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的重点,准备配套几盏外拍灯。 人文摄影我觉得需要一定的沉淀才能拍好,是明年的计划,到那个时候我会按照主动拍摄的思路来创作,先定主题,再找素材,然后拍。 我的体会是,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如果你基本功都不扎实,何谈创新呢,何谈自己的风格呢 但模仿只是起点,模仿之后不能满足于现状。 模 仿是捷径,它能让新手更快的成长,譬如我。 三、摄影中的对比 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不多说了,看图吧。 基本都是我收集的好的作品。 四、摄影中的二元法 这是我自己起的名称。 通过总结,我发现很多摄影作品很像电影,只有两个主体,其中一个是主角,另一个是配角,通过主角和配角的构图关系来表现内容。 除此以外,画面其它部分非常简单,几乎没有其它事物,即使有也只是交待环境,起到群众演员的作用。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特点,在很多二元的照片里,主角的那个往往反而是比较小的。 举几个例子吧,都在附件中。 五、摄影的 评价标准 和绘画、诗歌、书法、音乐一样,摄影也是一种通过内容来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 评价摄影作品的标准有几个层次,第三层次是以画质来评判,诸如色彩、细节、层次之类的,就好像一部小说的字体是否美观;第二层次是以内容来评判,比如主体、透视和构图等,就好像一部小说的文笔是否优美,第一层次是以主题思想来评价,譬如作品反映的现实问题,就好像伟大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引人深思的作品。 卢广的作品能获奖,很好的诠释了上述的道理,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以及弱势群体所受到的伤害的关注。 当你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一下子 就被内容震撼到了,再细细琢磨你会觉得表现手法很到位,但是你会注意画质好不好么。 最棒的摄影作品,一定是以第一层次出色,第二层次过关,而与第三层次基本没有直接关系。 就好比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她一定是主题(第一层次)非常出色,文笔(第二层次)过关,没有人关心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字写得好不好看。 而作家的器材,就是他手中的笔,几块钱的圆珠笔还是价格不菲的金笔对他的作品没有影响。 推荐卢广, 山水安魂曲。 六、摄影的创作过程 摄影与其它的艺术形式最大的差别在于,他往往被容易误解为对内容的一种被动的记录,而不是主观的源自于主题思想的一种主动的创作行为。 这是因为,其它的艺术形式,其内容都可以被人主动的表达出来,而摄影,你只能寻找或者等待,直到你所需要的内容出现,你才拍摄下来。 而譬如绘画,你想要什么,直接画出来就成了。 因此,要从 观念上扭转过来,不要被现实牵着鼻子,要逆向思维,首先明确主题,再根据主题遴选合适的内容,再通过等待、寻找、演绎等各种手段是需要的内容出现,最后,按下快门。 对于一幅摄影作品,对焦、测光、按下快门等技术工作应该仅仅是最后那 1%的工作,遗憾的是随着现代数码器材的普及和不断的更新换代,很多爱好者已经被器材厂商们牵着鼻子走了,你的注意力全部在器材参数上,那 1%变成了你的 100%,而你丢掉了真正的 99%。 那真正的 99%,在风光摄影里就是来到那最动人的景致,找到最合适的拍摄角度,等待最合适的天气,预测最佳的光线,当最 神奇的那一刻出现时,按下最终的那 1%的快门吧。 那真正的 99%,在人文摄影里就是确定你想拍摄的主题,然后找到能表现该主题的人或事,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然后选择最恰当的时机,按下最终的那 1%的快门吧。 那真正的 99%,在人像摄影里就是确定你想拍摄的人像类型,选择合适的模特,去和她们交流,引导她们的情绪,设计情节,挑选道具,服饰,现场布光,设计 pose,然后按下最终的那 1%的快门吧。 是的,我现场观摩过著名商业摄影师的拍摄,就是那样。 我们绝大部分人做不了 99%,那么现实点,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