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内容摘要: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战略目标。 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秉承齐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汇融了建置百余年中外先进的教育成果。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实施多个五年规划以来, 青岛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学前教育不断加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33 项分类改革措施稳步实施 ,并初见成效 ,教育的发展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此,面对新时期,各区市、各单位要立足实际,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各方面,提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 制定完成率先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和措施,研究制定城乡、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 提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 (二)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思路。 未来七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知识竞争和创新发展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青岛将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 湾发展”战略,完成蓝色经济区与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形势任务对教育寄予了更高期待,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迫切,教育诉求更趋多元和多样,对教育质量 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要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动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全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发展格局以及蓝色经济区与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做到同步规划并适度超前。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区市要分别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及民办教育、教师队伍、条件保障等做出专题性规划。 分析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优化教育结构、比例和区域布局。 研究推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规范民办教育和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重点项目及重大政策措施。 着力解决经济薄弱乡镇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经济薄弱 4 乡镇学校的办学标准、校舍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和教育公平 ,实现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 《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完成目标:到 2020 年,青岛将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 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形成强有力的区域性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主要标志是:教育体系完备 ,居民学有优教;管理体制健全,办学多元开放;教育师资优良,财政保障有力;教学质量一流,教育特色鲜明。 为此,各区市、各单位要把提高质量、实现公平、科学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将素质教育和科学发展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始终,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素质教育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制定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 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完善教育质量保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