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内容摘要:
过调整弹簧调整螺钉和最大偏心螺 钉来调整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流量;也可以通过调整上述螺钉,分析泵的特性曲线的变化过程。 5.泵的困油现象 泵的困油现象是容积式液压泵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产生困油现象的条件是:在吸油与压油腔之间存在一个封闭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为了保证液压泵正常工作,泵的吸、压油腔必须可靠的隔开,而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油终了须向压油腔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当密闭工作容积既不与吸油腔通又不与压油腔相通时,就形成了封油容积;若此封油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封闭在容积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或扩张,在封油容积内就产生局部的高压或孔穴,于是 就产生了困油现象。 解决困油现象的方法有:开卸荷槽、开减振槽或减振孔、控制封油区的形成等。 在轴向柱塞泵中,由于配流窗口间隔角大于缸体孔分布角,柱塞底部容积在吸、压油转移过程中会产生困油现象。 为减少困油现象的危害,可以通过在配流盘的配流窗上采取结构措施来消除:如在配流窗口前端开减振槽或减振孔,使柱塞底部闭死容积大小变化时与压油腔或吸油腔相通;若将配流盘顺着缸体旋转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放置,使柱塞底部密闭容积实现预压缩或预膨胀就可以减缓压力突变;对双作用叶片泵,由于定子的圆弧段为泵吸、压油腔的转移位置,设计时只要取 圆弧段的圆心角大于吸、压油窗口的间隔角与叶片间的夹角,使封闭容积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困油现象就不会产生;在外啮合齿轮泵中,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要求重合度ε 1,因此会出现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情况。 此时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所构成的封闭容积既不与压油腔相通,也不与吸油腔相通,并且该容积大小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因此便产生了困油现象,为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通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侧板、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 6.液压泵的流量计算 分析液压泵流量计算的目的是了解影响液压泵流量大小的结构参数,从而了解液压泵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液压泵时,要求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排量。 液压泵 流量计算的方法是:通过泵工作时,几何参数的变化量计算泵的排量,再通过排量与转速 相乘 得到理论流量,然后再乘以容积效率得到泵的实际流量 对于齿轮泵排量 V=2π zm2B 在节圆直径 D=mz 一定时,增大 m、减小 z 可增大排量,为此齿轮泵的齿数都较少。 为避免加工出现根切现象,须对齿轮进行正变位修正;对于双作用叶片泵排量 c os )(2)(2 22 rRbsrRBV ,增大 (Rr)可以增大排量,但受叶片强度限制,一般取 R/ r=~ ;对于轴向柱塞泵排量 V=(πd2Dztanα)/4 在柱塞分布圆直径 D 一定时,增大柱塞直径 d 容易增大泵的排量,但缸体的结构强度限制 zd≤ 0. 75πD。 7.液压泵的泄漏 由于液压泵内相对运动件大部分是采取间隙密封的密封方式,液压泵工作时,压油腔的高压油必然经过此间隙流向吸油腔和其他低压处,从而形成了泄漏。 这样不仅降低了泵的容积效率,使泵的流量减小,而且限制了液压泵额定压力的提高。 因此,控制泄漏、减少泄漏,是保证液压泵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之 一。 液压泵泄漏的条件是存在间隙和压力差,并且其泄漏量与间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一次方成正比。 分析泵的泄漏是主要从密封间隙大小、间隙压差高低以及运动是否增加泄漏三个方面入手。 柱塞泵的主要的泄漏间隙是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环形间隙,其次为轴向柱塞泵缸体与配流盘之间的端面间隙、滑履与斜盘之间的平面间隙。 对于径向柱塞泵除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环形间隙外,还有缸体与配流轴之间的径向间隙、滑履与定子内环之间的间隙。 由于柱塞与缸体孔的环形间隙加工精度易于控制,并且其他间隙容易实现补偿,因此柱塞泵的容积效率和额定压力都较 高。 在叶片泵中主要的泄漏间隙是转子与配流盘之间的端面间隙,其次还有叶片与转子叶片槽之间、叶片顶部与定子内环之间的间隙。 中高压双作用叶片泵为减少泄漏,有的将配流盘设计为浮动式配流盘,实现端面间隙自动补偿。 对外啮合齿轮泵,其主要的间隙是齿轮端面与前后泵盖或左右侧板之间的端面间隙,其次还有齿顶与泵体内圆之间的径向间隙、两啮合轮齿间的啮合间隙。 中高压齿轮泵的端面间隙采用自动浮动补偿机构予以补偿。 8.高压泵的特点 为提高各类液压泵的额定压力,除采取措施减小泄漏、提高容积效率外,还需要在结构设计时采取措施,减少作用在 某些零件上的不平衡力。 如:在轴向柱塞泵中,将滑履与斜盘、缸体与配流盘之间设置静压平衡措施; 在双作 用叶片泵中,采用子母叶片、双叶片、柱销叶片等措施,减小吸油区叶片根部的液压作用力,以减小叶片顶部对定子吸油区段造成的磨损。 对于齿轮泵除在泵的端面间隙设置自动浮动补偿机构外,还采用了开径向力平衡槽等措施,补偿作用在齿轮轴。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
相关推荐
六、分析题1.进口压力等于出口压力与压力损失之和。 2.O型中位机能各油口全部封闭;M型中位机能油口P、T相通,油口A、B封闭;P型中位机能油口P与A、B相通,油口T封闭;H型中位机能各油口互通。 3.电液换向阀M型中位机能使系统处于卸荷状态,实用时电磁铁Y得电后,液压缸不动作。 改进措施:在换向阀的T油口与油箱之间添加背压阀。 4.若先导型主阀芯上的阻尼孔被污物堵塞,该阀正常打开,却无法调压
篇三: 淘宝节日活动策 划书。 1. 美联旗舰店中秋国庆活 动。 2. 活动名称: 全 场包邮活动 +8折劲爆 价。 活动内容: 全场所有产品无条 件包邮 +8折促销价。 活动时间: 1 活动产品: 全场产品 ===================================================================
密装配线上的上、下料作业,可按作业内容将不同模块任意组合。 还有一种机械手是由外形小并能改变摆动角度的摆动气缸与夹 头的组合件,夹头部位有若干种夹头可选配。 与电子技术结合,大量使用传感器,气动元件智能化 .带开关的气缸国内已普遍使用,开关体积将更小,性能更高,可嵌入气缸缸体;有些还带双色显示,可显示出位置误差,使系统更可靠。 用传感器代替流量计、压力表、能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的流量、压力
)(102 )(103 66aBaA Pp Pp ( 5 分) ( 2)活塞 1 到达终端位置时 Papp BA 6105 ( 5 分) 答:活塞 1 运动时, A、 B 两处的压力各为 Pa6103 , Pa6102 ;活塞 1 运动到终端后 A、 B 两处的压力均为 Pa6105。 如图所示液压泵输出流量 min/10Lqp ,缸的无杆腔面积 21
甲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 、设备的试压:若 在制造厂完成压力试验且有完备的证明文件,安装前可不进行压力试验。 、贮罐安装完毕 ,应 进行沉降试验 , 将贮罐加满水,预压基础,预压时间不少于 48 小时,(并做好沉降记录),待基础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一次灌浆,保养期不少于 7 天后,进行最终找平,(并做好安装记录),拧紧螺母、螺栓应露出螺母— 3 个螺距,滑板端用双螺母迫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