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方案12298字投稿:戴膋膌内容摘要:

气浮装置采用标准一体化气浮设备,型号 QF10,该装置集絮凝、反应、分离于一体,工艺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自动运行。 采用一体化 QF 气浮装置作为物化处理的设施,其优点是占地少、可工厂化预制、工程施工周期短、运行和操作简便。 放置在设备间。 主要设计参数: 气浮池 设计流量: 200m3/d即 型号: QF10 规格尺寸: 停 留时间: 3h 功率: 数量: 1套 综合调节池 功能:气浮池出水和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自流入综合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使被处理的废水,水质均化、水量均衡。 调节池内置污水提升泵,以保证水泵按照额定流量提升至后续生化处理单元。 主要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300m3/d即 设计停留时间 : 有效容积 :60m3 有效水深 : 构筑物尺寸: LBH= 结构:砖混 数量: 1座 主要设备:潜水泵 扬程: H=8m 流量: Q=18m3/h 功率: N= 材质:铸铁 数量: 2台( 1用 1备) UASB厌氧反应池 功能:综合调节池废水由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处理。 厌氧反应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固定床式高效厌氧循环反应器,有机负荷达到 5kgCOD/m3d 以上,去除率达到 75%以上,适用于中高浓度的 有机废水处理。 废水在 UASB内的厌氧生化过程中,通过水流的变速运动,达到提高厌氧生物细菌的活力,从而提高生化效率, 同时反硝化有机污泥,使剩余有机污泥减少 2/3左右,并且会把已经老化、钙化的死污泥从厌氧池内自动分离出来。 UASB 变速升流式生物厌氧反应池出水基本不带活性污泥。 为加强配水及水力搅拌效果, UASB 反应器进水采用脉冲进水方式,池顶部设置脉冲罐,脉冲比: 5~ 10: 1,底部设置脉冲布水装置。 主要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300m3/d即 水力停留时间: 24h 规格: 有效水深: 有效池容: 300m3 结构:钢混框架(半埋密封设 置) 数量 :1座 主要设备: 脉冲罐 材质: A235 炭钢 规格: 数量: 1套 脉冲布水系统 材质: PVC 数量: 1套 组合式弹性填料 规格: φ150mm 数量: 150m3 自吸泵 扬程: H=15m 流量: Q=12m3/h 功率: N= 材质:铸铁 数量: 1台 生物接触氧化池 功能:生化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最成熟、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之 一。 池内设置组 合式弹性填料,该填料比表面积大且水流特性十分稳定,易挂膜,是微生物生长的最佳场所。 接触氧化池设计气水比为 15: 1。 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 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 12h 规格: (一 级 二级) 有效水深: 有效池容: 150m3 结构:钢混框架(半埋设置) 数量 :1座 主要设备: 鼓风机 风量: 排出压力: 功率: 数量: 2台 (1用 1 备 ) 管式胶膜微孔曝气头 型号: PGB- 65 单支供气量: 6~ 8m3/支 .h 数量: 30套 材质:三元乙丙及天然橡胶 组合式弹性填料 规格: Φ150mm 数量: 150m3 二沉池 功能:经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配水渠自流进入竖流式沉淀池,主要用来沉降污水中的悬浮物及生化池中脱落的生物膜。 沉淀污泥用自吸泵抽排至污泥浓缩池。 主要技术参数: 结构形式:方形竖流式沉淀池 设计停留时间: 小时 有效容积: 62m3 有效水深: 构筑物尺寸: LBH= 表面负荷: h 结构:钢混框架(半埋设置) 主要设备: 离心泵 扬程: H=15m 流量: Q=12m3/h 功率: N= 材质:铸铁 数量: 1台 污泥回流系统 材质: PVC 数量:一批 污泥浓缩池 功能: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通过泵提至污泥浓缩池,其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进行再处理。 主要设计参数: 有效水深: 有效池容: 规格: 结构:钢混框架(半埋设置) 数量: 1座 主要设备: 螺杆泵 扬程: H=15m 流量: Q=12m3/h 功率: N= 材质:铸铁 数量: 1台 管道混合器 管径: DN65 材质: PVC 设备间 建在调节池上面,规格 ,砖混结构,内放置螺旋压榨污泥脱水机、气浮设备、加药机及 控制柜等。 污泥经絮凝器使污泥与高分子混凝剂反应絮凝后经污泥泵提升并进入螺旋压榨污泥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 脱水后滤后液回流至调节池进行再处理,泥饼外运填埋。 主要设备: 螺旋压榨污泥脱水机 型号: DN101 数量: 1台 气浮设备 数量: 1套 加药机(含溶药箱、储药箱、搅拌机、计量泵) 数量: 2套 控制柜(自动控制) 数量: 1台 值班室 内置监测仪器 规格: 结构:砖混结构(地上设置) 数量: 1座 风机房 内置风机、控制箱 规格: 结构:砖混结构(地上设置) 数量: 1座 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站设计方案 去除效率分析 表 1 设计去除率表 、电气与自控设计说明 、工程控制原理 本工程控制系统采用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作为中央控制器,采用中央集控和分散 控制相结合,方便、直观、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