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蔬菜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用代森锌消毒方法如下:每平方米用 65%代森锌 89克,与半干细土 ,播种时一半作垫土,一半作盖土,可防治茄果类菜苗的猝倒病和立枯病。 福尔马林消毒方法如下:一般 1012平方米的苗床,用福尔 13 马林 200300克,加水 2530公斤,喷洒到土里,充分拌匀后推成一堆,土堆上盖塑料薄膜,闷一昼夜,以达到充分杀菌目的,然后揭开覆盖物约经过 2个星期,待床土药气散发尽以后,才可用来播种。 整地施足基肥 大田深翻晒白二次,视田块肥力,亩施腐熟谢肥 2500公斤左右及复合肥 100 公斤左右,翻耕混匀,作畦。 畦宽 米,并开好沟。 定植 当株高 18厘米~ 20厘米,开展度略小于株高, 有分叉,茎粗 0. 7 厘米~ 0. 9 厘米,带有 2 片子叶, 真叶 14~ 18 片时定植。 行距 30 厘米,株距 25 厘 米,每亩( 1 亩= 667 平方米)栽 4 000~ 5 000 株。 田间管理 除基肥外,定植后施 10%浓度的人粪尿提苗, 结果旺期施20%~ 30%浓度的人粪尿或复合肥,生长期间每采收 2次追一次肥;控制氮肥、多施磷钾肥。 可喷 25ppm~ 30ppm 的防落素,但不能将药水喷到茎叶及生长点上。 ( 注: 1 克药品加水 1000 毫升为 1000PPm 的母液,从中取 20 毫升加 980 毫升水即为 20PPm也就是 1 克药品兑 49 公斤水为 20PPm) 病虫害防治 辣 椒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病毒病、青枯病、白星病、疫病、 14 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 、疮痴病、日灼病、脐腐病及落叶瘟。 虫害有地老虎、蚜虫。 烟青虫等。 防治方法:猝倒病、白星病、疫病等,在发病期间及时喷施 0. 5%波尔多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及 64%杀毒矾 M8 可湿性粉剂 400~ 500 倍液等,每隔 7 天左右喷一次,共喷 2~ 3 次。 生理性的脐腐病、落叶瘟、日灼病,是果实缺钙、高温干旱、肥料过浓引起,其防治方法是夏天用间套遮阳降温,高温期间多浇水、少施肥,施稀肥。 (六)蒜 育 苗定植 蒜的育苗时间一般是在 9月中下旬, 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 开好一条沟后,同时将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播种深度为 3~ 4 厘米,播后覆土 2 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 在土上覆盖二层稻草或其它保湿材料。 整地施足基肥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基肥在耕翻之前施入。 亩施粪尿肥、厩肥等 5000~ 8000千克,并配合 20~ 30千克磷、钾肥。 有机肥料一定要充分腐熟,播种前精细整地作畦,畦宽 1. 5~ 2米,以东西延长为好。 田间管理 15 出齐苗后,施 1 次清 淡人粪尿提苗。 播种 60~ 80 天后,重施 1 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 20~ 30担,硫铵 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 5千克。 现尾前半月左右 (可剥苗观察到假茎下部的短薹 )重施速效钾、氮肥 (复合肥更好 )10~ 15 千克。 蒜薹采收前追施氮钾复合肥 5~ 10 千克每亩。 收薹前 2到 3 天停止浇灌水,采收蒜薹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采薹时左手于倒 3~ 4 叶处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薹。 收蒜薹后 15~ 20 天收蒜头。 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用 72%杜邦克露、 80%杜邦新万生、 69%安克锰锌和 64%杀毒矾等 600800 倍液交替防治;紫斑病用 65%代森锌、 75%百菌清等 500600 倍液交替防治;葱蝇用 5%紫丹 公斤/亩或 50%辛硫磷 1500倍液等防治;葱蓟马用 15%吡虫啉 15002020倍液、 20%速灭杀丁 30004000 倍液、 50%辛硫磷 1500 倍液等交替防治;叶枯病喷施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防治;灰霉病喷施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500~ 2020 倍液防治;根蛆、蛴螬用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喷洒基部防治。 (七)生姜 育苗定植 常规栽培一般 于 5 月上旬、土壤温度稳定在 15℃以上时即可播种。 在适播期内宜早不宜迟。 播种前,先用生石灰、硫酸铜、水按 1: 1: 100 配成的波尔多液浸种 20 分钟。 然后将大块姜种 16 掰开,以每块种姜 5075 克为宜,一般只保留 1 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情况保留 2 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 掰姜时若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断面褐变,应予严格剔除。 掰姜后将掰口蘸新鲜、清洁的草木灰封伤口。 在整好后的田块上按行距 50厘米、深 20厘米开沟,在播种前浇底水。 浇水量既要充足,又不可湿透垄面,否则不便下地操作。 按株距 16— 17 厘米将姜种水 平放入沟内,姜芽方向要保持一致,东西向沟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沟姜芽一律向西。 用手轻轻把姜块按入泥中,使姜芽与土面持平。 每亩播种大姜 400 千克约 7400— 7800 株,小姜 300千克约 7600— 8000 株为宜。 每亩沟内喷施济农 150毫升、杀菌先锋 20 毫升加水 25千克混合药液,及时将垄上的湿土扒入沟内盖住种姜,覆盖厚度以 4— 5 厘米为宜。 喷施除草剂:每亩用菜草通 150 毫升加水 60 千克,均匀喷施地表。 覆地膜:用宽 米的透明地膜,拉紧盖于沟两侧的垄上,取土压紧地膜。 整地施足基肥 结合整地一般每亩干畜粪 2500千克、过磷酸钙 50千克、草木灰 100 千克、油枯 50100 千克作基肥,同时每亩施用 1 千克硼砂, 2 千克硫酸锌。 田间管理 生姜为浅根性作物,不宜深耕。 地膜栽培的生姜在撤膜前不需要中耕。 露地栽培的生姜一般在出苗后,结合浇水浅中耕 1—2 次,起松土保墒、提高地温和清除杂草的作用。 生姜属耐肥作 17 物,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大,应根据不同生长期合理追肥。 立秋前后生姜由幼苗期转入旺盛生长期,对肥水需求量明显增大,须施“转折肥”。 一般在拆除地膜后,每亩施饼肥 75 千克,尿素30 千克,硫酸钾 10 千克,硫酸锌 千克,硼砂 千克。 覆土封沟培垄,使原来姜株生长的沟变为垄,垄变为沟。 一般施肥后 2天浇水。 9月中旬,为保证生姜根茎膨大的养分需要,须施“补充肥”。 每亩施尿素 5— 千克。 追肥时,可在垄下开小沟施入,也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顺水冲施。 为防止根茎膨大时露出地面,需要进行培土。 一般在立秋前后追肥的同时进行第一次培土。 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培土,逐渐把垄面加宽、加厚至 17— 20 厘米左右。 病虫害防治 ( 1) 生姜腐烂病 又称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带菌的姜种、土壤是主要传染源,病菌污染 的水和厩肥,也可传播病菌。 生姜腐烂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 28℃左右,一般在 6— 7 月开始发生, 8 月发病严重。 发生腐烂病的姜株,叶片最初表现为下垂无光泽,而后自下而上变成枯黄色,边缘卷曲,最终全株下垂枯死。 根茎发病初期基部呈水浸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汁液,散发臭味。 生姜腐烂病主要采取农业措施防治:一是轮作换茬:一般每 34 年轮作一次,尤其是发病的地块, 18 要间隔 4 年以上才可种姜;二是严格选用无病姜种。 三是防止雨季田间积水;四是施净肥、浇净水。 姜田要使用腐熟后 的农家肥,最好用井水灌溉,严禁将病株丢入水渠和井中;五是及时铲除病株,消毒土壤。 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及其周围 米以内的健康姜株,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再撒上一层生石灰并及时改变浇水渠道,防止病菌扩散蔓延。 药剂防治生姜腐烂病:一是播种前浸种,掰姜后用草木灰处理伤口;二是在病株周围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