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电双向接入网技术培训材料内容摘要:

送, 表示波长的增量,一般 取 1~ 10nm。 实际调试时 , 保持进入 波分复用器的外调光信号比直调光信号高 6~ 8dB。 组网时采用 1550nm+1550nm 叠加( 1550nm+) 光链路结构来实现。 1550nm+1310nm 光链路结构 的 系统本地信号插入方便,组网简单, 推荐 优先使用。 除此之外, 另 有一种光信号插入的方案,即 1550nm+1550nm 叠加 1310nm光链路结构,其工作原理是, 本地信号经 1310nm 光发射机调制后与 1550nm 广播信号进行波分复用后向下传送,复用位置必须在 1550nm 光放大器之后。 由于1310nm 和 1550nm 两种波长的光链路损耗不同,对工程调试中带 来不便 ,因此一般不用于实际组网。 7 方案介绍和特点分析 光网络拓扑结构加上光传输技术和以太网在电缆网络采用的传输技术构成组网的描述方式。 例如, FTTB+EPON+LAN 表示拓扑结构为光纤到楼,光缆网络采用 EPON 传输技术,电缆网络采用 LAN 技术传输以太网。 组网方案的多样性给我们根据现有的网络结构和经济性能以多种选择。 下面分别简要地将各种组网方案予以阐述 和分析。 FTTB+EPON+LAN 组网方案 采用“光纤到楼、光机直带用户、 EPON 传输、同轴电缆五类线复合电缆入户、以太网接入”的网络结构。 HFC 网络传输系统采用 860MHz 频带,拓扑结构为光链路采用一级 1550nm 环型光链路、二级 1310nm 或 1550nm 星型光链路的结构,楼栋以下接入网采用光接收机直接通过同轴电缆覆盖用户,同轴电缆网络采取“单向传输、集中接入”的原则设计。 双向网络采用基于 EPON 技术的点对多点光以太网传输技术,楼栋至用户采用五类线方式。 网络结构 接入网线路由分前端、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线路、小区接入点、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楼栋接入点、楼栋至用户终端接入线路、 用户终端组成。 根据光链路拓扑结构不同分为 1550nm+1310nm 和 1550nm+1550nm 叠加1550nm+两种方式。 组网示意图 如下: 1 5 5 0 一 级 环 网分 前 端小 区 接 入 点分 前 端 至 小 区光 缆 线 路小 区 至 楼 栋接 入 线 路O N U楼 栋 交 换 机1 3 d B m 1 3 1 0 n m光 发 射 机高频接线模块S T BP C用 户 网 关射频混合分配单元预 留同 轴 电 缆五 类 线同 轴 电 缆五 类 线G E汇 聚 交 换 机I P Q A M交 互 电 视 网 络I P 城 域 网单元集中分配器1 : 2OLTG E正 向 光 接 收 机分配器楼栋集中楼 栋 光 接 收 机1 3 1 0 n m1 4 9 0 / 1 3 1 0 n mP O N 1P O N n前 端I PI P1 : 81 : 21 : 8楼 栋 接 入 点单 元 接 入 点楼 栋 接 入 线 路单 元 接 入 线 路 用 户 终 端图 1 采用 1550nm+1310nm 光链路结构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分 前 端小 区 接 入 点分 前 端 至 小 区光 缆 线 路小 区 至 楼 栋接 入 线 路楼 栋 接 入 点单 元 接 入 点楼 栋 接 入 线 路O N U楼 栋 交 换 机高频接线模块S T BP C单 元 接 入 线 路 用 户 终 端用 户 网 关同 轴 电 缆五 类 线同 轴 电 缆五 类 线G E汇 聚 交 换 机I P 城 域 网单元集中分配器1 : 2OLTG E分配器楼栋集中楼 栋 光 接 收 机1 5 5 0 n m1 4 9 0 / 1 3 1 0 n mP O N 1P O N n前 端I PI P1 : 81 : 21 : 81 5 5 0 一 级 环 网光 复 用 器I P Q A M交 互 电 视 网 络1 : N1 5 5 0 直 调 光 发光 放 大 器射频混合预 留1 5 5 0 n m 传 输光 放 大 器光 开 关一 级 光 路 保 护 广 播 信 号 放 大 分 配 图 2 采用 1550nm+1550nm 叠加( 1550nm+)光链路结构 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对于一个 500 户小区模型来说,各部分结构分别描述如下:  分前端部署光发射机、光放大器等 HFC 传输设备和汇聚交换机、 OLT 等数据传输设备,实现 HFC 下行广播信号的传输和小区双向数据业务信号的汇聚。 主要分为三部分功能:一级光路保护、广播信号放大分配和本地信号插入。 一级光路保护模块采用光切换开关实现一级光链路主备光信号的保护。 广播信号放大分配模块根据分前端覆盖范围大小进行具体设计。 本地信号插入 模块 采用射频插入或光插入两种方式将本地信号插入到广播电视信号中。  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线路,分配 12 芯光纤,平均距离为 3000 至 5000 米。 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点的光纤量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双纤三波的组网方案计算光纤用量。 每 60 户作为一个楼栋光接入点分配 1 芯光纤作为数据传输用,每 8 个楼栋光接入点分配 2 芯作为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用,按 20%计算冗余,最后按 4 的倍数取值。 对于一个 500 户小区,数据传输使用 8 芯,数字电视使用 2 芯,冗余 2 芯,共计 12 芯。 分 前 端1 2 芯 光 纤2 芯 光 纤5 0 0 户 小 区小 区 接 入 点6 0 户 楼 栋6 0 户 楼 栋6 0 户 楼 栋楼 栋 接 入 点用 户 终 端2 芯 光 纤2 芯 光 纤8 个 图 3 小区光纤配置图  小区接入点对应小区机房,其中放置光交接装置和本地插入和汇聚设备,对主干光缆和小区分配网光缆进行接续、分配和调度,并实现本地信号的插入以及满足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前端汇聚设备的下移要求。 无小区机房时采用光交 接箱部署。  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布放 2 芯室外光缆,平均距离为 200300 米。  楼栋接入点放置楼栋设备箱,对进楼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和分配后,覆盖单元接入点。 楼栋接入点覆盖用户数不超过 60 户。 楼栋设备 箱由箱体 和楼栋光接收机、 ONU、交换机、高频模块、熔接单元、供电设备及附件组成。 楼栋设备箱采用一体化设施,有效利用箱体空间。 有源设备采用本地 220VAC 供电方式。  楼栋接入点至单元接入点布放 7 以上同轴电缆和大对数电缆。  单元接入点对电信号进一步的分配, 实现 HFC 射频信号的分配,并实现大对数电缆和入户五类线的对 接, 覆盖最终用户。 单元接入点覆盖用户数为 8~ 16 户。  单元接入点至用户布放 5 同轴电缆和五类线的复合电缆。  用户信息终端: 用于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的线路接口,向用户提供射频和以太网接口。 方案 特点 本方案具有 性能高、可靠性高、成本低、可扩展性好 的特点 ,利于向 FTTH演进 , 适合用作网络新建,也可以作为分配网络改造的优选方案,但需要克服重新布放五类线的工程困难。 下面从多个方面对网络特性进行描述。 多业务支撑  视频业务 860MHz 带宽的 HFC 系统可用以承载近 500 套的直播标清电视, 采用 IPQAM方式实现标清 /高清的 VOD 点播。 按照每 500 户小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