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上课后习题答案内容摘要:
雨强度的重现期为多少年。 如果雨水管渠设计中采用的统计重现期分别为 2a,1a,,那么这些值应排列在第几项。 解: 观测资料的年数 N=20, 最后取了 100 项,每年选入的平均雨样数 M=5 (1) i 20 = ㎜ /min 一项, m=2 其重现期 P=NM+1mM =205+125 =(a) (2) P=2a 时 P=NM+1mM 2=205+1m5 m= 该值应排列在第 11 项 P=1a 时 P=NM+1mM 1=205+1m5 m= 该值应排列在第 21 项 P= 时 P=NM+1mM =205+1m5 m= 该值应排列在第 41 项 北京市某小区面积共 220200 ㎡( 22ha) ,其中屋面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0%,沥青道路面积占16%。 级配碎石路面的面积占12%,非铺砌土路面占4%,绿地面积占38%。 试计算该区的平均径流系数。 当采用设计重现期为 P=5a、 2a、 1a 及 时,试计算:设计降雨历时 t=20min 时的雨水设计流量各是 多少。 解: Ψ =∑ F i Ψ i F =22020030%+22020016%+22020012%+2202004%+22020038% = 北京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q=2020(1+)(t+8) 降雨历时 t=20min 取不同的设计重现期时,暴雨强度计算如下表: 设计降雨量计算如下表: t=20min; F=220200 ㎡; Ψ = 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 q=2020(1+)(t+8) 设计降雨量 Q=Ψ qF( L/s) 5 a 2 a 1 a 0 .5 a 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图中个设计管段的本段汇水面积标注在图上,单位以 104 ㎡计,假定设计流量均从管段起点进入。 已知当重现期 P=1a 时,暴雨强度公式为: 暴雨强度 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 q=2020(1+)(t+8) 5 a 2 a 1 a 0 .5 a 经计算,径流系数 Ψ =。 取地面集水时间 t 1 =10min,折减系数 m=2。 各管段的长度以米计,管内流速以 m/s 计。 数据如下: L 12 =120, L 23 =130, L 43 =200, L 35 =200, v 12 =, v 23 =,v 43 =, v 35 =.。 试求各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为多少 L/s。 (计算至小数后一位) 解: 汇水面积计算如下表: 设计管段编号 本段汇水面积 104 ㎡ 转输汇水面 积 104 ㎡ 总汇水面积 104 ㎡ 12 23 43 35 各管段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如下表: t 1 =10min。 Ψ = 设计管段编号 管长L(m) 汇水面积F(104 ㎡ ) 流速 m/min 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集水时间 t= t 1 + t 2 暴雨强度 i= (t+) (㎜ /min) 设计流量 Q(L/s) t 2 =∑Lv Lv 12 120 23 130 43 200 35 200 试进行某研究所西南区雨水管道(包括生产废水在内)的设计和计算。 并绘制该区的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已知条件: ( 1) 如图所示该区总平面图; ( 2) 当地暴雨强度公式为: q=700(1+) (L/s 102 ㎡ ) ( 3) 采用设计重现期 P=1a,地面集水时间 t 1 =10min; ( 4) 厂区。排水工程上课后习题答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考核评价表-免费下载
市内先进、县内领先、县内先进等,没有作出这一评价的必须退回重新加具意见)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现从事专业 职称 注:考核评价意见由 35 名本专业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共同完成,专家的基本情况填入上表。 如果采用书
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环节。 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进行。 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应尽可能的在管线较短和埋设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在定线时必须很好的研究各种条件,使拟定的线路能因地制宜的利用其有利因素而避免不利因素。 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是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及街区建筑特征,并应便于用户接管排水(低边式布置
排水工程(第四版)上册期末复习总结
雨水管道:流槽顶与 ; 2) 井身:我国多采用砖砌。 井身的构造与是否需要工人下井有密切关系:不需要工人下井, 一般为直壁圆筒形;需要工人下井的构造可分为工作室、渐缩室、井筒三个部分。 3) 井盖:在车行道上一般采用铸铁。 为了防止雨水流入,盖顶略高出地面。 ( 3) 检查井在直线管渠段上的最大间距: 跌水井: ( 1) 设置跌水井的目的:当检查井内衔接的上下游管渠的管底标高跌落差1m 时
排桩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补后,宜采用超声波法或钻芯法检验修补质量。 17 碳纤维布粘贴: ( 1) 采用的碳纤维布必须满足国家相应检验标准 ( 2) 粘贴碳纤维布的粘胶及浸渍胶必须满足国家相应检验标准 ( 3) 碳纤维布粘贴前,混凝土基面必须打磨平整,光洁度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20 有关规定 ( 4) 碳纤维布粘贴后,宜采用 现场拉拔试验检验碳纤维布的粘贴质量。 五、施工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