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论文内容摘要:
密装配线上的上、下料作业,可按作业内容将不同模块任意组合。 还有一种机械手是由外形小并能改变摆动角度的摆动气缸与夹 头的组合件,夹头部位有若干种夹头可选配。 与电子技术结合,大量使用传感器,气动元件智能化 .带开关的气缸国内已普遍使用,开关体积将更小,性能更高,可嵌入气缸缸体;有些还带双色显示,可显示出位置误差,使系统更可靠。 用传感器代替流量计、压力表、能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的流量、压力,可以节能并保证使用装置正常运行。 气动伺服定位系统已有产品进入市场。 该系统采用三位五通气动 伺服阀,将预定的定位目标与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实施负反馈控制。 气缸最大速度达 2m/s、行程 300mm时,系统定位精度 177。 日本试制成功一种新型智能电磁阀,这种阀配带有传感器的逻辑回路,是气动元件与光电子技术结合的产物。 它能直接接受传感器的信号,当信号满足指定条件时,不必通过外部控制器,即可自行完成动作,达到控制目的。 它已经应用在物体的传送带上,能识别搬运物体的大小,使大件直接下送,小件分流。 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从近几年的气动技术国际标准可知,标准不仅提出了互换性要求,并且强调了安全性。 管接头、气源处理外壳等耐压试验的压力提高到使用压力的 4~5 倍,耐压时间增加到 5~15m 1.减少能耗 ,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 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减少压力能的。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论文
相关推荐
过调整弹簧调整螺钉和最大偏心螺 钉来调整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流量;也可以通过调整上述螺钉,分析泵的特性曲线的变化过程。 5.泵的困油现象 泵的困油现象是容积式液压泵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产生困油现象的条件是:在吸油与压油腔之间存在一个封闭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为了保证液压泵正常工作,泵的吸、压油腔必须可靠的隔开,而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油终了须向压油腔转移,在转移过程中
六、分析题1.进口压力等于出口压力与压力损失之和。 2.O型中位机能各油口全部封闭;M型中位机能油口P、T相通,油口A、B封闭;P型中位机能油口P与A、B相通,油口T封闭;H型中位机能各油口互通。 3.电液换向阀M型中位机能使系统处于卸荷状态,实用时电磁铁Y得电后,液压缸不动作。 改进措施:在换向阀的T油口与油箱之间添加背压阀。 4.若先导型主阀芯上的阻尼孔被污物堵塞,该阀正常打开,却无法调压
)(102 )(103 66aBaA Pp Pp ( 5 分) ( 2)活塞 1 到达终端位置时 Papp BA 6105 ( 5 分) 答:活塞 1 运动时, A、 B 两处的压力各为 Pa6103 , Pa6102 ;活塞 1 运动到终端后 A、 B 两处的压力均为 Pa6105。 如图所示液压泵输出流量 min/10Lqp ,缸的无杆腔面积 21
甲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 、设备的试压:若 在制造厂完成压力试验且有完备的证明文件,安装前可不进行压力试验。 、贮罐安装完毕 ,应 进行沉降试验 , 将贮罐加满水,预压基础,预压时间不少于 48 小时,(并做好沉降记录),待基础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一次灌浆,保养期不少于 7 天后,进行最终找平,(并做好安装记录),拧紧螺母、螺栓应露出螺母— 3 个螺距,滑板端用双螺母迫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