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间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的重中之重,涉及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从传统的如 城市管理、规划、房产管理、国土资源、市政、园林绿化、公安、林业、农业、水利、环保、气象,向卫生、工商、税务、统计、教育等新的应用部门扩展。 典型的应用包括“土地动态执法监察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旅游查询系统”。 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要求如下: 平台应能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实现多源空间数据的无缝集成; 平台应提供符合 OGC 标准的地图服务,同时为了支持多样化的应用系统的建设,应兼顾扩展性和功能性; 平台应能提供满足 Web Service 标准的空间分析功能服务,方便实现与业务功能的集 成和整合; 平台对外应提供了多种满足标准 Web 服务的访问接口,供不同类型的业务应用进行调用; 平台应提供在线、离线以及移动等多种服务提供方式,以满足多种网络和安全环境下对服务使用的需求。 主要对海量、多源、异构、多比例尺、多时相的 DOM、 DEM、 DLG、 DRG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三维模型数据、街景数据的综合高效管理。 对分幅分层生产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能够进行合理组织展示,在平面方向,分幅的数据要组织成逻辑上无缝的一个整体,在垂直方向,各种数据通过一致的空间坐标定位能够相互叠加和套合。 最终为海量数据的应用提供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 整体要求如下: 1)具有较好的数据安全策略; 2)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更新; 3)能很好的完成海量空间数据 (包括二维、三维数据和街道街景影像数据 )的创建、存储、管理和 应用; 4) GIS 平台: ArcGIS 基础平台开发; 5)满足数据管理应用的拓展需求:提供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功能,兼容 ArcGIS 和 MapGIS 两大主流平台数据产品格式。 提供以下功能:  数据转换 系统应根据目前行业现状实现 MapGIS 数据和 ArcGIS 数据互转,另外对行业中经常存在的 AutoCAD 数据、国家标准数据交换格式 VCT 数据、 E00等数据与 SHP 数据之间的转换也应提供支持。 其中最重要的 MapGIS 数据与 ArcGIS 数据之间的转换功能,转换要求至少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一是基本要求,图 元个数、坐标、属性、拓扑结构等保证转换前后一致;二是高级要求,符号、线型、填充、注释等保证转换前后一致;三是能够实现 MapGIS 数据与 ArcGIS 数据之间的互转,并保证转换前后图形、属性保持一致。  数据提取 ETL 是数据抽取( Extract)、转换( Transform)、装载( Load)的过程。 使用 GIS 工具可以从数据源抽取出所需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 ,最终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模型,将数据加载到目标数据容器中,该目标容器可以是数据库,也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文件格式。 该功能的主要核心在于数据转换规则的设计。 ETL 功能支持的主要数据转换规则包括有针对属性项、字段、过滤语句的数据过滤操作,以及针对数据内容的运算处理操作,如数学计算、日期格式处理等。  数据质量检查 使用成熟的 GIS 检查对数据进行检查,约束、规范数据质量,同时,在数据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数据质检的工作。 基于数据字典和数据规范的要求,采用预定义的检查规则,以自动检查为主、人工交互为辅的方式,对目标数据的空间拓扑规则、数据模型、值域范围等技术项进行检查。 使用 GIS 平台的模型构建工具,定制基于规则和方案驱动的自动化设计,通过对质检规则的灵活的增加、删 除、修改,定制质检方案,减少人工干预的工作量,提高质检效率。  数据入库 提供“栅格数据入库”、“矢量数据入库”、“地名入库”等多种数据类型的入库功能。  数据更新 提供空间数据的更新操作,数据更新支持点、线、面数据的更新。 支持用户选择导入数据源类型和目标数据源类型,填写目标数据相关参数,实现数据的更新,并能对历史数据进行管理。  地名地址建库与匹配 提供地名数据库建库、数据入库检查、地名管理、地名地址匹配等功能。  元数据管理 提供对元数据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能够对元数据字段进行扩展;能够读取指定格式 (文本、 XML)的元数据信息,同时支持浏览数据源视图中每个图层的元数据信息,并将其导出。 支持元数据的自动更新,当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了更新,对应的元数据信息也应发生更新。  地图配图符号与模板 需要提供标准的符号库,并根据建设要求进行定制修改,制作标准的符号库成果( TTF 文件 以及 Style 库),供配图使用,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委办局提供参考,统一符号标准体系。 按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制定数据组织、内容、符号展现的方面的技术规范要求、制作配图模板,按比例尺的大小,分级组织数据内容,逐级定义相应的数据符号化表现效果 ,标注的内容和方式等设置,便于各委办局用户基于配图模板,替换自有数据,可以快速完成基本的电子地图配图工作。  缓存切片与服务发布 系统要求基础 Web 地图以切片的方式对地图进行发布。 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需要遵守 OGC 的 WMTS 规则,使用专业的切图工具进行切图以及对切片进行发布,以便将来能够较为方便的与省、市或者其他兄弟县区之间进行切片数据的叠加使用。 应支持 .mxd、 sd、 msd 等文档发布为服务的功能,发布过程中,可以设定该服务所要支持的服务,包括: WMS、 WCS、 WFS、 KML、 FeatureAccess、MobileDataAccess、 NetAnalysis,设置服务运行时的参数,服务池化方式等。 系统还应支持对数据图层直接进行发布,不走文档加载的流程。  查询与统计 系统应支持实现图查属性、属性查图,支持高级用户自定义查询,并可保存查询方案,支持各种专题数据(饼图、直方图、折线图等)进行统计输出。  空间分析 系统应提供多种空间分析方式,如缓冲分析、叠置分析、路径分析、坡度分析、通视分析、洪水淹没等高级分析功能。 运维管理系统是数字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建设包括服务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系统监控模块,资源审核模块等功能。 运维管理系统不仅应实现服务的管理和资源审核而且要保障平台正常、平稳和安全的运行。  服务管理模块 1) 目录管理 平台对服务的管理采用多视图分类管理,按服务类别和所属单位进行分类,方便用户对地理信息服务浏览和查询。 2) 服务管理 平台服务管理是对运维系统 中所有本地服务和远程服务,进行管理和维护。 主要功能应包括服务浏览、服务的启动、服务暂停、服务停止、服务重启、服务删除、服务检索、服务导入、服务导出和显示全部服务。 3) 服务发布 要求基于可视化界面,发布服务。 并可预览所发布的服务,验证服务是否正常运行;服务发布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发布的服务名称、服务内容以及与服务相关的属性参数等进行修改配置操作。 平台允许将本地或远程数据发布成服务,数据源支持 shape 文件、geodatabase、 msd、 sd、 mxd 文档等常用格式。 提供服务的统一发布平台,支 持多样硬件支撑环境下的服务发布。 4) 服务聚合 平台要求能够针对不用来源的 GIS 服务进行聚合发布与管理,采用服务聚合结构能够聚合通过 GIS服务提供者获取的多源、符合 OGC标准的 GIS服务,并通过该平台发布成新的服务节点。 平台不仅可以进行服务的首次聚合,还可针对聚合后的服务与新的服务进行再次聚合,从而带给应用系统更高的业务敏捷性。 5) 服务注册与审批 平台需要对各个服务节点的服务进行统一注册管理,支持远程服务注册和本地服务注册,注册的服务需要规范的审批管理流程,只有管理员审批通过后方能对外发布。 对已注 册的服务支持删除修改等操作。 6) 服务申请与审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