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内容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提升。 沿着仙霞古道,文明在向四周传播。 一条古道,见证了江山几乎全部的文明发展史。 一、设县须江 说明: 江山的人类文明史是从 4000多年前开始。 春秋战国以后,这里先后属于大末、新安管辖。 六朝时期,北方战乱多发,不少北方先民从中原来到了这片秀丽的山川,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江山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迅速发展。 公元 621年(唐武德四年),高祖置须江县,开始了江 山建县的历史。 尽管其间一度有所反复,但到了公元 689年(永昌元年),须江县的设立最终确立了下来。 唐代须江县的发展为黄巢以军开辟仙霞古道创造了条件。 新石器时代 17 说明:江山的历史是从距今 4000多年的山岩尾遗址开始的。 此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大约商周时期的 1000多年间,古老先民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从一两个点向众多的点不断的扩散。 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这些先民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江山的山山水水。 (待绘制) 一、江山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址分布图(待绘制) 序号 时代 名 称 地 点 1 新石器时代 达坪遗址 石门镇黄泥岗山达坪(市级) 2 新石器时代—商周 山岩尾遗址 峡口镇模三村山岩岭北 100米(已发掘) 3 商周 营盘山遗址 长台镇长台营盘山(已发掘) 4 商周 桑淤山岗遗址 碗窑乡桑淤村东北 100米 5 商周 乌房山遗址 上余镇上余村乌房山东北约 100米 6 商周 曲塘坞遗址 清湖镇郭步村西曲塘坞 7 商周 后门山遗址 石门镇中山头村后门山 8 商周 苏家岭遗址 凤林镇高坂村苏家岭 9 商周 乌里山遗址 清湖镇和睦村东南约 150米 10 商周 温山遗址 淤头镇前江村西南温山 11 商周 安基遗址 石门镇安基村宁蓬 12 商周 峡口遗址 峡口镇金田坂 13 商周 安山遗址 淤头镇新建村安蓬 14 商周 大岗遗址 碗窑乡前村大岗 15 商周 大尖山遗址 凤林镇凤五村西大尖山 16 商周 草铺山遗址 上余镇联珠村东南草铺山 17 商周 大悲山遗址 凤林镇凤五村大悲山 18 商周 后坂遗址 上余镇七一村后坂 19 商周 上游山遗址 石门镇长山村东北上游山 20 商周 西干山遗址 石门镇界牌村北西干山 21 商周 破塘坞遗址 石 门镇岭岗口村破塘坞山坡 18 22 商周 高干夵头遗址 石门镇安基村高干夵头山 23 商周 莲塘山遗址 江郎乡西山村安里莲塘山 24 商周 树坞山遗址 江郎乡西山村陈村树坞山 25 商周 余家坞遗址 江郎乡余家坞村长山头 26 商周 长安遗址 长台镇长安村东北长安水库边 27 商周 馒头山遗址 碗窑乡童家山底馒头山 28 商周 上岙头遗址 碗窑乡前村上岙头 29 商周 觉海庵山遗址 长台镇长台觉海庵山 30 商周 黄泥谷遗址 凤林镇溪淤村黄泥谷 31 商周 吕家山遗址 凤林镇中岗村吕家山 32 商周 瓦窑山遗址 大桥镇大桥村瓦窑山东侧约 100米 33 商周 早田畈遗址 坛石镇早田畈 34 商周 黄土岗遗址 四都镇四都村黄土岗 35 商周 日晏山遗址 碗窑乡乌头基村日晏山 36 商周 千年山遗址 茅坂乡下社村南千年山 37 商周 木鱼墩遗址 茅坂乡下社村南木鱼墩 38 商周 上马山遗址 清湖镇小清湖村上马山 39 商周 前山遗址 上余镇后庄村前山 40 商周 蟹形山遗址 四都镇北山村蟹形山 41 商周 后门山遗址 上余镇黄陈村西后门山 42 商周 塘力岗遗址 碗窑乡宅下村塘力 岗 43 商周 大桥遗址 大桥镇大桥村瓦窑山南侧 200米 44 商周 虎头山遗址 贺村镇狮峰村虎头山 45 商周 高山头遗址 碗窑乡上江坝村高山头 46 商周 黄泥岗遗址 石门镇下厅村黄泥岗山 47 商周 基山遗址 清湖镇清湖一村基山 48 商周 庙山遗址 清湖镇乐意村庙山 49 商周 索赋岭遗址 石门镇下圳头村索赋岭 50 商周 二虎山遗址 清湖镇清湖村二虎山 19 51 商周 前山头遗址 清湖镇乐意村前山头 52 商周 九弄坞遗址 清湖镇水泥厂九弄坞 53 商周 坝贺大山遗址 贺村镇坝贺 大山 54 商周 马羊岗遗址 清湖镇贺仓村东南马羊岗 55 商周 蛤蟆坝遗址 大桥镇社墩村山头底蛤蟆坝 56 商周 石在岭遗址 贺村镇狮峰村石在岭 57 商周 毛村山遗址 石门镇泉塘村西毛村山 58 商周 苏家山遗址 贺村镇坞里村苏家山 59 商周 张老山遗址 茅坂乡乌应弄村南张老山 60 商周 上头山遗址 上余镇联珠村西北上头山 61 商周 航山遗址 清湖镇清湖村航山 62 商周 庵前遗址 须江镇五家山村大坞庵前 63 商周 徐家后山遗址 江郎乡余家坞村徐家后山 64 商周 桐墩遗址 长台镇桐墩村桐墩 65 商周 山桶遗址 茅板乡乌鹰弄村山桶竹叶山 66 商周 长山遗址 茅坂乡株树村窑岗长山 67 商周 黄妙山遗址 新塘边镇卅六都村黄妙坞 68 商周 安山坝遗址 大桥镇文山村安山坝 69 商周 埂头村遗址 吴村乡张埂头村岙头尾 70 商周 古城山遗址 峡口镇旧街村东北古城山 71 商周 大模漾山遗址 新塘边镇新塘边村西北大模漾山 72 商周 东库遗址 新塘边镇东库村新东库溪 73 商周 花墩遗址 卅二都乡荷花墩村南龙头山 74 商周 华塔遗址 淤头镇华塔村东南乌头山 75 商周 石口遗址 清湖镇石口村半爿中山 76 商周 源口遗址 碗窑乡源口村凤凰山 77 商周 鲁家山遗址 须江镇郑村西南鲁家山 78 商周 淤头大山遗址 淤头镇郑村西大山 79 商周 寺横头山遗址 新塘边毛村山头村寺横头山 20 (略):印纹陶、原始瓷、石器等 ( 1)商 印纹陶平底罐 峡口地山岗出土 ( 2)商 印纹陶折腹罐 峡口征集 ( 3)商 印纹陶双耳罐 长台营盘山采集 ( 4)商 印纹陶圜底釜 ( 5)西周 复合印纹陶罐 王村地山岗出土 ( 6)西周 有脊印纹陶罐 和睦乌里山采集 ( 7)西周 印纹陶带盖罐 石门招明出土 ( 8)西周 曲折纹陶尊 石门小洪岗出土 ( 9)西周 印纹陶折肩罐 长台营盘山采集 ( 10)西周 编织纹原始瓷尊 王村地山岗出土(编号: 1193) ( 11)西周 有杯原始瓷豆 王村地山岗出土(编号: 1179) ( 12)西周 原始瓷桶形罐 峡口地山岗出土(编号: 1187) ( 13)西周 原始瓷簋 峡口地山岗出土(编号: 1189) ( 14)西周 有脊原始瓷尊 峡口地山岗出 土(编号: 1178) ( 15)西周 原始瓷尊 石门招明出土(编号: 1246) ( 16)石斧(编号: 142 1425) ( 17)石刀(编号: 128 128 128 129 1384) ( 18)石网坠(编号: 136 1401) ( 19)石环(编号: 150 150 150 1506) ( 20)石锛(编号: 129 1300、 1310) 姑蔑大末属地 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江山属于姑蔑的一部分。 春秋末年属于越国,战国后期又属于楚国。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 222年),大将王翦灭楚 国,在姑蔑旧地设了大末县,治在今龙游,江山隶属大末县。 东汉立国,大末改称为太末,江山隶属太末县。 :原始瓷罐、原始瓷碗、双耳陶罐 :云雷纹腊石瑷、陶纺轮、羊角形支座(编号: 196 196196 1965) :青铜编钟、青铜箭镞、青铜矛 21 : ( 1)汉 青瓷双耳杯 征集 ( 2)汉 青瓷盘口壶 丰足郑村出土 : ( 1)汉 方格纹泡菜坛 赵家出土 ( 2)汉 双耳陶壶 江山工商局移交 ( 3)汉 直腹陶罐 长台出土 ( 4)汉 陶灶 长台出土 :八乳禽兽规矩镜 信安(新安)属地 说明: 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山地区先后隶属新安、信安县。 西晋末年以后,伴随着北方先民的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江山地区的发展。 从这一时期遗址、墓葬中出土的各种精美文物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 1)晋 青瓷水注 和睦乌里山墓葬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2)晋 青瓷双头天鸡壶 和睦出土 ( 3)晋 青瓷蛙注 和睦东儒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4)晋 青瓷钵 上余 联珠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5)晋 青瓷盘口壶 上余联珠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6)晋 青瓷天鸡壶 上余黄陈岗出土 ( 7)晋 青瓷碗 敖坪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煤精雕兽、银子、金子 ( 1)南朝 青瓷盘口壶 和睦乌里山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2)南朝 青瓷灶具 江山公安局移交 国家三级文物 ( 3)南朝 青瓷博山炉 江山公安局移交 国家三级文物 ( 4)南朝 青瓷虎子 和睦 出土 设县须江 说明: 唐武德四年( 621)年,高祖分信安县(今衢江、柯城两区) 22 设立须江县,以城南有须江而得名,不久废止。 唐初的须江县境包括今江山市及江西玉山、广丰部分地区。 永昌元年( 689),复置须江县,到唐玄宗天宝年间,须江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上等县。 : ( 1)隋 青瓷印花豆 江山公安局移交 国家三级文物 ( 2)隋 青瓷盘口壶 上余黄陈岗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3)唐 青瓷多足砚 淤头出土 国家二级文物 ( 4)唐 青瓷长颈瓶 淤头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5)唐 青瓷唾盂 淤头出土 ( 6)唐 青瓷盘口壶 上余黄陈岗出土 国家三级文物 ( 7)唐 青瓷蟠龙瓶 丰足出土 国家二级文物 :三彩青瓷枕、条彩青瓷碗、蓝彩青瓷碗 :金发钗、金发簪、银发钗、银发簪、铜碗、铜箸 : ( 1)唐 四仙骑镜 ( 2)唐 瑞兽鸾鸟镜 ( 3)唐 素面镜 ( 4)唐 葵花形盘龙纹镜 ( 5)唐 龙凤镜 ( 6)唐 瑞兽葡萄镜 ( 7)唐 雀绕花枝镜 ( 8)唐 海兽葡萄镜 ( 9)唐 瑞兽鸾凤葡萄镜 ( 10)唐 真子飞霜镜 :纪年砖,铭 “维大唐上元二年 ( 761)岁次景子周椎等葬祖父 ” ,淤头镇王坟岗墓群出土;纪年砖,铭 “大唐天宝三年( 744)岁次甲申 ”,淤头镇王坟岗墓群出土 23 时代 江山建制 江山归属 备注 春秋 姑蔑 春秋末年 越国 战国末年 楚国 秦王朝 会稽郡大末县 前 222年设立大末县 西汉 会稽郡大末县 王莽执政期间改名为末治 东汉 会稽郡太末县 东汉初平三年( 192)后改隶新安县 三国吴 东阳郡新安县 吴宝鼎元年( 266)划会稽郡一部设东阳郡 西晋 东阳郡信安县 西晋太康元年 ( 280)改新安为信安 东晋 东阳郡信安县 南朝 金华郡信安县 陈天嘉三年( 562)东阳郡改称金华郡 隋代 婺州信安县 隋朝初年金华郡改称婺州; 隋大业三年( 607)又改婺州为东阳郡。 唐代 须江县 衢州 唐武德四年( 621)设须江县, 2年后废; 唐永昌元年( 689)复置须江县。 五代 江山县 衢州 吴越宝正六年( 931),因境内有江郎山,而改称江山。 北宋 江山县 衢州 24 南宋 江山县 衢州 南宋末咸淳三年( 1267)改江山为礼贤 元代 江山县 衢州路 元至正十三年( 1276)礼贤 又恢复江山旧名 明代 江山县 衢州府 元至正十九年( 1359)朱元璋义军克衢州,改称龙游府,至正二十六年( 1366)又恢复衢州府。 清代 江山县 衢州府 二、古道开辟 说明: 从浙江衢州到福建建瓯,过去有两条路,一是经常山、玉山、上饶、铅山等地,翻越武夷山到建瓯;一是经江西广丰过二渡关至福建浦城,再到建瓯。 两者路程均较远。 唯有翻越仙霞岭直取浦城的仙霞古道这条路最近。 黄巢义军对仙霞古道的开辟改变了浙闽交通的格局,对浙闽边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巢像( 见仙霞关 ) 说明: 黄巢 (。 ~ 884) , 唐末农民起义英雄,山东 曹县 人。 他初通文墨,善击剑骑射,以贩私盐为业。 唐朝末期,黄巢等人揭竿而起,很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