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抛石内容摘要:

主要施工设备计划 根据施工规划及各项工程项目施工高峰强度,计划投入本标段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设备。 主要施工设备使用台班计划表 根据进度计划及各工程项目施工高峰,计算各时段的主要施工设备使用台班计划。 附:主要施工设备使用台班计划表 主要材料计划 施工材料说明 本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为块石、碎石、砂、水泥、柴油等。 根据招标文件,以上 材料全部由承包商自行采购、验收和保管。 施工中所用水泥、柴油及其它材料当地就近购买。 主要材料准备时间和数量 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时上报材料需求计划,材料提前三天到位;施工高峰期,待用材料至少储备三天使用量。 根据进度计划及各种工程项目施工高峰强度,计算施工各时段的主要材料计划用量。 第四章 施工方案 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分成水上护坡和水下护脚两部分,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干砌石拆除、坡面修整、干砌石、砂卵石垫层、水下抛石等。 水上护坡施工先进行削坡、整坡及坡脚脚槽开挖,再进行干砌石块施工。 同一 整治段内考虑流水作业,尽量避免相互干扰。 施工方案拟分土方工程、水上护坡及水下抛石等三部分。 土方施工 施工测量 测量仪器的选用与建立测量控制网的原则 根据本标段的地形特点和施工区的实际情况,拟采用瑞士产的捷创力 GST520 全站仪,其测角精度标准方差 2〃,测距精度 2mm+2ppm。 在测量放样开始之前,详细查阅工程图纸,搜集施工区平面与高程的控制成果,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的施工需要,根据平面控制点建立系列的测量控制网络。 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本工程等级要求及施工图和 SL52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并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布设测量控制网 根据监理人提供的有关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的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施工期的测量控制网。 测量控制网一般采用大地四边形、近似等边三角形、中心多边形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级控制点,布设不同等级的测控网,以供施工放样用。 根据设计文件规定及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拟采用大地四边形作为基础测控网,平面控制点埋设于通视良好、有利于开展、方便放样且不受施工影响、地基稳定坚实、能较长期保存的地方,并浇筑混凝土基础。 施工坐标系 采用与规划设计阶段的高程系列相一致的施工高程系统,建立与规划设计阶段坐标系统有换算关系的施工期坐标系统。 施工期坐标系统应直观、方便。 定位放样 依据构筑物所在位置,选择与构筑物就近的大地四边形测控点,并根据监理提交的控制网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具体点的测量放样。 为了保证精度,还应布设出单项、细部的坐标点。 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的几何尺寸,认真加以复核验算,确认无误后,才作为放样的依据。 高程控制 按照与坐标放样的同样原则,首先建立总体的高程控制网, 平均每公里布设一个高程控制点,在各个独立作业区,设置临时高程控制点。 可按各个等级高程网的要求,设置地面控制点显著标识,要求设置在不易被人员、车辆或其它因此损毁的地点。 控制点的复核 各张控制点,为了保证其准确性,须按要求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核测量,采用变更测站、往返闭合等方法进行校核。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考虑到岸线条件、地质状况及工程设计原则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本段工程特点、工程地质及现场勘察情况确定。 施工顺序 ① 一般遵循自上而下、分梯段进行施工的原则;先进行植被清理 、表土清挖,形成周边截排水系统,再进行削地皮开挖。 ② 在崩窝、跌坎等急需特殊处理的部位,尽量加大人工和设备的投入,保证开挖顺利按时完成。 施工方法 (1)施工排水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长期性排水沟,将地面不排走;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 2%,使场地不积水;在堤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或面需要地段内修筑水堤堰阻水,使地表水从预定地段流入***,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区域内。 枯水平台以上的边坡,含水率极大,在开挖前必须先挖临时截排水沟,排除开挖层内积水,方能上设备开挖。 ( 2)机械削坡开挖 ① 首先进行测量定位,找平放线,定位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确定开挖范围、坡率及分层情况。 ② 预留 20cm 保护层进行机械削坡开挖。 采用么铲多层接力开挖法,用多台反铲挖掘机在不同作业高度上同时挖土,边挖土,边将土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掘机挖土装车。 开挖一周前,在开挖区两侧设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以利排出开挖段内地表积水。 对边坡稳定进行验算,挖掘机应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坍方造成翻机事故。 同时施工时随时注意土层变化情况,如发现裂纹或部分坍塌等异常现象,应及时让施工设备撤离 ,保证设备的安全。 ③ 开挖时由深而浅,坡面要控制预留 20cm 保护层,再用人工修坡、找平,以保证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④ 上层开挖为下层开挖预留的施工道路,在下层开挖完成后,由反铲退挖清除。 ( 4)人工削坡开挖 机械削坡开挖时预留的 20cm 保护层采用人工削坡。 削坡分成两个阶段,施工时以 ▽ 分界点。 首先应完成 ▽ 以下的人工削坡开挖。 ( 5)特殊地段处理 对于特殊部位如崩窝、难工点,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崩窝采用人工挖沟并回填砂石料滤水,回填砂土袋的方法进行处理;大面积弹簧土采用 人工或机械挖除垢回填砂砾石置换方法处理等。 对内水外渗、橡皮土的综合处理措施详见第六章。 ( 6)土方回填 主要为堤身缺损需修整的部位填筑,填筑工程量 1235m3,用于填筑的土料不得含有机机物、块石、腐植土,控制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填筑粘土料按照设计边线和坡度填筑并超填一定余量,边刨毛、边铺土、边压实,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振动碾碾压。 对不能使用大型太实设备进行压实的部位,人工铺料,用小型碾压设备或夯实设备进行压实。 填筑前基础清理完成并洒水、干燥或刨毛处理,填筑基础表面以 下 10cm 之浅层应当耙松并与将要填筑的第一层填料一道进行压实,基础经监理验收合格原形开始填筑。 按要求先进行现场碾压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具的合理的碾压参数,以保证碾压质量达到设计压实度。 分段碾压的搭接碾压宽度和连接斜面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边坡系数进行修坡整理。 雨季施工时,首先在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当降小雨时停止粘土填筑,并做好填筑面的保护,雨后恢复施工,填筑面经晾晒后,进行复压处理,必要时对表面进行再次清理,并待质合格后及时复工。 低洼地段和不良地段,尽量避开雨天施工,如雨期较长,在 施工现场搭设临施工雨棚进行施工,以确保工期。 主要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总进度要求,投入本工程削坡土方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机械见下表: 编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PC200 反铲 方 台 1 第一层 2 PC200 反铲 方 台 2 第二层 3 PC200 反铲 方 台 2 第三层 4 推土机 东方红 75 台 6 5 自卸汽车 8T 台 12 劳动力组合:土方开挖高峰期作业人员劳动力组合见下表所示: 编号 类型 单位 人数 备注 1 操作手 人 23 含驾驶员 2 普工 人 40 4 管理人员 人 4 5 合计 人 67 施工技术措施 技术要求 ( 1)表土严格按监理的指定地点堆放,严禁在邻近过坡开口线附近堆土,且堆积高度不能过高。 ( 2)削坡开挖必须符合设计图纸、文件的要求,当监理确认基础不能满足设计图纸规定的开挖要求的部位,严格按监理要求进行补挖。 ( 3)建基面以上需留至少 20cm 厚的保护层,该层只能人工开挖、整平,不能使用机械挖掘,以保持原状土不受扰动。 ( 4)对已完工的清基发现不良地质地段时, 做好施工记录并及时 向监理汇报并迅速按监理的要求进行处理。 ( 5)开挖边坡最终轮廓不得欠挖。 ( 6)基础开挖后,对开挖后的基础面尺寸和土和质量进行自检,整修和处理;基础面必须平整坚实,不得有突起、松动块体、虚土浮碴等缺陷。 技术准备与技术交底 ( 1)开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施工图与其说明书上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 2)掌握本标段土方削坡工程的形式特点,对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部位在施工前作好特殊施工措施并报监理批准。 ( 3)对设计图纸具体要求、施工方案 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交叉作业注意事项、各工序之间的协作、施工质量标准和施工记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层层向下交底,最后由工长向班长在下达施工任务书时进行工程操作交底。 ( 4)为避免发生差错,在施工前按标准对边坡的开口线位置、坡脚位置、标高、坡比等进行复查、校核。 ( 5)作好施工技术日志。 此项目为隐蔽工程施工,施工日志特别重要,对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修改、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分析和处理记录,以及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工等进行详细记录。 ( 6)建立工程技术档案。 对图纸、图片、报表文件等 技术文件和资料按照立卷归档制度集中保管,作为质量评定和交工验收的必备资料。 质量技术措施 严格按合同文件指定的技术规范施工,加强开挖、碾压的过程控制。 施工根据施工控制网采用全部仪测量放样,施工过程中整治线、坡脚线现场插样桩。 施工员、技术员在削坡过程中随时用靠尺对坡度进行检测,测量员对标高进行检测。 在人工削坡时,每 2m 插一样桩,中间拉线,将边坡切割成纵向方格网,并在拐点处加密样桩,测量员跟班放样控制坡面坡比。 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参数施工,若发现违规现象应及时纠正,直至达到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安全技术措施 开挖时,两人操作距离不大于 ,多台操作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大于 10m,在挖土机作业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其它作业。 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层挖土。 开挖时严格按要求进行。 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不利情况,立即暂停施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反铲进行多台阶进行开挖时,对边坡稳定进行验算;反铲履带应 距工作面边缘至少保持 的安全距离,以防坍方,造成翻机事故;铲斗未离开作面时,不得作行走、回转等动作;制动应用回转制动,不得用转向离全器反转制动;装车时不得碰撞汽车任何部分;与高压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靠近高压线路;操作人员离开驾驶室时,必须将铲斗落地;行走时严禁在坡道上变速和空档滑行。 推土机严禁拖、顶启动,严禁行驶前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支架上;在陡坡上推土时,应先挖填,使机身保持平衡下进行作业,并有专人指挥; 2 台以上推土机同时作业时,其前后距离应大于 8m,左右应相距。 汽车行驶距土坡安全距离不小于 3m,配合挖掘作业时,就位后应拉紧手动制动器,卸料后,车箱必须及时复位,不得在卸料情况下行驶。 土方临时堆放距离边坡开口线不小于 1m,土方堆高不大于 ,不因堆土方而造成边坡失稳破坏。 施工期所有的土方开挖边坡面必须加以修整,使其处于安全状态,边坡成形后,为保证边坡稳定,及时进行砌石支护。 因施工需要设置临时边坡时,应制定详细的边稳定措施计划,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水上护坡施工 施工 规划 工程部位及工程量 本标段水上护坡工程包括:干砌石拆除、坡面修整、坡面导滤沟、枯水平台脚槽;枯水平台平铺块石;坡面砂卵垫层、干砌石护坡等。 ( 1)干砌石拆除:对原有需改造加固的坡面干砌石进行拆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