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之水工标准内容摘要:

库水情测报和水库调度工作, 落实水库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加强水情工作的管理,制订本制度。 ,认真工作,不得随便离开工作岗位。 在汛期(每年 4 月 15 日至10 月 15 日)必须值夜班,在洪水期,必须 24 小时值班。 、雨情和水库的运行情况,做好水情收发报工作,做到不迟报、不缺报、不错报、不漏报。 ,进行水库蓄泄计算,掌握防洪、蓄水、用水情况,及时提出调度意见及方案。 ,及时发现中心站各系统设备和遥测站点运行情况。 、正确完成水量平衡计算工作 并报送有关单位,及时向中调报告本水库的水文信息,提出自已的调度意见。 24 小时值班,任何人不得脱岗。 水库需泄洪时应提前 4 小时向“三防”指挥部报告,水库泄洪时应随时掌握气象及库区水情情况,以便及时作出水库泄、蓄的调度决策。 ,每月 1 日必须把上一个月的水库有关资料统计整理完善。 、外的公共卫生,保持遥测系统中心站房和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 ,在洪水期应一并交待洪水调度情况。 防洪 要求 长潭大坝为空腹重力坝、坝顶高程为 米,最大坝高为 米(另加 米防浪墙) ,中间五孔溢流坝。 长潭工程按国家标准设计,即百年洪水设计、万年洪水校核,按设计正常高水位 米运用。 水库防洪调度的基本原则: 按设计确定的任务、参数、指标及有关运用原则,在保证枢纽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水库调度资料汇编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200318批准 20200318实施 12 Q/ 水文气象预报是水库调度的一项重要依据,编制调度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水文气象情 况,以供调度参考。 积累的水库运行水文气象资料是搞好水库控制运用的历史资料,次年3月底将收集的水文气象资料等汇编成册。 水库调度资料汇编内容: 水库调度总结 流域各站降雨量统计表 流域各站水位统计表 长潭水文站逐日蒸发量统计表 长潭水文站逐日气温统计表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总结 水务管理年报表 水头报表 入库流量报表 出库流量报表 日发电量报表 发电水耗报表 日出力统计报表 调度日志统计等 13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企业标准 Q/ 水工建筑物观测规程 1 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长潭水电厂水工建筑物观测的程序及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长潭水电厂水工建筑物的观测工作。 2 水工观测工作的目的 了解水工建筑物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不正常现象,采取补强加固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 对水工建筑物观测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掌握水工建筑物 运行 情况和变化规律,合理使用水工建筑物,使水工建筑物长期可靠运行。 为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可靠资料。 3 水工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观测 工作必须依照本规程规定的项目,仪器和精度要求,按时进行观测。 当发现有不正常现象,或在特殊情况(汛期等) 时 应增加观测 次数。 根据部颁《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DJ336— 89(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确定广东省长潭水电厂水工建筑物的观测项目、 便用仪器及 观测周期如下: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大坝各观测项目周期和精度 序号 观测项目 观测使用仪器 观测周期 1 坝顶水平位移 T3 经纬仪、 活动觇标 一个月 2 廊道引张线 读数显微镜 半个月 3 正倒垂观测 垂线坐标仪 半个月 4 坝顶垂直位移 Ni007 水准仪、 3 米铟钢尺 一个月 5 扬压力观测 压力表、测深锤、钢卷尺 半个月 6 坝基渗漏水观测 量杯 (容器 )、秒表 半个月 7 绕坝渗流观测 测深锤、钢卷尺 半个月 8 内部仪器观测 水工比例电桥 一个月 9 建筑物巡视检查 目力观测 每季 (汛 前、 汛后 和大洪水后 ) 10 水位、气温 水文水调班有记录 对各种不同的而相互联系的项目,必须同时或者互相间隔观测。 主要观测项目的测算单位与准确度均以观测仪器的最小分划值为准。 有效数值以后余数应 按四舍六入并配合奇进偶不进原则取舍。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200318批准 20200318实施 14 Q/ 观测所用的仪器、工具应经常检验修正,对精密仪器(经纬仪、水准仪等)必要时应送仪器厂作全面检查。 4 水工观测工作的内容 现场观测并作原始记录。 记录应保持字迹清晰、完整,数字如须更改,可用铅笔划一斜线,然后在其右上方填上正确数字。 根据原始记录,及时计算各观测项目的变化及累计变化量,发现异常变化,及时上报并分析原因。 资料整编。 复核原始记录及成果计算,确保观测成果准确无误。 绘制和分析测点过程线图。 分析测点变化的影响因素,绘制相关图。 绘制和分析测点的分布图。 整编成果,编写说明,报有关领导审核后装订。 5 坝顶水平位移 观测 长潭水电厂大坝坝顶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采用视维线法。 坝顶水平位移的观测用 T3 经纬仪和活动觇标配合进行。 坝顶水平位移观测工作基点设在左右岸坝头。 水平位移观测步骤。 T3 经纬仪要有固定专人操作,减少视准误差,观测时宜选用阴天为好,避免强光和旁折光影响。 观测时宜在两端工作基点上观测邻近的 1/2 的测点。 将仪器正镜对准安置于右岸工作基点上的固定觇标,形成视准线。 司仪者和司觇者用对讲机联系,测定 觇 牌中心:将 T3 经纬仪架设在左岸工作基点,调平仪器照准 1坝段轴干头十字丝为后视,然后将轴干头拿开,放入活动 觇 标,测定 觇 标中心常数。 操作活动觇标,当觇标中心线移至视准线时,司仪者给出对中信号开始读取第一个数字。 然后又迅速转动活动觇标,使活动觇标中线偏离视准线又重新对准读取第二个数字,这样就完成半个测回。 再用倒镜用同样方法读取两个数字,就完成一个测回。 从左至右完成全部测点。 每测次应有二测回,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观测值。 观测限差为:正镜或倒镜两次读数差不大于 ,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大于。 每测点位移中误差的限值为 177。 ,中误差大于限值应重新观测。 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θ = 1)(nvv θ — 观测中误差 v — 改正数,观测值减算术平均值 vv — 改正数平方和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200318批准 20200318实施 15 Q/ n — 观测值的个数 每测点观测完后,就应及时算出位移值,根据当时库水位、砼温度、气温及上次观测值判断是否正常。 水平位移向下游为正,向上游为负。 计算式: △i = Ni- Mi △I ’ = Ni- M0 式中: △I -位移偏移值 △I ’ -站标中心偏移值 Ni -本次观测值 Mi -基准值 M0 -站标中心值 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应迅速复测一次,并检查是否观测引起误差,可能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仪器照准后视觇牌误差过大。 视准仪(水准仪)整平气泡没有居中。 望远镜对光不好,有视差存在。 观测人员操作错误和错觉。 光线影响。 观测资料整理分析。 每次观测完后,应对现场原始记录进行合理性检验,正确计算出位移偏移值,并将位移值及相关的库水位、气温录入统计表中。 为全面分析大坝位移变化情况,每年应绘制下列图表: ① 各坝段水平位移过程线图。 ② 水平位移分布图。 ③ 位移量与库水位和气温相关图。 ④ 有条件时 还可进行定量分析。 6 廊道引张线观测 廊道引张线观测是为了掌握  117 米处坝体的水平方向的变位情况。 引张线是一条不锈钢丝,两端施加张力,使之引张为一直线(所谓直线是指悬链线的水平投影),利用此直线来测定建筑物在垂直该线段方向上的水平位移。 在 116检查廊道内安装的一套引张线设备,全长以 2和 12坝段为引张线端点,可测 3~11坝段水平方向位移变化。 测前准备 检查引张线有无障碍, 加水 (要求钢丝高出标尺面 至 ), 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整置读数显微镜于槽钢上的标尺,调焦至成像清晰,测微估为零,使测回分划线与钢丝左边缘重合,然后转动测微估使显微镜分划线与标尺整数刻划的左边缘重合,读取钢丝左边缘至该整分划线之间距 a ,如上法,将整分划线与标尺刻划的右边缘重合,读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200318批准 20200318实施 16 Q/ 取钢丝右边缘 至 该整分划线之间距 b,由此测得钢丝中心 在 钢尺上的读数为: L=整分划+2ba 每个测点应重复上述操作三次,左右边缘读数差和钢丝直径之差不得超过 ,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超过。 观测值计算: △i = Ni- Mi 式中: △i -位移量 Ni -本次观测值 Mi -基准值 7 正倒垂线观测 正垂线法是在建筑物上悬挂垂球,利用垂线测量建筑物的相对位移。 倒垂线法是利用液体箱中液体对垂球的浮力,将锚固在基岩深处的不锈钢丝拉紧成一条铅垂线,可用此垂线测定建筑物的变位;由于垂线支点在下,故称倒垂线。 垂线观测前,必须检查该垂线是否处在自由状态;倒垂线还应检查调整浮体组的浮力,使之满足要求。 一条垂线上各测点的观测,应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依次在尽量短 的时间内完成, 每一测点的观测步骤:通常采用垂线坐标仪进行观测。 观测时将座标仪置于观测墩上, 调平仪器,照准测线中心两次(或左右边沿各一次),读记纵横标尺观测值,构成一个测回。 取两次读数的均值作该测回之观测值。 观测精度和要求:两次照准读数差(或左右沿读数差与钢丝直径之差)不得超过。 每测次应观测两测回(测回间应重新整置仪器),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 观测成果计算见下表: 正倒垂线观测位移量计算 测 点 9坝段 ▽95倒 9坝段▽95正 9坝 段 ▽116正 9坝段 ▽140正 3坝段 ▽116倒 左岸 ▽156.倒 12坝段 ▽116倒 右岸 ▽156.倒 计算式 X 观-基 基-观 基-观 基-观 观-基 基-观 基-观 观-基 Y 观-基 基-观 观-基 观-基 观-基 基-观 基-观 观-基 表中: X— 表示 X 方向(左右岸方向)位移量 Y— 表示 Y 方向(上下游方向)位移量 观 — 表示观测值 基 — 表示基准值 8 坝顶垂直位移观测 观测大坝的垂直方向位移(沉陷量)是为了掌握坝体垂直方向的变位情况。 观测大坝 的垂直方向位移(沉陷量)必须预先安设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测点,对工作基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200318批准 20200318实施 17 Q/ 点与测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 观测应按规定进行,在观测过程中有发现异常现象或异常情况时应增加测 次。 对工作基点每年应校验一次,所有位移标点必须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