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个 1 6 气动系统 空压机 7 控制系统 控制台 台 1 8 水泥仓 180T 只 2 混凝土运输设备 本工程混凝土运输所采用的设备如表 53。 表 53 混凝土 运输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 量 10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 量 1 混凝土搅拌 运输车 8m3 6 辆 2 搅拌站上料机械 ZL30E 1 辆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混凝土生产系统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如表 54。 表 54 混凝土生产系统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 号 指标名称 数 量 1 生产能力 70m3/ h 2 工作制 2 班制 /每班 12 小时 钻孔施工 (1)成孔前严格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桩位,由桩中心向四边引出四个桩心控制点。 (2)施工前由技 术人员负责检查桩位,并对钻机就位进行验收,验收后方可开始钻进。 (3)调整钻机垂直度。 成孔设备就位时必须平正、稳固,以免造成孔的偏斜( BG 钻机可通过自动调控装置来调节); (4)测量定位、护筒安放。 根据土层情况,钻机对准桩位后钻进成孔 4~6m,然后从前一浇注完混凝土的桩孔内拔出护筒,放入钻孔中,并利用引出的 4 个控制点进行桩位校准后,利用护筒驱动器下压护筒至风化岩顶面(如果护筒一 11 次不能下设到预定位置可采取边取土边压护筒,不断重复此过程直至将护筒压至预定位置);利用 S3 型水准仪测放护筒顶标高,测量误差控制在 10mm 之内;利用钻机安放、下压护筒,其中心与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50mm,并保证护筒的垂直度(护筒的垂直度由水平尺来控制:每次下护筒在上、下端各测一组,每组在同一水平面上垂直方向测两次)。 (5)造孔技术要点 1)予钻进:予钻进是在保证不塌孔情况下的开孔钻进过程,依据本工程场地地层地质条件,予钻进深度≤ 7m为宜。 目的:减小下设护筒时桩周土对护筒的阻力,增加护筒下设深度; 2)下护筒:目的是保证孔壁周围土层的稳定(即挡土)、阻止地下水涌入桩孔,本项目按每台钻机 2 套半护筒配置。 3)钻进 1(土、砂、圆 ~卵砾层 ):在卵砾石钻进中钻具应选用旋挖斗,以保证取土钻进效率,同时还要注意护筒的及时跟进,防止地下水涌入护筒; 4)下护筒:为保证岩层钻进工效,需要孔内为干孔(砂岩风化后遇水易软化,不利于钻头取、甩土),本工程护筒下设深度应≥ 10m; 5)钻进 2(岩层钻进):在岩层钻进中钻具应选用锥型短螺旋 +旋挖斗(合金斗齿 +锥型导向斗齿),遇超过 70MPa 硬度的岩石时可选用筒钻 +旋挖斗(合金斗齿 +锥型导向斗齿); 6)涌水:由于本工程地质条件中卵砾层以下地下水丰富,故在钻孔过程中护筒应及时跟进,使得地下水被封堵于孔外,以保证入 岩后作业条件。 (6)造孔质量保证要点 1)要经常检查钻头磨损情况,及时补焊保证孔径的要求; 2)在开孔前预先确定孔深以告之钻机手,当钻机仪器显示预定深度时再用测绳复测孔深,以确保孔深要求,避免超挖或欠挖; 3)钻进过程中,钻机手随时注意垂直控制仪表,以控制钻杆垂直度,保证孔垂直度 %的要求; 4)保证孔底沉渣厚度(规范指轴向受力桩)不大于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要求 12 (本工程要求孔底沉渣厚度≯ 30mm),终孔前应控制取土器提升速度,防止塌孔。 (7)各种地层钻头的选择 1)填土、砂层、粘土、淤泥质土层可采用 BG 钻机的特殊钻头 KB、 SB 型钻头施工; 2)基岩层采用 BG 钻机的特殊嵌岩钻头 KRR、 KBF 钻头施工; 3)新鲜岩层采用 BG22 钻机的特殊嵌岩钻 RRCB、 KRR、 KBF 钻头或冲抓锤施工。 a 嵌岩旋挖斗( RRCB) b 锥形嵌岩短螺旋 (KBF) 图 59 用于一般岩层的钻具 (8)钻进成孔 开动钻机,在岩石上覆土层中,采用短螺旋钻进取土,进入岩石后,采用短螺旋及旋挖斗钻进取岩;达到设计要求后终孔测量。 (9)成孔技术要求 Ⅰ .成孔充盈系数按 ~ 配置护筒; Ⅱ .垂直度偏差< %, 桩位偏差≤ 100mm; Ⅲ .孔底虚土(沉碴)厚度≤ 15mm。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3 钢筋笼制作 (1)为保证工程进度,结合本工程桩的长度钢筋笼采取一次成型; (2)技术人员应先进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3)制作钢筋笼前,应先进行钢筋原材的验收、复验及焊接试验;钢材表面有污垢、锈蚀时应清除;主筋应调直;钢筋加工场地应平整; (4)钢筋笼的绑扎、焊接质量如直径、间距等外形尺寸、焊缝长度、高度及钢筋笼断面接头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技术标准的要求。 (5)钢筋笼制作应满足表 55 要求: 表 55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1 主筋间距 177。 10 2 箍筋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