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品种引进及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重庆绿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惠泽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 提高 杨梅砧木种子发芽率研究工作,通过在邻近的南川区采购新鲜种子,在浙江省采购杨梅种子,进行了采后播、秋末冬初、冬季播三个时间及露地(加草盖)、小拱棚、大棚、湿种、浸种、干种等方式开展试验,其结果说明,干种播种出芽率低;沙藏湿种播种,在管理中只要保证了水分供应,使种子播后不再失水的情况下,发芽率在 40%以上,其中一个处理的发芽率达 87%。 不管哪一种方式 播种,只要细土覆盖厚度未达到 2cm,播后土壤干旱,种子失水,都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率很低,不到 1%。 ②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 研究 杨梅树体单宁含量高,项目组技术人员曾采取普通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较低。 之后我们参照龙眼、核桃等单宁含量高的果树的嫁接方法进行了离土嫁接、避雨嫁接、叶区嫁接等措施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试验。 其中离土嫁接、避雨嫁接的目的是减少杨梅苗嫁接时体内的含水量,从而有利于嫁接口形成层的愈合。 通过试验,离土嫁接的成活率最高,平均达 90%以上,这与浙江省目前的常用方法不谋而合。 避雨嫁接、叶区嫁 接成活率达 25%,虽然比露地在地低位嫁接略高,但总体成活率仍低,且浪费砧 木 苗,避雨嫁接还需要设施材料,成本相对高,因此生产上无推广价值。 10 ③ 杨梅容器苗培育的营养土 新配方 研究 容器育苗的基础是营养土,由于杨梅生长需酸性黄壤,且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壤含有根结线虫,浙江省一些个体杨梅育苗户在露地育苗时,一般选择使用生土黄壤。 项目组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杨梅苗木对土壤的要求及根系特点和苗木需肥特点,通过用生土黄沙壤 +草炭 +磷肥(过磷酸钙)的不同比例,于 2020 年春开始在江东办事处营盘村开展 了 杨梅容器苗培育的营养土配方试 验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④采用了 三段式容器苗木繁育 新 技术 项目组在开展容器苗营养土试验研究,当时全国尚无规范的杨梅容器苗繁育技术,也没有大规模容器苗繁育基地。 项目组根据杨梅砧木种子发芽率较低、嫁接需 离土、裸根苗定植成活率低的特点,进行了杨梅容器苗木培育的技术创新,采用了将 砧木培育在干 塝 水稻土中,嫁接时挖掘出砧木,最后阶段用容器苗的“在地育砧、离土嫁接、接后入(营养)桶”的杨梅容器苗繁育技术方案,于 2020 年由格瑞公司在涪陵区在江东办事处营盘村、南沱镇连丰村建设了杨梅容器苗繁育基地 150 亩,应用三段式容器苗 木繁育技术,成功培育杨梅容器苗 100余万株,从 2020 年底开始,为涪陵区森林工程建设和重庆渝北、武隆等周边区县杨梅产业发展,提供了杨梅容器苗 70 余万株。 11 三段式容器苗木繁育技术,与一些杨梅育苗户采用的种子直接播入营养袋(钵)或将小砧苗移入营养袋(钵),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后再嫁接相比,提高嫁接成活率 40%以上(格瑞公司在南沱杨梅苗圃采用小砧苗移入营养袋(钵),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后再嫁接,成活率高达 50%)。 从而减少了营养桶、营养土、劳动力、肥料、农药等的损失和浪费。 ( 4)开展提高杨梅幼树座果率研究 由于 4 月 至 6 月上旬雨水较多、温度适宜, 6 月下旬至 9月上旬有高温伏旱,常导致春梢生长旺而影响着果,秋梢大量抽发但停长迟,影响了春梢、夏梢花芽的形成,特别是东魁杨梅 幼树 长势旺,如不采取控梢促花措施,在很多地方都表现结果晚(定植后第 9 年才结果)或长时间不结果。 项目组从 2020 年起 ,先后在江东七龙村和李渡三仑村对冠径 米左右的东魁杨梅幼树进行了控梢促花试验研究。 从试验及调查结果,在我区杨梅 4 月下旬春梢旺长、 8 月上中旬秋梢将抽发时,采用 15%多效唑 250 倍在 4 月、 8 月各喷布树冠外围 1 次控梢促花效果好,单独采取环割、断根效果均不理想,当土施浓度达 克 /㎡ 以上,或喷施浓度在 200 倍及更大时,会产生药害现象。 ( 5)探索总结了杨梅结果树“一控三增”施肥技术、结果树“二改三”修剪技术、疏梢疏果品质调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四大管理关键技术。 12 为培养 杨梅结果树的健壮树势和充实中庸的结果母枝,达到杨梅早结丰产优质的目标,项目组探索总结了杨梅结果树“一控三增”施肥技术、结果 树“二改三”修剪技术、疏梢疏果品质调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四大管理关键技术。 ①杨梅 “一控三增”施肥技术 杨梅根部有放线菌共生,能够固氮。 其需肥规律是对钾 需要量大,对氮、磷需要量相对较少。 因此,项目组根据杨梅肥水管理与树体长势情况,在生产上采用 了 “一控三增”施肥技术,即:控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增施钾肥、增施微肥。 采取的方法是: 13 年生的幼树一年施肥 3 次,第一次为 4 月中下旬,第二次为6 月中下旬夏梢生长前施入,第三次为 10 月中下旬施入。 第一年每次每株施入果树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如万植巨丰生产的硫酸钾型 复合肥与油枯 、 桐枯等有机肥复混而成,有机肥含量 20%, NPK 含量151515) 3050g,第二年 50100g,第三年 100g,第四年开始看树施肥。 通常旺树不施,弱树补施,维持中庸树势。 成年结果树一般全年施肥 2次,第一次于 4 月中下旬着果后,每株施入硫酸钾 ;第二次在采果后的 6 月下旬,每株施入果树专用有机无机生态肥。 一年生幼树,宜在树冠滴水线内外的树盘表面撒施,施后培土 5cm。 一年生以上及成年结果树,宜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挖长5060cm、深 1520 cm 浅 沟,进行条状施肥 或环状施肥,施后盖土。 根外追肥,宜在 2 月上旬 5 月上旬(避开 3 月中下旬杨梅开花期),用 %的磷酸二氢钾加 %的硼砂,每月喷施一次;采果后的 13 6 月下旬到 10下旬,用 %的磷酸二氢钾、 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每月轮流喷施一次; 5 月上旬和 8 月下旬春梢、夏梢停长老熟期,全树各喷施 %的钼酸铵一次,也可用含有钾及钙、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