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电eoc设备入围选型技术标准修改稿v1版5内容摘要:
端与终端间时延建议 ≤ 20ms) 及抖动 ( MOCA抖动≤ 1ms, 低频 EOC抖动 ≤ 40ms) ,高 QoS 保证 ( 在部署 QoS 后,在低等级的业务造成网络拥塞达到 200%情况下,保证高等级业务流量的延时和抖动不受影响 )。 支持恒定带宽或可变带宽,对上行带宽要求低,例如视频点播、互动电视、 IPTV、时移电视和录播电视等业务种类。 ( 5)保证上下行带宽的实时业务 要求网络提供双向支持,保证较高的上下行带宽和非常低的传输时延及抖动,支持恒定的带宽或可变带宽。 例如 VoIP、视频会议、视频 电话、即时通讯IM、视频监控等新通讯业务。 除了作为目前基本业务的 CATV 广播业务(包括模拟和数字电视节目)以外,有源 EoC 宽带接入网络必须能够提供以上业务承载的支持 ,其链路带宽应≥100Mpbs。 频带要求 EOC 占用频带 的 范围及其使用的信道带宽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1)频率规划: 设备提供 方应说明占用频段范围,以及 EOC频道与 CATV频道之间的频带间隔范围。 充分依据 河北 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现有频率规划,必须以不影响 河北 广电现有频道业务为前提。 调制技术不 做硬性 限制。 ( 2)我省频率规划现状: 根据广电总局《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试点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的要求,规划低频 065MHz 频带或高频 870MHz1500MHz 11 频带为双向交互业务通道。 ( 3)网络适应性: 河北广电网络规划频带范围是 111- 862MHz, 请 相关设备提供 方 在设备选型时 针对 我省 不同的网络环境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及可达到的包括吞吐、时延等网络性能指标,请作详细描述。 ( 4)频率扩展性:针对未来三年内用户的带宽升级需求,保证在无须网络改动的前提下,可实现网络容量的平滑升级。 设备提供 方应 在选型时 说明其所提供的产品是否 支持信道捆绑和信道扩展,并给出可扩展的频道数量、频率占用范围、频道间隔范围,和对分支分配器的要求等。 组网要求 组网能力 针对 河北 广电网络分配网现状, 要求 能够适应现有网络及 说明能够 适应 的程度,对现有的数字电视系统没有影响,给出相应的 产品设计思路和相关指标描述。 设备提供 方应针对组网能力提供以下信息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1)供 方应给出 EOC 系统对电缆分配网衰减、反射、抗噪能力等指标的最低要求。 在不同分配网络条件下, EOC 系统可达到的性能指标( 1 对 1 对 11 对 32 时的吞吐量,分别提供同 时上行、同时下行、同时上下行的数据),要求供 方提供 EOC 设备对电缆网的具体指标要求。 作为附件提供。 ( 2) EOC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选型时 给出具体的抗干扰解决方案。 ( 3)为了确保对正常的有线电视信号不产生任何干扰, EOC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带外抑制能力, 供 方应根据给出杂散电平的测试数据。 要求提供局端和终端产品 RF 端口的其它相关指标(包括反射损耗、插入损耗、隔离度等)。 ( 4) EoC 系统其射频输出信号不能影响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选型前要求 详细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案。 ( 5)供 方应提供 EOC 系统核心总结 的相关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芯片厂家、 应用地区、 应用规模、供货能力、后续开发能力及芯片发展演进Roadmap 等。 12 网络设计要求 用户接入场景设计 根据上述 我方 网络所需提供的业务类型、带宽需求、用户容量等要求,结合河北 广电网络现状,并以不影响目前 河北 广电现有业务为前提下, 提供 出最优化设计方案。 请以 4 端口光站下覆盖 200~300 户 为模型进行阐述: 在设计方案中应包含以下信息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设备配置及性能 给出 EOC 局端设备或模块数量、 EOC 终端数量配置,同时给出该配置的升级方案,并说 明升级后系统的最大共享带宽(要求提供“终端数量 vs 共享带宽”的曲线图),最大户均带宽和最大并发数。 请给出最优升级方案。 例如:网络扩容、软件升级、硬件升级、信道叠加等。 2.链路设计 给出 EOC 系统(包括局端、终端)设备及器件的相关指标对于电缆网链路(包括电缆和分支分配器)损耗的影响,给出设备及器件的射频接口对于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影响。 明确具体参数指标。 3.局端安装方案及附图 设备提供 方应提供局端的具体安装方案和供电接口类型。 4.系统调试方案 应针对系统开通、故障处理等施工、维护方面的要求,预留调试点,并 保证调试的过程不影响有线电视业务的正常播出,尽量减少入户次数。 5.测试仪器仪表的要求 设备提供 方应针对投标 EOC 产品提供或推荐相关测试仪表,并给出测试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案。 应包括针对局端和终端的不同的测试方法、给出局端和终端的不同参考指标。 (我省网络环境较复杂,各地选用 CMTS 和 EOC 等 方式的都有,同一网络中, CMTS 与 EOC、 LAN 混合工作的情况下 建议 引入第三方软件厂家 或有软件研发实力的设备厂家 进行 各地市 的 统一网管,要求厂家统一开放接口并无偿配合开发工作,各个厂家提供的 EPON 设备 须能够互联互通 ) 13 EOC相关 设备工艺及配置要求 EOC 局端设备 要求 项目 具体要求 设备类型 EoC 局端设备应至少支持 31 个 并发终端设备的接入。 硬件要求 EoC 局端设备为 室内型 的,要求是 金属外壳 并 具有良好的 防尘 和散热性能,适合于安装 于 楼内光接收机箱内 ,机壳底盖宜配有螺丝孔位,便于与金属背板固定。 EoC 局端设备为 野外型 的,要求具备 防水外壳( 外壳达到 IP54 防水要求)并具有良好的 密封 和散热性能,适合安装于 落地箱内 ,或 楼道墙体上或附挂杆路上 ,机壳底盖宜配有螺丝孔位,便于与金属背板固定。 所有 EoC 局端设备需要提供接地连接位置,保证设备机壳接地方便可靠。 设备接口 以太网 上联 接口应 支持 FE, 建议支持 GE, 数量大于等于 1 个,应符合 IEEE 的规定。 支持 RF 端口的 111(单模块 1进 1 出), 212(单模块 2进 2 出), 222(双模块 2 进 2 出)三种模式灵活切换。 射频输入、输出端口必须为公制 75Ω阻抗 F 型接头。 应采用内置混合方式,设备必须支持掉电旁路功能,当设备掉电时不妨碍正常 TV 射频信号的传输。 EoC 局端设备应提供本地管理( console)接口或带外 Ether 管理接口。 网线引出口需做防潮密封处理。 根据各地市现场施工实际 建议 将 管理接口、以太网接口、射频输入输出端口设置在设备的同一侧 , 电源接口可设置在设备另外一侧 也可设置在同侧。 方便在机柜内和户外的地埋式走线安装。 局端设备必须支持 和 标准。 局端设备必须支持 SNMP 协议。 指示灯 EoC 局端设备内以太网口、功能模块、电源模块必须配置 LED 状态显示,以反映设备的工作状态。 状态指示灯应设置在设备的同一侧。 至少有 3 组指示灯,一组灯反应电源的工作状态(电源无、电源 正常);一组灯反应以太网接口状态(连接、无连接、有数据发送等);一组灯反应射频接口状态(连接、无连接等) 供电 EoC 局端应提供 220VAC 供电 和 60VAC 两种 方式 的供电模块或 220V 转直流供电模块。 60VAC 供电模式下过流能力不小于 10A,两种方式 由用户自选。 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 单相 , 不小 于 180V~ 240V 的范围 ,频率 50Hz5%,线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 5%。 EoC 局端应具有电源模块防浪涌保护,射频输入输出端口具备防雷保护功能。 EoC 局端电源模块工作稳定可靠,整机具有良好的 散热性能。 单模 额定功率应不超过 15w(含电源适配器自身损耗功率在内)双模不超过 25w。 可靠性 设备应按照工业级要求进行芯片和元器件的采购、设计和生产。 设备应达到或超过 %的可靠性。 14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的下限值应不低于 50000 小时。 尺寸 EoC 局端设备 室内型 限制最大尺寸 :285mm*220mm*47mm, EoC 局端设备 室外型 限制最大尺寸 315 2251 10mm 环境要求 应在 5℃~ 55℃温度环境范围中正常工作。 应在相对湿度为 10%~ 95%(非凝结)环境 下正常工作。 过压过流保护 设备应 具有 过压、过流 保护 功能, 在外接电源异常时保护设备的核心部分。 电源端口应具备 4KV 防护能力;以太网接口应具备 防护能力。 电磁兼容要求 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应符合 GB 92541998 以及 GB/T 176181998 的规定 局端设备应达到电磁兼容( EMC) B 级标准。 配件 应提供长度为 米的 console 线或本地管理网线一根; 应提供长度为 米的网线一根; 应提供两端为公制 75Ω阻抗 F 头、长度为 2 米的 755 同轴电缆连接线一根。 (是否标配由各公司自 选。 ) 提供详细产品手册一份。 EOC 终端设备 项目 具体要求 设备类型 户内多业务场景的 EoC 终端 : 按 业务以太网端口数 划分 为 2 端口设备和 4 端口设备。 其他类型端口,可选支持。 硬件要求 EoC 终端设备为室内型,适合于平放或竖立于桌面。 设备接口 用户侧网络接口应为 FE 接口,应符合 IEEE 的规定。 射频输入必须为公制 75Ω阻抗 F 型接头;射频输出接口建议为公制 75Ω阻抗F 型接头。 应采用 内置混合方式 ,设备必须支持掉电旁路功能,当设备掉电时不妨碍正常 TV 射频信 号的传输。 建议将电源接口、以太网接口、射频输入、环出端口设置在设备的同一侧。 终端设备必须支持 和 标准。 终端设备必须支持自动网络注册。 建议不留 CONSOLE 配置口。 建议向用户提供查询功能,但不向用户提供配置功能。 指示灯及开关 EoC 终端设备内以太网口、功能模块、电源模块必须配置 LED 状态显示,以反映设备的工作状态。 状态指示灯应设置在设备的同一侧。 EoC 终端至少有 3 组指示灯,一组灯反映电源的工作状态(电源无、电源正常);一组灯反映以太网接口状态(连接、无连 接、有数据发送等);一组灯反映射频信号状态。 供电 EoC 终端应提供 AC220V 电源适配器。 终端设备具有独立电源开关和良好抗静电能力。 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 单相 180V~ 240V,频率 50Hz5%,线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 5%。 EoC 终端应具有电源模块防浪涌保护,射频输入输出端口具备防雷保护功能。 EoC 终端电源模块工作稳定可靠,整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15 额定功率应不超 过 10w( 含电源适配器自身损耗功率在内)。 可靠性 设备应达到或超过 %的可靠性。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的下限值应不低于 50000 小时。 环境要求 应在 0℃~ 45℃温度环境范围中正常工作; 应在相对湿度为 10%~ 95%(非凝结)环境下正常工作。 过压过流保护 设备应 具有 过压、过流 保护 功能, 在外接电源异常时保护设备的核心部分。 电源端口应具备 4KV 防护能力;以太网接口应具备 防护能力。 尺寸 EoC 终端设备限制最大尺寸 :190mm*145mm*36mm。 (扩展后尺寸可能会 变化) 配件 提供长度为 米直通网线一根; 提供长度为 3 米、一端为 75Ω IEC 公头 、另一端为公制 75Ω 阻抗 F 头的 755同轴电缆连接线两根。 (是否标配 全部 由各公司自行选定) 要求配置的各种线缆 符合国标产品 的 标准。 由于配件质量产生的问题由设备提供方全权负责。 提供详细的产品手册一份。 电磁兼容要求 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应符合 GB 92541998 以及 GB/T 176181998 的规定 终端设备应达到电磁兼容( EMC) B 级标准。 扩展产品 能否提供支持无线上网功能的终端产品型号及规格。 射频参数 要求 项目 指标要求 工作频率范围 符合河北广电网络 集团 公司 各地市 的 具体 频率规划; 不干扰其他通讯业务正常频率。 射频带宽 40dB 带宽范围不得和 河北广电网络 集团 公司 的有线电视现有频率规划内的频道重叠。 输出电平 ≤ 120dBμ V ( 标称带宽内)。 接收电平范围 40dBμ V 至 100dBμ V 信道捆绑 建议局端设备支持信道捆绑和信道扩展。 终端接收灵敏度(建议) 64QAM 对应 40dBμ V 至 45dBμ V, MER=25dB, QEF BER< 1E9 256QAM 对应 45dBμ V 至 50dBμ V, MER=28dB, QEF BER< 1E9 CATV口反射损耗 87550 MHz≥ 16dB 550- 862MHz≥ 14dB CA。河北广电eoc设备入围选型技术标准修改稿v1版5
相关推荐
和基础设施条件,包括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 (校内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 ; (四 )具有能胜任所开设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所规定课程的专兼职教师 队伍,包括专任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 每专业必须配备两名以上具有与所开专业相应或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 )、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 行业
定 1) 6年 2)必要时 应由厂家提供传感器、测试仪、测试标准及速度定义 23 外传动部件检修 1)各传动、转动部位应进行润滑 2)拐臂、轴承座及可见轴类零部件无变形、锈蚀 6年 16 序号 项目 要求 周期 备注 3)拉杆及连接头无损伤、锈蚀、变形,螺纹无锈蚀、滑扣 4)各相间轴承转动应在同一水平面 5)可见齿轮无锈蚀,丝扣完整,无严重磨损;齿条平直,无变形、断齿 6)各传动部件锁销齐全
,进行试压试验。 一般 20— 30t的中型振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20cm,中型振动单足碾或 40— 50t的重型振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 30cm。 (7)粉煤灰辗压,遵循先轻后重原则,对人工摊铺的灰层先用履带式机具或 8— 12t轻型压路机静压 1— 2遍,稳定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3— 4遍。 机械摊铺的灰层可直接用 20t以上的中型或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3— 4遍
( 2)操作工艺 1)下承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按常规调试拌和 ,满足生产配合比各项要求;对施工机具作全面检查,现场就位。 2)测量放线 在底基层或路床上恢复道路中线,中线段每 20m 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 10~ 15m 测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 10m 设高程桩。 并测设路基边桩,标示出基层面设计高程。 摊铺机作业时, 4~6m 放置测墩,并依据钢丝绳或铝合
有利于表面排水。 贯入式路面的热稳定性主要依靠粗集料间的锁结力,故对沥青用量和沥青稠度也没有沥青混凝土路面那样敏感,其路用性质和适用层位与沥青碎石路面相接近。 沥青贯入式路面可热法施工,也可冷法施工。 热法施工时用加热的粘稠沥青浇在冷集料上,路面成型较快,适用于城市道路和交通繁忙的公路;冷法施工时用乳化沥青冷浇,但需待乳化沥青的油水分裂、水分蒸发后才能初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