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工程监理规划内容摘要:
1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 1对基础分部、主体分部,要写出质量评估报告;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监理工程师对整个工程项目要写质量评估报告。 (四)针对工程特点,主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本工程结构形式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质量的优劣是本工程质量控制成败的关键。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强化工程验收、完善检测手段、加强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作为强制性标准,也是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最低质量标准。 完善检测手段 这是改进监理工作的要求,也是提高监理工作科学性的要求。 对于结构的重要部位(梁、板、柱)按规范要求进行选点检测,用数据说话,以混凝土强度回弹仪检测,代替人工观测,提 高工程质量验收的科技含量,提高验收的科学性。 加强过程控制 施工前制定好施工方案、制作工艺,对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和检查,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序质量的检查验收。 贯彻强制性条文 ( 1)本工程的梁、柱、钢筋水泥等关系结构承载力的原材料必须严格保证。 进场时应有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单,进场后还应按批复验; ( 2)所有钢筋的级别、规格、数量与设计的吻合,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与评定等,对这些关键工序的检查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 同条件养护 新的质量验收体系规定了同条件养护。 同 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更能真实地反映结构中的实际混凝土强度。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合理,对施工、监理单位均不造成负担。 本工程一定贯彻同条件养护的方法。 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 模板的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浆。 现浇板采用竹胶模板(或多层板),在承重脚手架水平管上固定好刚桁架,在桁架上铺设 100X50 的木龙骨,间距 400,在龙骨上铺设竹胶模板。 为保证模板平整度及牢固性,可 用钉子钉在木龙骨上,为使模板严密不漏 浆,模板拼缝处用胶带纸进行粘盖。 梁柱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支撑固定采用双排脚手架。 柱模固定采用柱箍与架子进行拉结的办法,柱箍规格为φ 48@500 脚手管,现浇梁下承重脚手立杆间距不大于 800。 固定梁底水平管时,凡跨度大于 4m 的梁均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 1‰~ 3‰。 梁侧模固定采用短立管加短斜管与梁底水平管共同固定成一个三角形的办法,用来承受模板的侧压,为保证大梁的侧边顺直,支模时应拉通线进行找直。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和易于拆模,在绑扎钢筋之前,应涂刷隔离剂,且不得使钢筋受污染。 梁柱接头处是施工薄弱环 节,施工时要制作专用模板,配合定型钢模板使用,以保证接头处规则、平整。 柱子施工时 ,应弹出柱模控制线 ,便于模板找正 ,为使柱根部便于清理 ,柱下部应留清扫口 ,模板拆除时应轻拆轻放 ,不得猛砸硬撬。 模板工程质量监理流程图(见图 6) 钢筋工程: (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 3)钢筋绑扎: 梁柱钢筋在同一断面焊接接头,数量不大于 50%,钢筋绑扎 搭接接头,用三道绑丝绑扎。 板钢筋网片,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 应注意几个问题: a:梁柱箍筋接头位置应交错布置; b:提前做好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c:板负弯矩筋应加马凳,将受力筋放置上部; d:施工下层楼层时,应预留出上层楼梯筋。 ( 4)钢筋焊接: 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钢筋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钢筋焊接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熔渣、油污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矫直或切除。 钢筋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见图 7) 混凝土工程 ( 1)梁柱主筋、板底筋,用砂浆预制垫块 保护层,板底负弯矩筋支设钢筋马凳,以保证保护层准确。 ( 2)混凝土浇筑:柱浇筑每一浇筑层深度为 400,分层浇筑,逐层振捣。 梁板浇筑由一端推进,并应连续施工,不留或按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 ( 3)混凝土振捣:梁柱用震动棒,顶板用平板振捣器。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 . 施工前,应先将模板浇水润湿; b . 柱浇筑前,应先在根部填 50—— 100M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出现烂根。 浇筑时在柱模 2 米至 米高度内开一浇筑孔,待混凝土浇筑至该高 度并振捣完毕后,将孔封堵在浇筑上部一段混凝土。 c .施工时,应随时注意模板情况,出现下沉和大量漏浆,应马上停止浇筑整修模板。 d .平板混凝土要设立标高控制基准点,以保证标高正确和表面平整。 混凝土收水后应用木末子再模压一遍。 振捣时掌握好部位和时间,严防漏振和过振。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 小时以内做保温覆盖 ,并养护不少于 7 昼夜。 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见图 8) 采暖工程 ( 1)、材料进场检验 用于工程上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标志和检验及复试报告。 (2)、施工安装质量验收 加热管或电缆安装完毕后,在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前,应按隐蔽工程要求,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中间验收。 1) 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加热管或电缆的材料、规格及敷设间距、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 3) 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 4) 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 5) 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6) 发热电缆系统每个环路应无短路和断路现象。 ( 3)分水器、集水器及连接件等安装后应有保护措施。 ( 4) 管道试验与验收:这是专业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必须强化管理,亲到现场,严格检查和控制。 在管道安装完毕,监督施工人员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地热管必须进行打压试验。 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 倍,且不应小于。 在实验压力下稳压1 小时,其压力降不应大于。 ( 5)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条 件 技术要求 允许偏 差(㎜ ) 1 绝热层 接合 无缝隙 —— 厚度 —— +10 2 加热管安装 间距 不宜大于 300 ㎜ 177。 10 3 加热管弯曲半径 塑料管及铝塑管 不宜小于 6 倍管外径 5 铜管 不宜小于 5 倍管外径 5 4 加热管固定点间距 直管 不大于 700 ㎜ 177。 10 弯管 不大于 300 ㎜ 5 分水器、集水器安装 垂直间距 200 ㎜ 177。 10 外墙保温工程 ( 1)、工程材料: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进场材料检测报告及证明材料合格证必须齐全。 ( 2)、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应严格执行《外墙外包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20》 1)外墙保温施工应在基 层施工验收合格后进行。 2)施工应具备施工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3)基层应坚实、平整。 保温层施工前,应进行基层处理。 4) EPS 板表面不得长期裸露, EPS 板安装上墙后及时做抹面层。 5)薄抹面层施工时,钢丝网不得直接铺在保温层表面,不得干搭接,不得外露。 ( 3)验收:外墙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规范》 GB50300 规定进行验收。 1)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插针法检查。 2) EPS 板薄抹灰系统 EPS 板粘接面积应符合《外墙外包温 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20》规程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 电气安装工程 ( 1)电气安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及早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业主提请设计更正 2)备齐工程所用标准规范及有关标准图集,并熟悉其中有关章节内容 3)审核施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件,没有电工操作资格证的不许进行电气施工作业 4)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方案,对本专业施工方案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地方,督促施工单位修改后报总监签认下发 5)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必要时对交底内容进行审查 6)检查施工单位所用仪 器、仪表及施工用设备是否满足工程需要 ( 2)监理过程中的工作流程 1) 进场设备材料的报验。 电气设备、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首先查验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进行外观检查及必要的测试,若施工单位认为其质量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购置。 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各种技术文件齐全后。某住宅楼工程监理规划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某交通集团公司质量手册
施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推动质量体系 的有效运行。 定期组织内部质量审核,代表公司接受顾客或认证机构审核。 负责向总裁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定期组织管理评审。 建筑之家 21 编号: Q/ZDJSC 质 量 手 册 第 A 版 章 节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共 6 页第 2 页 第 0 次修改 负责策划内审工作所需资源,选拔审核员;向公司管理评审会议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某企业网络安全综合设计方案
提出解决措施,或参考意见,提醒网络安全管理员作好相应调整。 其它 对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网络环境,在采取安全措施上应当特殊考虑,增加新的安全措施。 应用系统安全 系统平台安全 XXX 企业各级网络系统平台安全主要是指操作系统的安 全。 由于目前主要的操作系统平台是建立在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因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XXX 企业网络系统在主要的应用服务平台中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安全操作系统,针对通用
林庄幼儿园消防安全检查整改方案
消防车通道、各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校舍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 米 各房间疏 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房间面积大于 60 平方米时,应至少设置 2 个疏散门。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doc23页)
摄像。 精度要求: 1)记录准确:种质名称、地点、 拍摄 者 (姓名和单位 )、 拍 摄时间; 精品资料网( 50 万份精华管理资料, 3 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精品资料网( 2) 采用数码相机, 要求拍摄物 主体突出,图像清晰, 相机像素不低于 500万。 资源 标本 无法 确 定的树木种类,根据收集到的 标本和野外采集记录 进行 鉴定。 应 用已出版的工具书,如植物志、树木志、树木检索表或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