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简答题复习汇编内容摘要:

废品在内的产品年产量称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分三种: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 5 分) 答: (1)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装配法和统计互换装配法)。 ( 2)分组装配法;( 3)修配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 1.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简述它们各自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 ( 5 分) 答: (1)工件材料的影响 工件材料的硬度、强度越高产生的切削力越大。 工件材料强度相同,塑性和韧性越高切削力会越大,切 削脆性材料切削力小。 ( 2)切削用量的影响 进给量、背吃刀量增大,都会使切削力增大,但背吃刀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也增大一倍,而进给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仅增大 75%左右。 切削速度增加切削力减小,切削速度减小使切削力增大。 ( 3)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 前角增大切削力减小,反之切削力增大。 主偏角大径向切削分力减小,轴向切削分力增大。 反之径向分力增大,轴向分力减小。 2. 请写出下列机床型号的含义。 ( 6 分) CM6132 MGB1432 答: CM6132 卧式精密车床,最大加工 零件直径 320 毫米。 MGB1432 高精密半自动万能外圆磨床,最大磨削直径 320 毫米。 3. 什么是工步。 划分工步的依据是什么。 ( 5 分) 答: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用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步的依据是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用量三不变,如果其中一个改变,则工步将改变。 4. 简述机械加工安排的顺序。 ( 5 分) 答: ( 1)基面先 行。 ( 2)先主后次(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 3)先粗后精(先粗加工,后精加工)( 4)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然后加工平面上的孔 )。 具体原则:先加工定位基面,再加工其他表面;先加工主要表面,再加工次要表面;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再安排精加工工序。 5. 试分析图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 8 分) a)在球上 打盲孔 φB,保证尺寸 H; b) 在套筒零件上加工 φB孔,要求与 φD 孔 垂直相交,且保证 尺寸 L; c) 在轴上铣横槽,保证槽宽 B 以及尺寸 H 和 L; d) 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 B 和槽深 H 及与 4 分布孔的位置度。 答:各图所限制的自由度分别为: a)3 个。 b)4 个( X,Y,Z 轴的移动和 x 轴方向的转动)。 c)4 个()。 d)4 个 1. 简述切削时影响产生热量和传散热量的因素有哪些 ?( 6 分) 答:切削用量,工件材料的性能,刀具几何参数和冷却条件。 习图 241 d) H Z Y B Z X Y X Z c) H L Z B Y X Z a) H H φ B φ B L (φD) b) Y X Z 2. 什么是刀具耐用度 ?( 5 分) 答: 刀具耐用度系指刀具刃磨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的总切削时间。 3. 请写出下列机床型号的含义。 ( 6 分) MM7130A X6132 MM7130A 精密卧式矩台平面磨 床 ,工作台宽度 300毫米 ,经过第一次重大改进。 X6132 卧式万能升降台铣床,工作台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