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产品和物料定置摆放整齐、标识清楚、正确。 工段 制造部b)工作现场无杂物。 工段 制造部c)工作环境清洁d)生产人员着装统一,操作规范,安全防护措施符合标准。 工段 制造部e)设备、工装、工具清洁。 工段 制造部f)产品和物料摆放合理,占容空间小。 工段 制造部2、制定改进方案 方案可行1)创建总装精益生产线方案 有效 总装工段 工作组 工作组 25日建焊装精益生产线方案 焊装工段 制造部 工作组 25日建缝纫精益生产线方案 缝纫工段 制造部 工作组 25日建冲弯益生产线方案 冲弯工段 制造部 工作组4)库房精益管理方案 综合部 物流部 工作组 25日段、个人成本核算方案 综合部 物流部工段 工作组 25日精益线、库房精益管理方案进行评审、修 符合精益生 工作组 11日改、确认。 产标准4、按照方案组织实施 制造部 工段 工作组 15日5、按照精益生产标准检查、整改、验收 段制造部 工作组 10日6、组织对三条精益生产线运行效果评审 生产线符合 工作组 ) 工作内容 预定目标 实施单位 相关单位 评审单位第 7 伤事故废品率 8 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