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塔基础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南宁市弘力电业有限责任公司 2)、 各级专职质检员应充分发挥行使自己的管理职能,项目部专职质量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组织各队进行质量培训、学习,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质量工作动态,施工队要支持兼职质量员的工作,鼓励兼职质量员大胆管理。 对 不重视质量工作的人应勇于批评、改变观念。 总之应使全体施工人员树立 “质量第一 ”的思想。 3)、支持公司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工作,征求工程监理人员及设计工代对质量的意见,并认真实施。 4)、未经项目部内部质检的项目不提交公司质量管理部验收。 贯彻执行质量与经济持钩的质量责任制: 根据公司制定的质量奖惩制度,实行重奖重罚的原则,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人,项目部严格执行质量处罚条例(中间阶段和竣工验收时)。 使质量工作和职工个人切身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做到有奖有罚,促进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 八、质量薄弱环节及预 防措施 对本工程的质量薄弱环节进行认真预测,并制定了相应预防措施,具体见下表 质量薄弱环节及预防措施 土石方工程塔基及开方处 植被损坏 将工作面减到最小,减少植被破坏。 制定弃土方案,防止水土流失。 根据实际地形设臵排水沟、挡土墙等。 回填土下沉 回填前排净坑内积水。 按规范、设计要求夯实回填。 9 广西电网公司 202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段 64) 南宁市弘力电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础工程 原材料质量 按规定对砂、石、水泥进 行试验,合格方能使用。 保证工程用原材料与送检样品的质量一致。 施工现场砂、石堆放地下面采取铺垫措施。 混凝土浇制与养护 采用钢模板,加强模板支撑。 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全部过秤。 认真做好基础的养护工作。 几何尺寸超标 基础浇制前认真检查各部尺寸。 混凝土浇制过程中对基础几何尺寸进行复核和调整。 高度重视转角塔内角基础预超高问题。 五、测量 : ( 1) 测量仪器和量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 经纬仪最小角度读数不应大于 1’。 ( 2) 分坑测量前必须 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的基准。 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 a)以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 50mm; ( b)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 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 1%; ( c)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 1’30’’。 10 广西电网公司 202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段 64) 南宁市弘力电业有限责任公司 3 如下地形危险点处等应重点复核: 1 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2 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 3 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实测值与设计值相比的偏差不应超过 ,超过时应由设计方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4 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 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桩之间的距离和高程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宜大于 400m。 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 ( 2) 测距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 1/200,对向不应大于 1/150; ( 3 )当距离大于 600m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施测。 5 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 1‰ ; ( 2) 当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 5‰ ; ( 3) 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 1’30’’。 11 广西电网公司 202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段 64) 南宁市弘力电业有限责任公司 6 铁塔基础分坑采用工程中常用对角线分坑法,如图所示,在塔位中心 O 安平经伟仪,后视相邻塔中心桩,水平度盘对 0176。 ,转过前视相邻塔中心桩,得内角 ∠ α176。 ,此时将水平度盘回零,然后将转到 ∠ α176。 /2处,在此方向线上钉出辅助桩 B、 D。 水平度盘再次回零后再转过 90176。 ,在这方向线上钉出辅助桩 A、 C。 ( 2)再 根据基础结构图量 l0,即为所求的坑口位臵。 (7)分坑时,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臵钉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辅助桩,其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 施工中保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钉立可靠的辅助桩并对其位臵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六、基础坑的挖掘 (一)土石方工程的质量要求 1.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准。 12 广西电网公司 202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段 64) 南宁市弘力电业有限责任 公司 2.杆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 +100mm, 50mm坑底应平整。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岩石基础坑深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3.杆塔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