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标准园林绿化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2 栽植土有效层下方如有不透气废基,应打碎或钻通,使上下通气透水。 5. 2. 3 栽植地必须具备满足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光、热等环境因子。 严禁建筑垃圾和有害物质混入。 5. 2. 4 栽植土不能满足植物需要,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5. 2. 5 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 使用除草剂应掌握好药效期,提前施用。 5. 3 植物材料 5. 3. 1 应根据景观和功能要求选择植物品种。 5. 3. 2 地被植物 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标准: 1 所有植株同一品种时,规格大小应无明显差异。 2 植株根系完好,生长旺盛。 3 植株无明显病虫害和较严重的机械损伤。 4 植株运输过程及运到栽植地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其维持湿润状态。 5. 3. 3 若栽植面积较大,又有种子来源,则宜直接采用种子播种。 5. 4 栽 植 5. 4. 1 栽植前土壤深翻应大于 25cm,结合深翻清除石块等杂物,施足基肥,杷细整平,做到表土平整,排水良好。 5. 4. 2 栽植前应按设计要 求放样,定好株行距,做好分株、切根等准备。 5. 4. 3 栽植坑应稍大,使根系舒展,填土压实,土面平整。 5. 4. 4 栽植后应立即浇足水分,可结合浇水喷施腐熟的有机肥,施后用清水喷淋茎叶。 栽后一周内注意土壤湿度,发现表土干裂,应及时浇水。 6 养护管理 6. 0. 1 栽植后要保持田间持水量 60~70%,直到出苗或成活,以后不必经常浇水。 经常性养护可参照《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试行)》 DB33/— 2020 执行。 草坪建植技术规程(试行) DB33/— 2020 1 总 则 1. 0. 1 为提高我省草坪建植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绿化美化功能,确保工程质量,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1. 0. 2 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各级各类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绿地在新建、改建、扩建中草坪的建植、监理、质监和养护。 1. 0. 3 草坪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1. 0. 4 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0. 1 草坪 用多年生的矮生草本植物密植,经修剪成均匀一致如毯状的地坪。 2. 0. 2 观赏型草坪 具有一 定观赏价值,四周有保护措施,仅供观赏,不能如内的草坪。 2. 0. 3 单纯型草坪 用一种草坪建植的草坪。 2. 0. 4 混合型草坪 用二种以上草种混合建植的草坪。 2. 0. 5 冷季型草 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草种,适于 15~35℃。 耐踏性相对较低,生长迅速,需经常修剪。 在浙江夏季有短暂的修眠期。 2. 0. 6 暖季型草 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上生长的草种,适于 25~35℃。 耐踏性优干冷季型草坪,在浙江,冬季地上不枯黄,次年 3月下旬返青。 2. 0. 7 客土喷播 把水添加到土壤、种子、肥料、纤维等组成的喷附材料中,调成稠 糊状,使用机械喷附到陡峭坡面上的播种形式。 2. 0. 8种子喷播 把种子、肥料、纤维等材料放于水中,使用泵类喷至缓的坡面上的播种形式。 植生带 采用无纺布或纸,将种子、肥料按播种密度均匀夹在两层布(纸)中间,用机器压紧成卷,使用时需按面积剪好拉平,并固定。 2. 0. 10 覆盖度 草坪覆盖土壤的面积与草坪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2. 0. 11 纯净度 将单纯型草坪中所选用草种外的草视为杂草,在 1平方米内主草数量与杂草数量的百分比。 2. 0. 12 比降 草坪中高低二点的水平高差与二点间距离的比值。 3 基本 要求 3. 0. 1 草坪设计应根据其观赏效果、气候因素、生长条件及是否如许游人进入踩踏等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草种和种植类型。 3. 0. 2 草坪的坡度不宜过大,应以利于排水、修剪、游人安全为原则。 3. 0. 3 各类草坪的覆盖度应大于 95%,集中空秃面积不超过 49cm。 3. 0. 4 覆盖度达到 95%所需时间,籽播、茎播、分植带铺设在 2~3个月内,满铺草坪成活时间,生长季节应在一个月内,非生长季节不超过三个月。 3. 0. 5 草坪纯净度:单纯性草坪纯洁度保持大于 95%。 混合草坪应达到没有影响景观的双子叶植物和与草坪不 协调的禾本植物的要求。 4 施 工 4. 1. 1 施工人员应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园林工人或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人员。 4. 1. 2 应准备好必要的播种和铺植设施。 4. 2 土壤要求 4. 2. 1 土壤理化性状应符合以下要求: PH 值 6~,有机质含量 ≥% ,总孔隙度 ≥50% ,石砾粒径 ≤1cm,石砾含量 ≤10%。 4. 2. 2 土壤改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 PH值< 6 或> 的土壤,应采用石灰、草木灰或酸性介质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栽植层内 达到 PH 值6~。 2 总孔隙度 50%的土壤,必须采用有机质或疏松介质加以改良,如粘重土和粉末结构土应加入 30~40%的粗砂。 3 对有机质低于 2%的土壤,应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含丰富有机质的介质,调整到有机质含量 ≥2%。 4. 2. 3 翻耕与平整:草坪翻耕前应进行化学除草,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还应进行多次喷杀。 在除锈剂药效期过后,全面深翻 25cm。 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病菌和害虫(包括和蛹)。 随后将土耙细,在土壤板结地带应进行机械碎土,使土块直径< 1cm,清除杂草及杂物。 严禁在雨期进行翻地。 对低洼水地应填土整平。 4. 2. 4 地形整理:按设计要求,使栽植地具一定坡度向路面或排水口倾斜。 4. 2. 5 排灌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面积在 1000m 以上的草坪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和完善的灌溉设施。 2 必须及时排除积水,面积 ≤1000m 的草坪,可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比建 3~5‰。 面积在 1000m 以上的草坪,应建永久性比建为 5‰ 的地下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管接通。 安装自动喷灌的,除计算好给水范围和适当的喷头、水压与扬程,还应设置移动水管进行人工补浇。 4. 2. 6 肥料准备: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用量 ~,过磷酸钙 50~75g/m,可结合翻地,将肥料均匀施入。 种子植物材料要求 4. 3. 1 种子要求:纯净、千粒重符合有关标准,发芽率达到 95%以上。 4. 3. 2 铺植材料要求:生长健壮、整齐,密度在 95%以上。 5 播种草坪的建植 5. 0. 1 播种期:根据草种生物学特性适时播种。 冷季型草种原则上除冰冻期和 30℃ 以上高温期外均可播种,但以 9月初至 11 月底最宜。 在 10℃ 以下播种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以利发芽。 暖季型草种宜在 2月下旬至 5月中旬完成播种。 5. 0. 2 播种量可按下式计 算,再根据播种土壤条件、平整度等增加 20~30%损耗。 计划播种面积( m) *千粒重( g) *10 播种量( g/m) = 1000*种子纯度 *发芽率 5. 0. 3 播种方式分人工撒播、机械喷播和植生带三种,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 人工撒播草坪后应及时覆土厚度为种子高度的一倍。 覆土后镇压,压后用喷雾、灌水或滴灌的方式浇透水。 2 机械喷播可采用客土喷吹和种子喷播二种方式。 客土喷吹是将种子、泥土、肥料、水和纤维质等量混合均匀,用机械喷附在陡坡,厚度应大于 20cm。 种子喷播在土面上 ,纤维含量为 200g/m. 3 植生带的草坪建植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植生带的草坪建植应按设计面积计算用草数量,在平整好的地上依次铺设,并将植生带拉直、铺平,接缝要紧密,但不可用力过大。 2) 植生带铺好,覆土 2~3cm,滚压后及时浇透水。 5. 0. 4 播种草坪苗期管理应按表 规定执行。 表 播种草坪苗期管理 人工撒播 机械喷播 植 生带 喷水 小苗初期每天喷灌 1~2 次 ,视天气情况可逐日减喷次数 种子萌发前 2~3小时喷水一次 ,喷水量不可太大 ,喷湿为止 ,出苗后视天 气情况酌喷水次数 幼苗期每天喷水早晚各一次 除杂草 除早、除小、除净,可用适当的除草剂除草 选用适当的除草或人工除草 除早、除小、除净 除去覆盖物 小苗出土 50%左右时,可除去覆盖物,及时拣除草坪内的垃圾 及时清除垃圾等杂物 及时清除垃圾等杂物 其他管理 需要间苗的,应在幼苗分蘖时一次完成 覆盖率达 70%~80%时滚压一次,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草坪平整 幼苗发芽时,再覆 2~3cm 土层,促匍匐茎生根 6 铺植草坪的建植 6. 0. 1 密植:把草皮按统一标准切割成块,按彻砖的格式平铺在土面上,草块间隙 1cm,交接处填干燥肥沃土 1kg/m,铺后及时滚压浇透水。 冷季型草种可不留缝隙。 6. 0. 2 间铺:铺种方法同密植,将草皮切割成条或统一大小的块,一般 1平方米草皮约铺 2~3 平方米。 铺后滚压,浇透水。 6. 0. 3 点铺:将草皮切成 2~3平方厘米小块等距点植,一般 1 平方米草皮约铺 3~5 平方米。 铺后滚压,浇透水。 6. 0. 4 茎铺:将匍匐型草种选茎枝长的,剪为 2~3cm 小段均匀撒铺于种植地上,覆土 1~2cm,铺后滚压,浇透水。 6. 0. 5 草坪铺植后的管理,应按表 执行。 表 草坪铺植后管理 密植、间植、点植 茎铺 浇水 每周浇水一次,浇透、浇匀 保持土壤湿润,表土干即浇 除草 草皮成活后及时清除杂草 发现新苗后及时清除杂草 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及时防治病虫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 其它管理 铺植后 2~3 天滚压一次,以后每周至少一次,直至成活,若有明显隆突现象,应适时重铺 铺后检查,有茎裸露应及时覆土压平 7 冷、暖季型草坪复播 7. 0. 1 复播时间:宜于 9月初至 1 1 月底(气温 8℃ 以上)进行。 7. 0. 2 实施复播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1 播种前一天对 播种地喷浇水。 2 用铁钉制成拍板(钉齿露长 ~2cm)在暖季型草坪上均匀拍出播种孔。 3 播种方式可采用人工撒播或机械喷播。 播种量可参照本规程第 条计算。 4 播种后,可用扫帚轻扫播地,覆以少量细土,喷浇适量水。 以后每天适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促使草籽萌发,萌发后,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补播。 5 对复播草坪上冷季型草,应将其高度控制在 3~5cm 左右,以免其生长过高影响暖季型草坪的正常生长。 8 养护管理 8. 0. 1 草坪建植后的养护管理应符合 本规程的质量要求,苗期管理应按本规程第 条及第 条执行 ,经常性养护参照《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 (试行 )》 DB33/— 2020 执行。 9 验收与备案 9. 0. 1 验收应在栽植过程中分段进行,分别为:定位放样、换土、施肥、播种、铺植、浇水。 9. 0. 2 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试行 ) DB33/— 2020 1 总 则 为统一我省行道树的栽植技术 ,提高栽植质量 ,充分发挥行道树绿化的功能 ,根据有关标准规 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1. 0. 2 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以及风景区行道树的栽植、监理和质监。 1. 0. 3 行道树的栽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1. 0. 4 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要求 2. 0. 1 行道树栽植前应了解栽植地道路及周围环境条件。 可栽植行道树的人行道宽度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人行道宽度宜在 3cm 以上。 2 人行道宽度在 2cm 左右时,沿街建筑应在两层以下。 2. 0. 2 在道路弯道内侧栽植行道树不得影响行车的安全视线。 2. 0. 3 行道树与地面有关设施的距离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 97)的规定。 3 设 计 3. 0. 1 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种植平面图、立面图、道路断面图、地上地下管线图等)、经费预算表、文字说明,并附植物品种名录、规格和数量。 4 施 工 4. 1 施工前准备 4. 1. 1 现场调查及放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前应对人行道的公共设施、土壤、路面、沿街建筑物、地下及架空管线等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好详细记录。 2 行道树的放样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实地情况进行。 3 施工时如发现图纸与实际不符,应由设计部门变更设计。 4. 2 土壤要。浙江省标准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相关推荐
缝须与道路中线平行。 ( 3) 损坏和修补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用来补洞或补裂缝的补丁材料需和防渗土工布材质一致。 2)补丁应延伸到受损防渗土工布范围外至少 30 厘米。 ( 4)防渗土工布安装完毕后 ,应对施工表面进行检查,对可能穿刺防渗土工布的物体清理掉。 ( 5) 所有外露的防渗土工布边缘必须立刻用沙袋或者其他重物压紧,以防止防渗路网一期项目工程施工( I 标段) 海绵城市
、检验小组等前往 医院及病家 开展现场调查与处置。 (二)应急队伍的反应能力:疫区(点) 封锁、现场流调、标本采集、病例转运、标本运送、 密切接触者调查、 疫区(点)蚊幼虫采集和 送检、医 学观察、 疫点 消杀 灭蚊 、宣传教育 等。 (三)个人防护 :防护服穿脱、 防蚊措施落实 等。 (四)医疗机构 : 病人转运。 (五)疫情报告与信息收集 六、演练流程 (一)宣布演练开始及出发阶段
发挥我公司综合施工能力,组织施工班组进行劳动竞赛,比质量、比进度、比风格活动,从而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完成。 ( 9)针对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有一定难度、工期紧的特点,把该工程列为公司年度重点工程,建立公司、项目二级施工管理网络。 由公司综合经 济、技术实力最强的项目部承担该工程的建设任务,公司总工程师担任项目高级顾问,下设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测量员、翻样、材料、安全保卫等管理人员。
文站、水位站 的监测断面 共 59个 , 这些站 尽可能利用已有站房 ; 本项目需建设 37个永久性建筑站房。 在站房建设用地方面,站房选址尽量 避开耕地等保护地类;每站占地面积 约 300~ 400平方米。 水平年 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的现状水平年 2020 年,规划水平年近期为 2020 年、远期为 2020 年。 15 表 31 全省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一览表 市
6 价 格 调 整 报 审 表 工程名称: 编 号: A16 * * * 致: (监理单位) 根据施工合同条款 条规定,依据 , 现报上 年 月部分项目价格调整表,请予以审核。 附件: 价格调整计算表; 有关证明文件(复印件)。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项目名称 单位 原单价 (元) 调整后单 价(元) 单价差 (元) 本期 数量 本期调价 总额(元) 进货凭证号 合 计 经审核
可能的详细(每10 厘米一档)。 ( 8)桩沉放后立即进行夹桩,正常情况下用夹桩木从纵横方向将基桩夹位,并联成整体,如遇到特殊天气,另外采取必要的措施。 ( 9)预制方桩沉放后,应检查记录桩的偏位情况,如不能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会同设计单位研究 处理,否则进行桩头处理及下一程序的工作。 打桩顺序 由于非预应力方桩是现场预制,所以必须预留吊桩落泊的位置,具体打桩顺序为:先打上游栈桥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