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旧版)内容摘要:

上定性绘制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a) ( b) 上下 12 作业 5 特种铸造与零件的铸造结构工艺性 专业 _________班级 _______学号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 51 判断题(正确的画 O,错误的画 ) 1.分型面是为起模或取出铸件而设置的,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所用的铸型都有分型面。 ( ) 2.铸造生产的显著优点是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 ( ) 3.熔模铸造一般在铸型焙烧后冷却至 600~ 700℃ 时进行浇注,从而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因此,对相同成分的铸造合金而言,熔模铸件的最小壁厚可小于金属型和砂型铸件的最小壁厚。 ( O ) 4.为避免缩孔、缩松或热应力、裂纹的产生,零件壁厚应尽可能均匀。 所以设计零件外壁和 ( ) 5.零 件 ( O ) 52 选择题 1.用化学成分相同的铸造合金浇注相同形状和尺寸的铸件。 设砂型铸造得到的铸件强度为 σ砂;金属型铸造的铸件强度为 σ金;压力铸造的铸件强度为 σ压,则( C )。 A. σ砂= σ金 =σ压; B. σ金> σ砂> σ压; C. σ压> σ金> σ砂; D. σ压> σ砂> σ金。 2.铸件上所有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均应有斜度。 当立壁的表面为加工表面时,该斜度称为 ( A )。 A.起模斜度; B.结构斜度; C.起模斜度或结构斜度。 3.在铸造条件和铸件尺寸 相同的条件下,铸钢件的最小壁厚要大于灰口铸铁件的最小壁厚,主要原因是铸钢的( B )。 A.收缩大; B.流动性差; C.浇注温度高; D.铸造应力大。 53 应用题 下列零件采用砂型铸造生产毛坯,材料为 HT200。 请标注分型面;在不改变标定尺寸的前提下,修改结构上不合理处,并简述理由。 1.托架(图 51) 13 图 51 2.箱盖(图 52) 3.轴承架(图 53) 图 52 图 53 14 作业 6 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基础 专业 _________班级 _______学号 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 61 判断题(正确的画 O,错误的画 ) 1.压力加工是利用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零件或毛坯的一种方法。 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理论上认为金属只产生形状的变化而其体积是不变的。 ( O ) 2.把低碳钢加热到 1200℃ 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 ( ) 3.将化学成分和尺寸相同的三个金属坯料加热到同一温度,分别在空气锤、水压机和高速锤上进行相同的变形,其变形抗力大小应相同。 ( ) 4.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将产生变形。 应力小时金属产生弹性变形,应力超过 σs时金属产生塑性变形。 因此,塑性变形过程中一定有弹性变形存在。 ( O ) 5.只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才会发生回复和再结晶。 没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即使把它加热到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也不会产生回复或再结晶。 ( O ) 6.塑性是金属可锻性中的一个指标。 压力加工时,可以改变变形条件;但不能改变金属的塑性。 ( ) 7.冷变形不仅能改变金属的形状,而且还能强化金属,使其强度、硬度升高。 冷变形也可以使工件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 O ) 8.某一批锻件经检查,发现由于纤维组织分布不合理而不能应用。 若对这批锻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使锻件重新得到应用。 ( ) 9.对于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合金,为了提高其塑性变形能力,可采用降低变形 15 速度或在三向压应力下变形等措施。 ( O ) 62 选择题 1.钢制的拖钩如图 61 所示,可以用多种方法制成。 其中,拖重能力最大的是( B )。 A. 铸造的拖钩; B.锻造的拖钩; C.切割钢板制成的拖钩。 2.有一批经过热变形的锻件,晶粒粗大,不符合 质 量要求,主要原因是( C )。 A.始锻温度过高; B.始锻温度过低; C.终锻温度过高; D.终锻温度过低。 图 61 3.锻造比是表示金属变形程度的工艺参数。 用碳钢钢锭锻造大型轴类锻件时锻造比应选( C )。 A. y= 1~;; B. y= ~; C. y= ~3; D. y> 3。 4.有一批连杆模锻件,经金相检验,发现其纤维不连续,分布不合理。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应将这批锻件( D )。 A.进行再结晶退火; B.进行球化退火; C.重新加热进行第二次锻造; D.报废。 5.经过热变形的锻件一般都具有纤维组织。 通常应使锻件工作时的最大正应力与纤维方向( A );最大切应力与纤维方向( B )。 A.平行; B.垂直; C.呈 45176。 角; D.呈任意角度均可。 6.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大于 %的高碳钢与低碳钢相比,可锻性较差。 在选择终锻温度时,高碳钢的终锻温度却低于低碳钢的终锻温度;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C )。 A.使高碳钢晶粒细化提高强度; B.使高碳钢获得优良的表面质量; C.打碎高碳钢 E )。 A、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 B、滑移面和晶粒间产生碎晶; C、晶格扭曲位错密度增加; D、 A和 B; E、 D 和 C。 8.改变锻件 )。 A、热处理; B、再结晶; C、塑性变形; D、细化晶粒。 63 应用题 1.钨的熔点为 3380℃ ,铅的熔点为 327℃ ,试计算钨及铅的再结晶温度。 钨在 900℃ 进行变形,铅在室温( 20℃ )进行变形,试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变形。 16 T 回 = 熔点( K) (3380+273) =3653 = 1096( 823 ℃ ) T 再 = 熔点( K) (3380+273) =3653 = 1461( 1188 ℃ ) T 回( 823 ℃ )< 900℃ < T 再( 1188 ℃ )所以为温变形 铅 T 再 = 熔点( K) (327+273) =600 = 240( 33℃ ) 所以铅在室温( 20℃ )进行变形为热变形 2.圆钢拔长前直径为 φ100mm,拔长后为 φ50mm,试计算锻造比 y。 y=F0/F=(100/50)2=4 作业 7 自由锻 专业 _________班级 _______学号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 71 判断题(正确的画 O,错误的画 ) 1.自由锻是单件、小批量生产锻件最经济的方法,也是生产重型、大型锻件的唯一方法。 因此,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O ) 2.绘制自由锻件图时,应考虑填加敷料和加工余量,并标出锻件公差。 也就是说,在零件的所有表面上,都应给出加工余量。 ( ) 3.自由锻冲孔前,通常先要镦粗,以使冲孔面平整和减少冲孔深度。 ( O ) 72 选择题 1.镦粗、拔长、冲孔工序都属于( C )。 A.精整工序; B.辅助工序; C.基本工序。 2.图 71 所示锻件,用自由锻锻造,坯料的 直径为 φ140mm,长度为 220mm,其基本工序是 ( A )。 A.拔长 φ100→ 局部镦粗 → 拔长 φ60→ 切断; B.整体镦粗 → 拔长 φ100→ 拔长 φ60→ 切断; C.拔长 φ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