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院感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周围 1. 5m 一2m,每次照射时间应 1h。 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5. 1接触未破损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随时保持清洁,有污染时用洗涤剂和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用有效氯为 500mg/ L浸泡 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13 5. 2听诊器在清洁的基础上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5. 3 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有效氯为 1 000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5. 4接触未破损粘膜的用品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用 后先清洗去污,用高压蒸气灭菌后清洁干燥密封保存备用。 可使用一次性物品。 5. 5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粘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吸引器、引流瓶等,由供应室回收进行清洗、消毒、烘干备用。 5. 6喉镜、呼吸囊每次用后应清洁,再用含碘消毒液消毒及 75%酒精擦拭消毒,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感染病人用后用 2%戊二醛擦拭消毒后 30min再用清水擦净,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防止再次污染。 特殊病原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灭菌: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 HIV病毒、多重耐药菌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用品,用双层医疗废物收集袋密封后做好标识,放入专用回收箱由供应室回收处理。 接触病人的仪器设备用后先用清水擦净,再用 75 %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病人用后的运输工具如平车、轮椅、担架等用 500mg/ 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如被血液、体液、排泄 14 物等污染,用有效氯为 1 000mg/ L的含氯消毒液适量倒在污染处浸泡 30min后,再清洗或擦拭干净。 备用的运输工具每周清洁一次。 病人餐具和卫生洁具的清洁消毒: 9. 1婴幼儿奶瓶、奶嘴、盛奶器等 清洗干净后,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从水沸腾时算起,不得少于 1 5min,干燥贮存, 24小时更换。 要求清洁、干爽、无油腻、无污垢,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及致病菌。 9. 2病人餐具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晾干,自己保管。 传染病人的餐具用有效氯为 l 000mg/ 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洗净,保存备用。 9. 3痰杯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9. 4便盆的消毒: 9. 4. 1用毕倒掉粪尿,有污垢时用清洁剂去污,清水冲净后,浸泡于有效氯为 l 000mg/ L含氯消毒剂内 30min后取出冲洗干净,晾干保存备用。 9. 4. 2个人专用的便器,每次用毕倒掉粪尿,刷洗干净继续使用,每周消毒 2 次,浸泡于有效氯为 l 000mg/ L 含氯消毒剂内 30min后取出冲洗干净,晾干保存备用。 9. 4. 3传染病人的便器,按传染病的要求处理粪尿后倒入厕所,便器用有效氯为 2020mg/ 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15 30min 后,取出后用清洁剂刷洗干净,再浸泡于有效氯为 l 000mg/ L含氯消毒剂内 30min后,取出后冲洗干净备,消毒剂每日更换 1次。 9. 4. 4 共用坐式便器或坐厕的消毒:每日用有效氯为500mg/ L 含氯消毒液抹洗坐板及盖板,便器外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 1 0.清洁卫生用物的消毒: 用于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病房等不同区域的卫生工具应分开使用, 标记,抹布、地拖和桶写上名称并以颜色作为标识 (绿色用于治疗室;红色用于病房;蓝色用于感染区域;白色用于办公室 ),各区卫生工具不得混用。 1 0. 1擦床头柜小毛巾用清水湿式小毛巾一床一巾一用一换。 用后的小毛巾在有效氯为 250mg/ 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 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1 0. 2各种抹布使用后,用有效氯为 500mg/ L的含氯液浸泡 30min,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1 0. 3拖把:应做好明显标记,严格分区使用。 一般病房、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走廊每次用后清水冲洗,向下悬挂晾干备用。 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 1000mg/ 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适量倒在污染地面,再用拖把拖干净,地拖用后用有效氯为 l 000mg/ 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16 30min,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传染病区地拖用后应先用l 000mg/ 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30min,再用水清洗干净,向下悬挂晾干备用。 1医院地面的清洁消毒:地面无明显 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地,每日 2 次,禁用干抹干扫。 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及传染病区地面,采用有效氯为1000mg/ 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结核病人及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表面用有效氯为 2020mg/ L 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30分钟。 1医院各种物体表面及台面的消毒: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化验室的各种物表及台面等每日用有效氯为 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随时保持清洁。 1病房内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内用品如桌、椅、凳、床头柜等表面一般情况下用清水湿抹布擦拭,每日 2次 ;当室内用品表面受到病原体污染时,用有效氯为 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处理,并随时保持清洁。 1其它表面的消毒: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品一般情况下每天用清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 病历夹每周用清水清洁一次。 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用有效氯为 500mg/ 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床单位的消毒:病床、床垫、枕芯、毛毯、棉被、床单,采用紫外线灯管消毒或日光曝晒 6h。 有条件时可用床单 17 位消毒机按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1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 16. 1任何物品在消 毒灭菌前均应清洗干净。 16. 2清洗可采用流动水冲洗,清洁剂去污;管道可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再流动水冲洗干净,再浸泡在相应的消毒剂中浸泡消毒或灭菌。 16. 3使用的消毒剂应严格检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使用,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16. 4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必须保持干燥,封闭保存,避免保存过程中再污染,一旦发现有污染应根据需要再次进行消毒或灭菌。 (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穿工作服,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临 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履行相应职责,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潜在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房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病床要湿式清扫,一床一扫套一用一消毒,病人床头柜一柜一抹布,用后消毒。 床、床架、椅每日清洁,抹布专用。 地面每日用清 18 水湿拖 2次,禁止用干抹干扫,随时保持地面清洁。 5.一般病人的被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 1 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换下来的被服应定点放置及清点。 有传 染病可疑患者的棉被、枕芯等应用紫外线在不同角度进行照射或甲醛薰蒸或其它方法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6.按要求对有关项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