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内容摘要:

. 沉降观测周期 我院根据现场 施工 情况, 于 2020 年 9月 9 日对本 建筑物 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 15 米 观测了一次,于 2020年 9 月 9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观 测,本 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 15 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 7次观测工作,目前共计进行了 22 次观测,共历时 356 天。 六 . 观测精度及观测值的平差计算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20 第 条表 规定: 沉降观测 变形测量精度等级定为二级, 观测精度按二级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精度 即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77。 2. 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 : (1) 水准线路闭合差定为 :f△ h≤177。 n mm(n为测站数 ); (2) 各测站视线长度≤ 50m; (3) 测站前后视 距差≤ 2米 ; (4) 前后视距差累积≤ ; (5) 视线高度≥。 3. 观测仪器:采用瑞士产徕卡数字式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 DNA03,配合条码式铟瓦水准钢尺施测, 仪器标称精度: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 四期扩建工程 沉降观测 技术 报告书 】 4 177。 ,外业视距限差均由数字式水准仪机载软件进行自动控制, 对限差超限的数据已由仪器对该站超限数据删除,当场对该站数据进行了返工重测。 4. 观测值的平差计算 每次外业观测工作结束后将仪器内存中的外业观测数据下载进计算机后 ,用 南京河海大学 开发的专业控制网平差软件 “建筑沉降分析系统” 软件 进行平差计算各点的高程和精度。 对 平差后水准线路测站高差中误差 不满足 二级 沉降观测变形测量 精度(177。 ) 的观测数据 ,立即返工重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为止,其后将各观测点平差后的高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